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活動課有效性教學研究
本文選題:昆明滇池中學 + 初中歷史; 參考:《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著眼于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活動課研究,新課改自2001年全面展開以來,初中歷史教材也隨著初中歷史課程標準(2001年版)創(chuàng)設出了歷史活動課,在中華書局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實驗教材中,六冊教科書里均設置了一定數(shù)量的活動課,三年的初中學習中共設置了十八節(jié)歷史活動課。它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tài),有自己的特色和優(yōu)勢,擔負著歷史教育教學的一定功能,它代表著新課改的方向。遵循“以活動促發(fā)展”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注重增強他們的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體驗與感悟歷史的能力;與常規(guī)歷史課堂教學相比,歷史活動課又是誕生于新課改精神下的一種全新教學形式,更強調(diào)的是歷史學習方法的探索和歷史體驗的實踐研究。因此,對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活動課進行進一步的探討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本論文正是從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活動課有效實施層面展開探究,立足于理論與實踐現(xiàn)結合的研究思路,以搜集匯總的具體歷史活動課案例為素材,分析與研究能夠增強歷史活動課有效性的一些恰當活動策略。具體而言,本文先從初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活動課概念入手,清晰認識初中歷史活動課的教育教學地位與功能;其次,以中華書局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例分析歷史活動課的設置與類型,為提高歷史活動課的教學有效性找出具體的活動設計出發(fā)點;最后,通過有目的的收集成功歷史活動課案例,找出有助于達到“有效”的可借鑒的教學策略。希望在新課改精神的引領下,通過本文的探究能夠讓歷史活動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發(fā)揮出可實施的、有效的教育教學效益。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activity cours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as launched in 2001, the history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have also created history activities classes with the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2001 edi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Publishing House, six textbooks have set up a certain number of activity courses, and 18 history classes have been set up in three yea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y. As a new type of curriculum form, 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bears certain functions of histor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represents the direc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llowing the modern educational concept of "promoting development by activity", we should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in "activity",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ir cooperatio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ability to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history, and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History activity course is a new teaching form born in the spiri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which emphasizes the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practical study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refore, it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the activity cours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xtbook. This paper is from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 activity clas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level to launch the inquiry,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now unifies the research mentality, collects the concrete history activity lesson case as the material,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some appropriate activity strategies which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story class.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cept of activity less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xtbook, and clearly understands the educational status and function of history activity course in junior high school. Taking the history textbook of Zhonghua Book Compan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tting and types of the history activity course, and finds out the concrete activity design starting point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history activity lesson. Finally, through the purposeful collection of successful history activity lesson cases, Find out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It is hoped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is article, the history activity class can bring into play the implementable and effectiv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benefi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益成,錢晨紅;發(fā)揮歷史教科書中插圖在教學中的作用[J];鎮(zhèn)江市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4期
2 王升華;關于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幾點思考[J];歷史教學;2002年12期
3 朱煜,張連生;從“教本”到“學本”——論歷史教科書的改革和趨向[J];歷史教學;2003年02期
4 范紅軍;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中的已知結構和未知結構[J];歷史教學;2003年04期
5 唐淼淞;淺談歷史教科書的“材料”教學[J];教學與管理;2004年22期
6 蘇明飛,張曉菲;對日本《新編歷史教科書》問題的考察[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何成剛,李杰;民國時期中學歷史教科書風波述論[J];歷史教學;2005年09期
8 楊彪;;日本新歷史教科書中戰(zhàn)爭記述問題及背景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9 劉琪;;歷史教科書問題還沒有終結——2005年日本初中歷史教科書的選用戰(zhàn)[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10 冷偉;;中國歷史教科書:讓學生正確認識抗戰(zhàn)歷史[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孝遷;;晚清中小學國史教科書述要[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步平;;評扶桑社《新歷史教科書》的歷史觀[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下卷)[C];2005年
3 卞修躍;;歷史教科書問題:戰(zhàn)后日本國家的歷史認識[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1年卷[C];2001年
4 雷慧英;;日本的中國觀變化及其原因[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譚靜;;漫畫與歷史教學[A];新世紀優(yōu)秀學術成果評選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0年
6 劉培禮;;歷史文化與寫作 關于歷史教科書編寫不足的一點看法[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7年務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谷秀青;;北洋軍閥時期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的“辛亥革命”[A];辛亥革命與清末民初思想[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陸安;關于歷史教科書的思考[N];團結報;2007年
2 記者 高浩榮;韓民眾要日重新修改歷史教科書[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3 閆鳴;樊樹志先生是如何編著歷史教科書的?[N];中華讀書報;2010年
4 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 高蘭;歷史教科書:中日和解重要一步[N];解放日報;2012年
5 程映虹;“異議分子”的美國歷史教科書[N];東方早報;2012年
6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長 葛劍雄;歷史教科書的“底線”[N];人民法院報;2013年
7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 張迎來;兩岸合編歷史教科書的現(xiàn)實困境[N];團結報;2013年
8 記者 王大軍;拒絕采用歪曲歷史教科書[N];人民日報;2001年
9 葛兆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教科書與歷史的意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10 日宣;正義的力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柯勁松;二戰(zhàn)后日本人的中國觀[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怡;當前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楊;高中歷史教科書對史料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友軍;清末和民國時期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4 余孟孟;歷史教科書語言表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賈澤眾;試論韓國新右派歷史教科書問題初探[D];延邊大學;2015年
6 黃開月;人教版初高中歷史教科書內(nèi)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曉榮;臺灣地區(qū)高中歷史教科書編撰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8 周盈辛;兩岸高中歷史教科書之“辛亥革命”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王鳳娟;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個性化作業(yè)探討[D];揚州大學;2015年
10 侯文君;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80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208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