清末女性犯罪行為研究——以《申報》報道為例
本文關鍵詞:清末女性犯罪行為研究——以《申報》報道為例 出處:《內蒙古電大學刊》2016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清末女性地位日益提高,但與此同時,女性犯罪也逐漸增多,成為一大社會問題。僅《申報》所載,此時女性犯罪主要表現(xiàn)為女性拐賣犯罪、女性財產犯罪、女性暴力犯罪等情形。這一系列的犯罪行為都與當時的社會問題與社會矛盾的增多存在聯(lián)系。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status of women was increasingly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female crime also gradually increased, becoming a major social problem. Only in the "declaration", the female crim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rime of female trafficking and property crime. This series of crimes ar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t that time.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
【分類號】:D929;K252
【正文快照】:
【參考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萬銀紅;清代婦女社會活動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2 李偉峰;香火接續(xù):傳統(tǒng)社會的招贅婚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潘大禮;民國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沖突案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眭紅明;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春雷;清末民初刑事訴訟制度變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陳文聯(lián);五四時期婦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衛(wèi)琴;;女性犯罪的心理探析[J];社會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2 李蜜;;少數民族女性犯罪研究論綱[J];青春歲月;2013年24期
3 莊ng萍;黃思萍;;淺談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青春歲月;2012年16期
4 李榮;女性犯罪增多現(xiàn)象剖析[J];中國民族博覽;2000年05期
5 魏新華;李潔;;農村女性犯罪的特點、心理及對策[J];農業(yè)考古;2007年06期
6 李海鷗;;心理能量視角下的女性犯罪以及預防[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0期
7 孫晶巖;;我國女性犯罪調查手記[J];書摘;2002年10期
8 黃國祥,趙榮根;色相誘惑的陷阱──上海女性犯罪系列報道之一[J];公安月刊;1995年05期
9 張洪陽;艾晶;;清末女性犯罪統(tǒng)計的個案分析——以大理院統(tǒng)計為例[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劉兆璽 ,陳修哲 ,秦世梅,薛繼芳 ,郝偉德 ,呂曉敏 ,劉丙倫 ,滿昌華 ,張志華;女性犯罪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寶義;;女性犯罪的主體“個性”及其分析──以天津為例[A];第18屆中國社會學年會“改革開放30年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王斌;唐君;;試論當前女性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其對策[A];湖南省人口管理與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評獎論文集[C];2007年
3 許家銘;;淺談當前女性犯罪的特點、原因及對策[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4 王雪鵬;;北京市昌平區(qū)女性犯罪現(xiàn)象調查報告[A];犯罪防控與平安中國建設——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3年)[C];2013年
5 方肖龍;齊詠華;;女性犯罪與精神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附66例女性責任能力司法精神醫(yī)學鑒定資料[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秦素瓊;趙春玲;;多犯罪類型女性犯罪者人格特征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張敏強;王海燕;牛端;;成年女性罪犯的人格及其相關因素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狄世深;;犯罪的生物因素新探[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9 彭和德;;冷水江市性侵害未成年女性犯罪情況調查[A];湖南省犯罪學研究會第八次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軍善;關注女性犯罪 促進社會和諧[N];中國改革報;2006年
2 區(qū)鴻雁邋楊麗 儲皖中;農村女性犯罪呈四大類型[N];法制日報;2007年
3 臨桂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 曹陽;女性犯罪特點及防范措施[N];法治快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李軒甫 通訊員 陳偉;女性犯罪呈現(xiàn)“三低”[N];檢察日報;2009年
5 費春霞;對江陰市近年來女性犯罪狀況之調查[N];江蘇法制報;2009年
6 喬小兵;淺談女性犯罪的特點與預防[N];榆林日報;2010年
7 陜西省白水縣人民檢察院黨總支副書記 張旭芳;女性犯罪小議[N];西部法制報;2010年
8 白潔 馬曉燕;四大原因誘發(fā)女性犯罪[N];檢察日報;2011年
9 天津市東麗區(qū)人民檢察院 董娟;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女性犯罪[N];檢察日報;2011年
10 吳勝農 高斯宜 玉林市玉州區(qū)人民法院;當前女性犯罪的特點、成因及預防對策[N];廣西法治日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應付方式、情境因素與犯罪行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友霞;論女性犯罪原因及預防[D];吉林大學;2008年
2 屈妮;當前我國女性犯罪問題淺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尹珂;女性犯罪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王秋芙;女性犯罪若干問題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趙亮亮;轉型期女性犯罪心理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姜金紅;當前中國女性犯罪的社會學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趙學軍;女性犯罪的社會原因及預防[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賴勇龍;女性犯罪個體心理因素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姜曉雨;甘肅省女性犯罪調查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10 吳滿峰;當代女性犯罪的社會學思考[D];福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80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138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