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學科學教材實驗內容難度比較——以高中物理為例
本文關鍵詞:國際中學科學教材實驗內容難度比較——以高中物理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高中 物理教材 物理實驗 實驗難度 國際比較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其難度是物理教材難度的重要方面。為了解我國高中物理教材中實驗內容難度在國際上所處的水平,為促進我國高中物理教材關于實驗內容的改進與完善,本研究選取了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澳大利亞十個國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套高中物理教材,對教材中實驗內容難度、廣度和平均深度等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我國高中物理教材的實驗內容難度最大,實驗數(shù)量最多,但實驗的平均深度則排序第八,這說明我國高中物理教材的實驗內容設計有"廣而淺"的取向。建議適當增加實驗內容深度,加強探索性與驗證性等學生實驗,使教材中的實驗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全國民族教育研究重大項目“民族地區(qū)中小學理科教學質量及監(jiān)測體系研究”(項目編號:mjzxzd140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中小學理科教材國際比較研究(高中物理)”(課題批準號:AHA120008)研究成果
【分類號】:G633.7
【正文快照】: 引言課程內容多、難度大被認為是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在對于“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中也指出“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2]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是將理想課程轉化為實施課程的載體,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史寧中;孔凡哲;嚴家麗;崔英梅;;十國高中數(shù)學教材的若干比較研究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2 仲扣莊;郭玉英;;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科書內容難度定量分析——以“量子理論”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4期
3 李高峰;;課程難度模型運用中的偏差及其修正——與史寧中教授等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4 王后雄;黃郁郁;;高中化學新課程教科書課程難度的靜態(tài)定量對比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24期
5 史寧中,孔凡哲,李淑文;課程難度模型:我國義務教育幾何課程難度的對比[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6期
6 黃甫全 ,王晶;課程難度芻論[J];東北師大學報;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迪;;“把壓在他們身上的重擔卸下來吧”[N];人民政協(xié)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燕;化學教科書學習難度評估工具的開發(fā)與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宏;于正華;梅韻芝;;用耕讀教學文化評析一節(jié)物理課[J];中學物理;2017年11期
2 蒲淑萍;宋乃慶;鄺孔秀;;21世紀小學數(shù)學教材的國際發(fā)展趨勢研究——基于對10個國家12套小學教材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3 謝昱圣;徐爽;;課程難度表征的是什么?——基于《科學》教材中物質科學領域主題課程難度的比較分析[J];物理教學探討;2017年05期
4 俞曉明;曹玉娟;謝麗;李春密;;課程難度研究綜述[J];物理教師;2017年05期
5 田仕芹;王玉文;;中美高等數(shù)學教材內容的比較研究——以美國賓夕法尼亞九版和中國同濟七版為例[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7年02期
6 張和平;;基于結構方程的幾何直觀能力測評模型構建[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2期
7 張和平;;少數(shù)民族學生幾何直觀能力評價體系的初步構建——對貴州民族地區(qū)教師的問卷調查[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8 張恩德;;我國近二十年課程難度研究的歧見與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7年04期
9 廖伯琴;左成光;蘇蘊娜;;國際中學科學教材實驗內容難度比較——以高中物理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4期
10 吳慧;任山章;;中美高中生物教材“減數(shù)分裂”課程難度比較[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7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凡哲;崔英梅;;韓國中小學數(shù)學課程新變化的經(jīng)驗教訓及其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1年06期
2 孔凡哲;;完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的若干思路——來自中小學教科書實驗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楊承印;韓俊卿;;基于課程標準的不同教科書同主題定量分析與評價——以三套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質結構基礎”主題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11期
4 孔凡哲;;基礎教育新課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課程設計和教材編排問題探究[J];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5 楊承印;韓俊卿;;義務教育新課標教科書課程難度定量分析[J];教育科學;2007年01期
6 孔凡哲;史寧中;;現(xiàn)行教科書課程難度的靜態(tài)定量對比分析——以初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不等式”、“四邊形”課程內容為例[J];教育科學;2006年03期
7 孔凡哲;史寧中;;四邊形課程難度的定量分析比較[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06年01期
8 史寧中,孔凡哲,李淑文;課程難度模型:我國義務教育幾何課程難度的對比[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6期
9 馬復;《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J];數(shù)學通報;2002年01期
10 黃甫全;關于課程難度階梯的初步探討[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佳;高中物理教科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瑾坤;知識作業(yè)過程及難度描述[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杜明榮;高中物理試題難度的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張輔;上海與美國加州小學數(shù)學期望課程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淑文;中日兩國初中幾何課程難度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治平;面向個體的教科書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畢華林;走向生本的教科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俊妮,周延懷;美國高中物理教材的學生實驗分析與借鑒[J];學科教育;2004年12期
2 吳修清;對高中物理教材中一句話的理解[J];教學與管理;2004年31期
3 楊廣軍;;從反饋干預理論解讀高中物理教材[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08期
4 祁映宏;;中美2套高中物理教材學生實驗的比較與研究[J];物理實驗;2006年11期
5 何靜;邢紅軍;鄭鵡;;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學方法的顯化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9年16期
6 曾鐵;;對高中物理教材的建議[J];教學與管理;2009年28期
7 楊世玲;楊通錦;;解讀高中物理教材能量觀[J];凱里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黃位文;;關于高中物理教材練習題編寫的思考[J];課程教學研究;2012年11期
9 李曉華;;淺談如何用好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圖[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05期
10 李家增;;高中物理教材摘議[J];教學與管理;1987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白宗文;《物理》新觀念開辟新天地[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2 記者 時曉玲 張春銘;中小學教材難度處于國際中等水平[N];中國教育報;2014年
3 曹恒強;淺談物理教學中的“過程”教學[N];西藏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廣軍;高中物理教材設計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瑤;內地與香港高中物理教材的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紀九利;中國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歷史演變及現(xiàn)實啟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王付勝;整合多版本高中物理教材開展電磁學教學的實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4 董歡歡;中德高中物理教材力學和電磁學難度的量化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周文超;高中物理教材中“準科學史”現(xiàn)象的現(xiàn)狀、原因與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 向兵;中美典型高中物理教材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7 耿書娟;人教版與臺灣龍騰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8 宋楓林;中英高中物理教材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楊丹;高中物理教材插圖的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10 李云剛;中美高中物理教材中插圖素材的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214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21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