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之內涵探析
本文關鍵詞: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之內涵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之內涵探析
阮 越, 韋立君
(合肥師范學院,合肥 230061)
摘 要:生涯教育在國外已有三十多年的發(fā)展歷史,而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具有重大轉
折意義的高中階段,特別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內涵又是怎樣的?本文以高中新課改為契機,著重從價值追求、實施原則、目標要求、內容范疇四個方面對高中生涯教育內涵之發(fā)展進行了相關論述。
關鍵詞:高中;生涯教育;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021(2009)03-0057-04
/生涯教育0在教育領域中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自20世紀70年代提出以來,國內外已有不少
學者、專家及教育工作者對此做過不同程度的理論與實踐探討。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fā)展,生涯教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同時其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尤其當前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既為基礎教育階段特別是高中階段的生涯教育開創(chuàng)了新的契機,也對生涯教育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zhàn)。
一、問題的提出
(一)挑戰(zhàn)產生的背景
現(xiàn)代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尤其在經濟和科技文化領域的迅猛發(fā)展,使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變化。當前國內的經濟形態(tài)正面臨著由農業(yè)經濟向工業(yè)經濟邁進,同時疊加了工業(yè)經濟向知識經濟置換,以及中國加入WTO以來民族經濟向全球經濟過渡的巨大變革的轉型期,(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這對每一個置身其中的個體的知識、能力及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切都反映了社會之變動不居,知識亦在不斷更新,作為社會的人,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現(xiàn)代社會中準確定位自己,認真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準備地投入到生活及工作當中,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及價值業(yè)已成為當今學校教育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這是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每一個個體所渴求的。
(二)高中教育的獨特性
普通高中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有其獨特的地位與價值,從其在學校體系中所處的階段來看,普通高中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發(fā)揮著/承前啟后0的作用,它有兩個銜接點:前承/前期初中教育0,后啟/高等教育0及/工作世界0。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旨在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基礎教育0。因此,在普通高中的課程設置上,也必須關注這兩個銜接點。一方面,普通高中的課程設置是在義務教育課程基礎上的提高和拓展;另一方面,又要滿足各級各類高等
[1]
教育專業(yè)人才的需求及社會就業(yè)市場的需求。
在高中承前啟后的問題上,當前最主要的則是高中教育怎樣為后續(xù)的高等教育、工作世界做好鋪墊,而鋪墊的重要目的則是讓每一位學生能為后續(xù)的學習、工作做出充分的準備,其中心要義也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成功發(fā)展與幸福生活。可是目前高中教育過于重視應試成分,過于突出工具性一面,而忽略了/人的教育0,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則是有關人的發(fā)展的教育,即教育應將個體視為完整的人、連續(xù)發(fā)展的人,關注個體對自身發(fā)展的渴望與需求,充分意識到此階段是對后續(xù)人生階段的準備,今日之教育是為了學生明日之發(fā)展,所以,高中教育除了教授學生學術內容,還應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搭建起了解更高階段教育及工作世界的橋梁,以便學生的學習、工作、
收稿日期:2009-05-27
基金項目:2007年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07jqw085)/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研究0的部分科研成果。作者簡介:阮 越(1963-),男,安徽合肥人,講師。
Word文檔免費下載: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之內涵探析_阮越 (下載1-4頁,共4頁)
本文關鍵詞: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生涯教育之內涵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53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11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