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源流考
發(fā)布時間:2017-10-15 15:38
本文關鍵詞:“司寇”源流考
【摘要】:"司寇"一名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含義。它出現(xiàn)于西周時期,主要是防治盜賊、維持治安,后演變成職官。到春秋時期,職能范圍擴大,主掌刑獄,并分化出大司寇、小司寇、野司寇等職。到戰(zhàn)國時,大多數(shù)國家廢除"司寇","廷尉"逐漸代替"司寇"執(zhí)掌刑法。秦漢時,"司寇"被定為刑徒名。魏晉到明清期間,"司寇"再為官職,且地位超過前代。到近現(xiàn)代,由于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演進,"司寇"一名消失。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關鍵詞】: 司寇 職官 刑徒
【分類號】:D929
【正文快照】: 對于“司寇”,前賢時彥多從法律學角度進行探討,且多是斷代研究,未做系統(tǒng)梳理。筆者在閱讀《張家山漢簡》法律文獻部分的釋文時,注意到這個詞的古今演變,遂查閱資料,結(jié)合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對其源流做一簡單梳理!八尽,甲骨文作“”(《殷虛書契菁華》2.1),“”(《殷虛書契,
本文編號:1037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103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