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材“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中歷史教材“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政治史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主要涉及到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以及近現(xiàn)代中國政治的演變歷程。而“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的教學同樣也是高中政治史部分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更是高中歷史教師著重研究的領域之一。在一標多本的前提下,各地選擇的教科書版本不盡相同,雖然都遵循著共同的課程標準,但因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水平的不同,加大了教師對教科書內(nèi)容處理加工的難度,同時也令教師對這一專題的教學產(chǎn)生了困惑。本文以這個專題為例進行了教學探索,闡述了每個版本自身的特色,并建議要加快進行教科書內(nèi)容重新整合的步伐。同時對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在教學上的觀點,也對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主要運用了文獻研究法,對“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的相關文獻做了簡要的概述,同時運用比較分析法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每個版本編寫的特色,以案例法對教學內(nèi)容與問題進行了探究;谝陨系难芯,本文得出以下結(jié)論:第一,教科書呈現(xiàn)方式與欄目設置的原因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對欄目的關注,進而促進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呈現(xiàn)方式,文字占主導地位,圖片為輔,符合高中生的生理規(guī)律與心理發(fā)展水平;第二,需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各種教學資源的拓展,加快對新教科書編寫的速度,重新整合高中教科書的內(nèi)容,使學術疑題在教學中有個相對明確的答案;第三,高中歷史教學中仍存在教學銜接、探究活動、情感缺失等問題,并分析了產(chǎn)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初高中之間的跨度大,高中歷史教科書必修課內(nèi)容偏多,課時教學任務無法完成;課堂的時間有限,具體條件不具備;政治文明內(nèi)容較為抽象,情感滲透較難。
【關鍵詞】:歷史教科書 古代中國 政治制度 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51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5
- 1.1 問題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意義11-12
- 1.2.1 理論意義11
- 1.2.2 實踐意義11-12
- 1.3 文獻綜述12-14
- 1.4 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14
- 1.5 創(chuàng)新與不足14-15
- 2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結(jié)構(gòu)比較分析15-19
- 2.1 欄目設置15-16
- 2.2 呈現(xiàn)方式16-19
- 3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編寫特色與教學分析19-25
- 3.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編寫特色19-21
- 3.1.1 人教版:知識脈絡清晰,內(nèi)容簡明扼要19
- 3.1.2 人民版:材料豐富,內(nèi)容充實19-20
- 3.1.3 岳麓版:學術色彩濃厚,教學活動多樣20-21
- 3.1.4 北師版:版式設計新穎,強化多民族觀念21
- 3.2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21-25
- 3.2.1 關于重要問題的不同闡述21-23
- 3.2.2 對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23-25
- 4 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反思25-36
- 4.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教學存在的問題25-27
- 4.1.1 初高中教學難以銜接25
- 4.1.2 探究活動難以開展25-26
- 4.1.3 情感態(tài)度缺失26-27
- 4.2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教學的反思27-36
- 4.2.1 幾點反思27
- 4.2.2 人民版《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的教學設計27-36
- 5 結(jié)論36-38
- 參考文獻38-40
- 附錄A40-41
- 致謝4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巧;論高中歷史“四環(huán)節(jié)開放式”教學[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劉登樓;高中歷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教學[J];教學與管理;2003年16期
3 張齊勝;高中歷史地位[J];文史天地;2004年04期
4 魏勇;第三堂 高中歷史[J];教師之友;2004年05期
5 陳巧妹;;高中歷史新教材中原始資料的功能[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8期
6 王佳文;高中歷史探究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4年03期
7 姚國平;從高中歷史新課程模塊的特點看教學方式嬗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吳智園;;高中歷史跨學科滲透教學論略[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5年12期
9 張小平;論認知理論與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張秀芳;王勁松;;《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關于“林肯”一節(jié)的教學[J];固原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紅閣;;高中歷史必修Ⅲ人民版專題六 第2課 神權(quán)下的自我[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2年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案例作品展論文集[C];2012年
2 寧世明;;淺議“研究性學習”中高中歷史教師的作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徐小明;;關于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存在問題的思考[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秀鳳;;高中歷史知識的簡約·細化——對高三師生座談的思考[A];2013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馮艷玲;;高中歷史學案導學的有效性初探[A];中國名校卷(廣東卷)[C];2013年
6 姬智明;;善教善導,滲透綜合——從《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教學淺談高中歷史如何進行綜合教學[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艾彥;;對高中歷史新課程的認識和教學方法的初步探討[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8 杜婧超;;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jīng)濟體系的形成(教學案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2年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案例作品展論文集[C];2012年
9 趙顏顏;;淺談鄉(xiāng)土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A];2013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10 胡陽新;;談怎樣走出高中歷史學習思維定勢的誤區(qū)[A];2013年4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晴隆縣民族中學 趙紅艷 李撿;淺談怎樣才能學好高中歷史[N];貴州民族報;2013年
2 記者 崔逾瑜 通訊員 陶火應 李建彬;三鎮(zhèn)首個高中歷史工作室成立[N];湖北日報;2010年
3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學 李毅;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N];學知報;2010年
4 本報見習記者 張婷婷;高中歷史新教材:變“編年體”為“專題”模式[N];三峽日報;2009年
5 蒼溪縣五龍中學 徐恒;高中歷史學習之我見[N];廣元日報;2010年
6 四川省廣元師范學校 何麗;如何開發(fā)高中歷史校本課程[N];廣元日報;2010年
7 江西省永豐中學 鄧曉慧;淺談新課程下高中歷史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N];學知報;2011年
8 四川省自貢市第十四中學 王波;關于高中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N];學知報;2011年
9 湖北襄陽南漳二中 廖均;高中歷史學習常用方法例談[N];學知報;2011年
10 安徽省阜南縣第二中學 吳邦榮;先“看清”教材方能“看輕”教材[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愛華;高中歷史學科校本教研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敏;高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董雪莎;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婷;高中歷史《世界文化遺產(chǎn)薈萃》內(nèi)容分析與思考[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向娜;重慶地區(qū)高中歷史學案設計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6 王艷;史料教學在高中的教學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肖美玲;關于不同版本高中歷史必修一中“五四運動”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雪琴;高中歷史“美國聯(lián)邦制確立”內(nèi)容的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9 翟洪玉;國際法視野下的高中歷史教材滯后研究[D];聊城大學;2015年
10 馬文睿;高中歷史中史料教學應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高中歷史教材“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專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77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5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