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瑪語言教學思想對新疆漢語教師培養(yǎng)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 語言教學思想 漢語教師 專業(yè)培養(yǎng) 教師自主性 出處:《當代教育與文化》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新疆少數民族漢語教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教學形式,新時期隨著新疆雙語教育的推進,漢語教師在培養(yǎng)上亟需改革。庫瑪(Kumaravadivelu,B.)教授作為當代世界知名的第二語言教學專家,語言教學"后方法"時代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語言教學思想具有時代性特點。結合新疆漢語教師培養(yǎng)存在問題的基礎,認為庫瑪教授語言教學思想在教師角色新定位、突破對教學法的傳統(tǒng)認識和語言教學策略的宏觀構建上,對新疆漢語教師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啟示,可以結合新疆漢語教師培養(yǎng)實際進行借鑒,以期為漢語教師培養(yǎng)提供新的發(fā)展方向與路徑。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minority Chinese in Xinjiang is a teaching form with a long history. In the new peri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Xinjiang,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teachers is in urgent need of reform. Professor B.) as a world famous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expert.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the post-method era of language teaching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teachers in Xinjiang.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ew orientation of teacher's rol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macroscopic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y by Professor Kumar have some enlightenment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teachers in Xinjia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and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teachers, 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training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ers in Xinjiang.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語言學院;
【基金】:201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疆雙語教育中的漢語課程改革研究”(14BJYX114)
【分類號】:G633.3;G755.1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少數民族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在民族間的交流與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新疆存在一種極具地域特色的語言教學形式,即對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這一教學歷史悠久,但是與國內其他形式的語言教學相比,如對外漢語教學,學界對其的關注度和理論探討相對較少。新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潔麟;;暨南大學第五批赴泰漢語教師志愿者凱旋歸國[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2 張艷萍;;東南亞漢語教師短期強化培訓模式探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年01期
3 馬磊;;漢語教師新課程培訓述評[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S3期
4 陳荷榮;;國際漢語教師跨文化交際中的平視心態(tài)[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0期
5 童成蓮;;淺談漢語教師應具備的職業(yè)素質[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年08期
6 尚明霞;常利國;;在俄羅斯的中國漢語教師志愿者服務研究[J];西伯利亞研究;2012年01期
7 徐婕;呂俊生;;淺議國際漢語教師角色在未來高校教育中的轉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年11期
8 邵濱;邵輝;;國際漢語教師培訓中案例教學運用的原則研究[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年04期
9 瀾;;越南主流大學漢語教師首次赴廈大培訓[J];海外華文教育;2004年03期
10 魏先鵬;安然;;我國外派漢語教師志愿者研究概略[J];海外華文教育;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陳海平;王宏麗;;國際漢語教師勝任特征的初步研究——用戶視角[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周曉東;;試論培養(yǎng)國際漢語教師的文化人格[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程茗;;關于漢語教師志愿者“國別化能力”培養(yǎng)之管見[A];第七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4年
4 蔣陶麗;;如何有效的實施對漢語國際推廣教師的培訓——以漢語教師志愿者崗前培訓為例[A];漢語國際推廣專題研究論文集[C];2012年
5 史洪陽;;美國Praxis系列考試及其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yǎng)的啟示[A];第七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章田 雅龍;中美將合作培訓數百名美國漢語教師推廣漢語[N];中國人事報;2007年
2 蔣可心;努力提高國際漢語教師的綜合素質[N];光明日報;2006年
3 記者 郭麗琨;2010年,全球漢語教師缺口將超過400萬[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4 通訊員 楊慧蕓;大理學院5畢業(yè)生成為赴泰國漢語教師志愿者[N];大理日報(漢);2008年
5 華語教學出版社 傅眉;你想成為一名國際漢語教師嗎[N];中國教師報;2008年
6 劉延東;在外國漢語教師獎學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詞[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首席記者 田暢;鞍山首派漢語教師赴印尼執(zhí)教[N];鞍山日報;2010年
8 記者陸金寶;新疆著力解決漢語教師缺編問題[N];工人日報;2003年
9 記者 李玉蘭;新版《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發(fā)布[N];光明日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劉菲;國際漢語教師新標準出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馮忠芳(KIATTISAK SAE FONG);泰國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發(fā)展的歷時考察與標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潘玉華;國際比較視野下的漢語教師標準與素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青;海外國際漢語教師工作壓力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黃飛;對韓漢語教師社會融入遲滯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謝一平;國際漢語教師培訓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4 張聰穎;印尼漢語教師志愿者現狀調查[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常凌霄;泰國中學漢語教師志愿者培訓模式分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陳松松;漢語教師志愿者入職階段適應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尚敏;赴泰漢語教師志愿者生活現狀調查及發(fā)展探析[D];河南大學;2013年
8 費志;赴厄漢語教師志愿者困難現狀調查報告[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9 金瑩;赴泰漢語教師志愿者培訓工作調查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馮昆;漢語教師志愿者選拔與培訓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4744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47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