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選題:賞識教育 切入點:高中歷史 出處:《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知識經濟和教育信息化、現(xiàn)代化已成為現(xiàn)實,為盡快轉變教育觀念,培養(yǎng)時代所需要的人才,適應這種迅猛異常的變化,我國開始了勢頭強勁的教育改革。1999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拉開了我國素質教育的序幕。賞識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切入點開始進入公眾視野。賞識教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用愛去擁抱學生,發(fā)掘并贊揚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賞識教育倡導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渴望尊重和關注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和素質教育有著內在的統(tǒng)一。歷史學科作為一門通識學科和人文學科對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促進民族團結、增強民族榮譽感和提高學生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充分發(fā)揮其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主動思考、勤于動腦,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發(fā)揮歷史學科在促進人文修養(yǎng)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體會歷史學習的樂趣。本文在充分把握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借鑒賞識教育的相關理論成果,著眼于高中歷史教學實踐,對賞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強化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羅森塔爾效應、人本主義等賞識教育的理論依據。第二部分從課標、教材編排、學生特點等方面論述了高中歷史的獨特性,論述了賞識教育在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積極性,落實新課標,貫徹落實素質教育,以及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剖析了運用賞識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論述了賞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第四部分論述了賞識教育的原則和應用策略。第五部分介紹了賞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踐,以及對教學實踐的分析。本文通過對前人賞識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借鑒,旨在探討賞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索高中歷史教師在轉變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等方面的努力方向。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twork age,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rain the talents needed in the times, adapt to the rapid and abnormal changes. In 1999, 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opened the prologu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s quality education. An entry point to the public. Appreciation of education is based on a people-oriented view of education, Focus on students' emotional world, embrace students with love, discover and praise students' strength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to learn to know, to do things, to cooperate and to survive in a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dvocates more humanistic care for students and enriches their emotional world. This new educational model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have an inherent unity. History, as a general and humanities discipline, can foster patriotism and promote national un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national honor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This requires history teacher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leading role in the classroom, to actively think, to be diligent in thinking, and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students' subjectivity. Flexible use of various educational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istor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history discipline in promoting humanistic cultiva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story in senior high school,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expounds the theory of reinforcement, the theory of self-efficacy, the effect of Rosenthal.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uniquene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tandard, textbook arrangement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s tha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can arouse studen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and other important ro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appreciation education.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art 4th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Part 5th introduces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by comb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nd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 and the creation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y history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nov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rection of efforts.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慶琳;賞識教育與音樂教學[J];大慶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2 宋亞紅 ,林玉山;開展賞識教育 促進學生發(fā)展[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3 王洪珍;走出賞識教育的誤區(qū)[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09期
4 戴永華;淺談賞識教育與兒童自信心的培養(yǎng)[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5 張萍;賞識教育是開啟心靈的鑰匙[J];教學與管理;2002年20期
6 曹慶景;實施賞識教育的嘗試[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20期
7 佟秀蓮;賞識教育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J];承德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8 楊淑萍;在教育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3年04期
9 黨銀鴿;用賞識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S1期
10 李潤洲;走出賞識教育的“誤區(qū)”[J];思想·理論·教育;200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銳寧;葉們;;重審“賞識教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陳敏;;淺談賞識教育及誤區(qū)[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3 李剛鋒;;溝通與賞識教育——班主住工作的有效手段[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徐風蘭;;賞識教育讓他找到自信[A];2013河北省班主任論壇論文集[C];2013年
5 李志堂;;賞識教育讓孩子在喜悅中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鄭曉霞;遲國華;;賞識教育促青二小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朱建濤;;用賞識教育去開啟孩子美好的心靈[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8 許明文;;實施賞識教育 踐行科學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9 呂秀英;;淺談“賞識教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
10 楊煦;;讓賞識教育成為孩子進步的階梯[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郭川川;賞識教育成就優(yōu)秀學生[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王彩麗;賞識教育千萬別過頭[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3 徐秀芳;賞識教育塑造學生的心靈[N];萊蕪日報;2009年
4 孫晶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陶泉學區(qū)申家溝小學;淺談賞識教育的作用及實施[N];今日信息報;2009年
5 志丹縣職教中心 張玉寶;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賞識教育[N];延安日報;2011年
6 扈國營 唐云曉;賞識教育不應排斥適度的批評[N];東營日報;2005年
7 李樹國;讓賞識教育走進每個家庭[N];廣安日報;2005年
8 馬蘭;“賞識教育”不能“包治百病”[N];工人日報;2004年
9 記者 周潤健;賞識教育,對孩子多“豎大拇指”[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10 記者 高玲;賞識教育推廣勢頭加強[N];常德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藍志東;心理學視野下關于教師賞識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翠萍;賞識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牛海彬;賞識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鄒惠芬;小學生賞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敏;高中中等生賞識教育方法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5 高祝華;當代中職生賞識教育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
6 竇昕;賞識教育在農村初中英語教育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凡華;賞識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8 范建紅;賞識教育現(xiàn)狀調查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5年
9 林亞莉;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6年
10 孫學謙;賞識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03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60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