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計算思維的Scratch編程教學實踐——以“講故事”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18 23:33
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已將計算思維列入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Scratch是一款簡單易操作、功能強大的編程軟件,是培養(yǎng)學習者計算思維的有效工具。結合計算思維的概念與內(nèi)涵分析了Scratch編程中蘊含的思想,以Scratch3.0的計算機先行課程中"講故事(Story telling)"為例,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教學實踐。課前準備包括學習者分析、學習目標分析。教學過程包括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闡明學習目標、學習新知、講授程序、組織練習、提供指導、分享反饋、總結等環(huán)節(jié)。開展的Scratch編程教學實踐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6(07)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教學設計
人的感知是有選擇的,因此,學習者只注意一些和他們一直相關的或新奇的東西。對于學生而言,看視頻聽故事學習是一項有趣的活動,先激發(fā)他們對學習任務的注意和興趣,再使其了解完成這項任務與其個人的相關性。本教學活動以“講故事”為主題,通過播放一段簡短的Scratch視頻,展示視頻中2個角色如何進行對話(圖2)。使其了解編程,通過有趣的講故事消除學生對編程抗拒的心理,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基礎。3.2.2 闡明學習目標
新知識因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找出新知識和舊知識形似或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白Scratch編程講故事,就是將其已知的故事每一句話都制作成代碼塊,然后逐句插入程序中。消除學習者對新事物恐懼的心理,使學習者充分利用他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的、合適的概念來同化新知識,避免機械學習。教學中首先帶學生了解Scratch的界面和功能,Scratch中包含了各類模塊和代碼,使用他們來創(chuàng)建角色或舞臺等指令。如使用外觀積木塊“說……秒”可以添加角色說話內(nèi)容和說話內(nèi)容時間長度,使用控制積木塊“等待……秒”能夠控制兩個角色對話的時間間隔長度。然后通過觀看Scratch3.0的計算機先行課程中“講故事(Story telling)”視頻,使學生了解搭建積木塊。之后教師演示編程過程,實現(xiàn)點擊“小綠旗”運行腳本,等待3 s,小貓說話2 s等待2 s后,小貓接著說話重復3次,如圖3所示。讓學生學會應用“小綠旗”標志,測試運行搭建好的積木塊堆棧。為了使學生適應初次接觸新知識信息處理能力,范例中的代碼塊數(shù)量不宜太多,且范例應具有鮮明的特征。最后對程序中設置場景、角色對話、說話與回應等代碼塊的編碼和作用進行逐句講解,對于重難點要反復強調(diào),幫助學生進行編碼和記憶。引導學生把抽象的編程語言轉(zhuǎn)換為自然的敘事語言[9],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鼓勵其大膽想象并勇于嘗試,快速掌握新技能,促進其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留一定的間隙時間讓學習者有機會親自參與實踐,自己獨立完成一段短視頻的制作,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實踐——以迷宮尋寶為例[J]. 李炳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0(04)
[2]基于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scratch教學設計——以“未來校園”為例[J]. 許秋璇. 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9(17)
[3]基于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微課設計[J]. 吳媛媛. 教育信息技術. 2019(Z2)
[4]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的解讀[J]. 袁輝. 科技風. 2018(31)
[5]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計算思維的研究[J]. 梁永輝. 教育信息技術. 2018(Z2)
[6]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兼談如何講述中國故事[J]. 劉子曦. 社會學研究. 2018(02)
[7]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概覽[J]. 劉向永.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8(05)
[8]計算思維——概念與挑戰(zhàn)[J]. 李廉. 中國大學教學. 2012(01)
本文編號:3443713
【文章來源】: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6(07)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教學設計
人的感知是有選擇的,因此,學習者只注意一些和他們一直相關的或新奇的東西。對于學生而言,看視頻聽故事學習是一項有趣的活動,先激發(fā)他們對學習任務的注意和興趣,再使其了解完成這項任務與其個人的相關性。本教學活動以“講故事”為主題,通過播放一段簡短的Scratch視頻,展示視頻中2個角色如何進行對話(圖2)。使其了解編程,通過有趣的講故事消除學生對編程抗拒的心理,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基礎。3.2.2 闡明學習目標
新知識因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之上,找出新知識和舊知識形似或不同之處,使學生明白Scratch編程講故事,就是將其已知的故事每一句話都制作成代碼塊,然后逐句插入程序中。消除學習者對新事物恐懼的心理,使學習者充分利用他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的、合適的概念來同化新知識,避免機械學習。教學中首先帶學生了解Scratch的界面和功能,Scratch中包含了各類模塊和代碼,使用他們來創(chuàng)建角色或舞臺等指令。如使用外觀積木塊“說……秒”可以添加角色說話內(nèi)容和說話內(nèi)容時間長度,使用控制積木塊“等待……秒”能夠控制兩個角色對話的時間間隔長度。然后通過觀看Scratch3.0的計算機先行課程中“講故事(Story telling)”視頻,使學生了解搭建積木塊。之后教師演示編程過程,實現(xiàn)點擊“小綠旗”運行腳本,等待3 s,小貓說話2 s等待2 s后,小貓接著說話重復3次,如圖3所示。讓學生學會應用“小綠旗”標志,測試運行搭建好的積木塊堆棧。為了使學生適應初次接觸新知識信息處理能力,范例中的代碼塊數(shù)量不宜太多,且范例應具有鮮明的特征。最后對程序中設置場景、角色對話、說話與回應等代碼塊的編碼和作用進行逐句講解,對于重難點要反復強調(diào),幫助學生進行編碼和記憶。引導學生把抽象的編程語言轉(zhuǎn)換為自然的敘事語言[9],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鼓勵其大膽想象并勇于嘗試,快速掌握新技能,促進其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留一定的間隙時間讓學習者有機會親自參與實踐,自己獨立完成一段短視頻的制作,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實踐——以迷宮尋寶為例[J]. 李炳銳.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20(04)
[2]基于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scratch教學設計——以“未來校園”為例[J]. 許秋璇. 西部素質(zhì)教育. 2019(17)
[3]基于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微課設計[J]. 吳媛媛. 教育信息技術. 2019(Z2)
[4]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的解讀[J]. 袁輝. 科技風. 2018(31)
[5]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計算思維的研究[J]. 梁永輝. 教育信息技術. 2018(Z2)
[6]故事與講故事:敘事社會學何以可能——兼談如何講述中國故事[J]. 劉子曦. 社會學研究. 2018(02)
[7]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概覽[J]. 劉向永.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8(05)
[8]計算思維——概念與挑戰(zhàn)[J]. 李廉. 中國大學教學. 2012(01)
本文編號:34437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4437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