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七段”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三維七段”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出處:《四川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三維七段 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 實踐研究
【摘要】:當前,舉國上下正在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素質(zhì)教育必須深入學校,這便對學校的一線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科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嚴禁死守“學科本位”、“知識中心”的教育觀念,要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作為教育的最終追求。地理學科教學作為學校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結(jié)合本學科的突出特征,努力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創(chuàng)設條件。同時,國家教育部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版)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環(huán)境與發(fā)展問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梢钥闯鲋R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關(guān)注的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升學考試科目設置、社會傳統(tǒng)對學校評價的影響,初中地理教育教學的應試傾向仍較明顯,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更多關(guān)注的是學生獲得知識量的多少和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對知識應用的能力水平重視不夠。這種“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現(xiàn)象,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甚至違背了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因此,地理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生活品味的提高為目標,在地理學科教學中建構(gòu)更多對自身終身發(fā)展有益的知識,讓學生能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作為教師需要探索更加高效的、注重學生長遠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因此,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一線教育教學實踐,以《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為核心,結(jié)合義務教育地理教科書,針對目前所任教的部分班級,采用“三維七段”教學模式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研究,以此調(diào)整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用實際行動來追求素質(zhì)教育。本文共分四個章節(jié)來論述“三維七段”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第一章是引言。首先說明了本課題研究的背景,敘寫了有關(guān)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模式在國內(nèi)外的研究進展,闡明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同時介紹了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采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是設計調(diào)查問卷并開展問卷調(diào)查,了解當前初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為課題研究的展開提供動力和源泉。為提升課題研究的效果,筆者分別設計了針對教師的教學現(xiàn)狀和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兩份調(diào)查問卷。第三章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首先對相關(guān)的核心概念進行了內(nèi)涵界定,包括教學目標、課程“三維目標”、七段教學和“三維七段”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其次分析了教學目標的演進過程和認識現(xiàn)狀,解讀了課程三維目標的深刻內(nèi)涵,闡述了七段教學的含義及其相互的關(guān)系。最后重點關(guān)注了“三維七段”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應用。介紹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歷程,同時以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地理(下)第九章第二節(jié)《巴西》為例,詳細的闡述了“三維七段”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課堂上的實踐運用,并對實踐研究的成效進行了檢測、分析和反思。第四章是對本課題研究的結(jié)論部分。在對本課題研究進行總結(jié)的同時,也對在本課題研究過程當中凸顯出的不足之處進行概括和反思。希望能為廣大地理教師開展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借鑒。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將“三維七段”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用相關(guān)的理論指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同時在實踐中總結(jié)提煉,豐富教學理論,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給初中地理提出的新要求,推行素質(zhì)教育。
[Abstract]:At present , the lift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s being vigorously promoted up and down .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s that the quality - oriented education must go deep into the school , which demands new demands on the first - line teachers of the school , and requires the subject teacher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and strictly prohibit the discipline standard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phenomenon of " three - dimensional seven - paragraph " teaching model i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 It points out that knowledge and skills , process and method ,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s are the three dimensions tha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 dimensional seven - paragraph teaching model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class .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33.5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為;萬天亮;;體育與健康“三維七段”模塊教學初探[J];運動;2016年02期
2 白雪峰;;淺談“五環(huán)大課堂”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J];中華少年;2016年01期
3 曾振武;肖榮輝;;“321”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與實踐——以《光電子技術(shù)基礎》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15年10期
4 徐海苓;;試論“271”教學模式在實踐推廣中的問題與對策建議——以山東省S中學為例[J];甘肅科技縱橫;2015年03期
5 肖征;;任務型《綜合英語》343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構(gòu)建發(fā)現(xiàn)式、探究式、合作式學習的高效課堂[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年10期
6 石利紅;黃勁霞;劉能;;“三維七段”:探索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的新路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4年Z4期
7 林華民;;五環(huán)課堂教學模式建構(gòu)之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8 時曉玲;于維濤;;中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省思與多元創(chuàng)新——基于洋思、杜郎口、東廬等校課堂教學實踐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9 祝長水;熊麗華;肖勇;劉能;陳安福;;“三維七段”單元教學:建構(gòu)新型課堂的突破路徑[J];人民教育;2013年09期
10 陳耀文;;以“343”課堂教學模式引領(lǐng)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08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鄧巍偉;教學目標實踐過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2 夏建平;“一標四環(huán)”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397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39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