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他者認同差異——基于東中西部6市(縣)他者群體的調(diào)查
發(fā)布時間:2021-09-23 16:39
超越教師自我的視角,從他者認同的角度來探究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問題具有重要價值。在相關(guān)理論及研究的基礎上開發(fā)了《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他者認同量表》并驗證其科學性,據(jù)此分析他者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認同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從他者認同的角度看,當前中國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總體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女性群體、學生家長群體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認同度顯著高于其對應組,城鄉(xiāng)民眾間無顯著差異;民眾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認同隨著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的升高而總體走低,但在年齡維度上,卻隨著年齡增長而呈"倒U型"形態(tài),青年和中老年群體的認同度顯著低于其他組;東部民眾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認同度最高,中部呈"塌陷"態(tài)勢;诖,在提升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政策制定中,應兼顧社會比較視角,實施更為精準且差異化的資源投入策略。
【文章來源】: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工具
(二)樣本來源
(三)變量說明
1. 被解釋變量
2. 解釋變量
(四)程序與方法
三、《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他者認同量表》的檢驗
(一)項目分析與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驗證性因子分析
四、研究結(jié)果
(一)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他者認同差異
1. 個體維度
2. 家庭維度
3. 空間維度
(二)基于線性回歸模型的差異穩(wěn)健性驗證
五、簡要討論
(一)教師社會地位的研究與政策設計是否需要兼顧社會比較視角
(二)當前階段要提升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應該更關(guān)注哪些方面
(三)中上階層民眾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低認同有何消極影響
(四)女性的高認同是否意味著她們必然愿意選擇中小學教師職業(y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義務教育發(fā)展的“中部塌陷”:問題表征、影響因素與政策思路[J]. 尚偉偉,陸莎,李廷洲.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20(02)
[2]我國義務教育教師主觀社會地位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 李維,秦玉友,白穎穎. 教育學報. 2019(04)
[3]家長教養(yǎng)方式的階層差異及其對子女非認知能力的影響[J]. 黃超. 社會. 2018(06)
[4]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社會分層機制的變遷[J]. 張文宏. 浙江學刊. 2018(06)
[5]新時期師道尊嚴:緣何衰落與何以重振[J]. 曾文婧,秦玉友.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8(18)
[6]工資改革提高了我國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水平嗎?[J]. 蔡雪,薛海平. 教育科學研究. 2018(09)
[7]禮制規(guī)約:教師社會地位的社會依托及其弱化[J]. 周兆海. 當代教育科學. 2018(04)
[8]地位下降回避還是學歷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機制再探討(1978-2006)[J]. 侯利明. 社會學研究. 2015(02)
[9]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狀況調(diào)查研究——以山西省為例[J]. 董新良.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2(01)
[10]農(nóng)村教師的社會資本及其社會地位[J]. 周守軍,袁小鵬.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0(23)
博士論文
[1]農(nóng)村教師社會地位:何以形成與能否提高[D]. 周兆海.東北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06055
【文章來源】: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工具
(二)樣本來源
(三)變量說明
1. 被解釋變量
2. 解釋變量
(四)程序與方法
三、《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他者認同量表》的檢驗
(一)項目分析與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驗證性因子分析
四、研究結(jié)果
(一)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他者認同差異
1. 個體維度
2. 家庭維度
3. 空間維度
(二)基于線性回歸模型的差異穩(wěn)健性驗證
五、簡要討論
(一)教師社會地位的研究與政策設計是否需要兼顧社會比較視角
(二)當前階段要提升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應該更關(guān)注哪些方面
(三)中上階層民眾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的低認同有何消極影響
(四)女性的高認同是否意味著她們必然愿意選擇中小學教師職業(y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義務教育發(fā)展的“中部塌陷”:問題表征、影響因素與政策思路[J]. 尚偉偉,陸莎,李廷洲.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20(02)
[2]我國義務教育教師主觀社會地位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 李維,秦玉友,白穎穎. 教育學報. 2019(04)
[3]家長教養(yǎng)方式的階層差異及其對子女非認知能力的影響[J]. 黃超. 社會. 2018(06)
[4]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社會分層機制的變遷[J]. 張文宏. 浙江學刊. 2018(06)
[5]新時期師道尊嚴:緣何衰落與何以重振[J]. 曾文婧,秦玉友.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8(18)
[6]工資改革提高了我國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水平嗎?[J]. 蔡雪,薛海平. 教育科學研究. 2018(09)
[7]禮制規(guī)約:教師社會地位的社會依托及其弱化[J]. 周兆海. 當代教育科學. 2018(04)
[8]地位下降回避還是學歷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機制再探討(1978-2006)[J]. 侯利明. 社會學研究. 2015(02)
[9]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狀況調(diào)查研究——以山西省為例[J]. 董新良.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2(01)
[10]農(nóng)村教師的社會資本及其社會地位[J]. 周守軍,袁小鵬. 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0(23)
博士論文
[1]農(nóng)村教師社會地位:何以形成與能否提高[D]. 周兆海.東北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06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340605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