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讀中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缺失——評韓軍《背影》教學課例
本文關鍵詞:文本解讀中語文教育價值取向的缺失——評韓軍《背影》教學課例
更多相關文章: 文本解讀 語文教育 價值取向 韓軍 《背影》
【摘要】:語文課程具有多種功能,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文本解讀中教師必須以正確的語文教育價值為導向。韓軍老師對《背影》"生與死"的解讀不可謂不新,但從語文教育價值取向上看,尚有缺失。
【作者單位】: 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文本解讀 語文教育 價值取向 韓軍 《背影》
【分類號】:G633.3
【正文快照】: 朱自清的《背影》發(fā)表在1925年,這篇文章感情真摯,教育意義深刻,所以人教版、北師大版、語文版、蘇教版均有收錄。幾十年來這篇文章一直以“父愛”“親情”為主題,這也成了學界默認的一種解讀。然而韓軍于2015年在《語文教學通訊》B刊中發(fā)表的《〈背影〉課堂教學實錄》一文中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曉山;文貴有情——讀朱自清《背影》斷想[J];滁州師專學報;2002年01期
2 霍在強;《背影》的辯證藝術[J];濰坊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姚敏;《背影》后的思索[J];語文建設;2005年07期
4 熊政;;從《背影》的結構看事件發(fā)展式寫作[J];寫作;2008年05期
5 張斗和;;《背影》藝術探賞[J];文學教育(上);2008年02期
6 王愛珍;;《背影》教學設計[J];文學教育(下);2010年04期
7 曾富印;;從“父親的五句話”談《背影》的父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4期
8 周志良;;《背影》中的六個“數(shù)”[J];才智;2012年05期
9 李紅波;;重讀《背影》[J];語文建設;2013年13期
10 陳煥新;父子親情的文化意蘊──《背影》的重新解讀[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娜;;《背影》教學設計(第二課時)[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陳駿濤;;憶念與審視——評《過濾的陽光》[A];200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C];2003年
3 邢華君;;架起心靈的橋梁——《背影》教學案例[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4 史永東;;感受真切的父愛——課后小練筆教學案例[A];2014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亮;為何說《背影》不健康?[N];深圳商報;2010年
2 子在淵;建議刪除《背影》是嘩眾取寵[N];廣州日報;2010年
3 鄧輝林;從“《背影》被刪”傳言看“法不容情”的偏狹[N];深圳特區(qū)報;2014年
4 王傳濤;為什么老擔心《背影》被刪[N];湖北日報;2014年
5 貴州省興義市鄭屯鎮(zhèn)中學 楊云霞;淺析《背影》中的教學與審美教育[N];貴州民族報;2014年
6 ;從《背影》風波看人文教育[N];中國文化報;2003年
7 林 非;《背影》對于我的影響[N];人民法院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陳熙涵;關于親情的文字,,《背影》之后我們讀什么?[N];文匯報;2013年
9 甘谷縣大石學區(qū) 汪進義;淺析《背影》一文的主題[N];甘肅日報;2010年
10 喬杉;《背影》“中槍”呼喚教材編寫改革[N];工人日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佳穎;朱自清《背影》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的歷史變遷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2 胡代華;朱自清《背影》閱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3 郭增民;語文教材中《背影》主題解讀史[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森;微電影《背影》編導闡釋報告[D];西北大學;2015年
5 高愛民;《背影》閱讀史[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56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95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