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人性與植物世界——盧梭的“自然”譜系
本文關(guān)鍵詞:秩序、人性與植物世界——盧梭的“自然”譜系
【摘要】:"自然"是盧梭思想的基石。秩序、人性與植物學,作為不同介質(zhì)揭示"自然",呈現(xiàn)從上至下、普遍到特殊的譜系。盧梭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斯多亞學派的道德秩序順承于自然秩序的觀念,自然首要地顯現(xiàn)為同一于神意的秩序,又作為潛在的理性和道德的秩序在人類身上外化,因而,人性的自然之善合乎自然秩序,作為現(xiàn)實道德秩序遵從的邏輯前提,指向天性固有的自由觀念。其次,盧梭溯及原初狀態(tài)的自然人,從自然法原則說明自然之善,并認為社會化進程導致自然秩序被打破,人喪失其純一及自然的自由。而植物學提供了一個與純粹自然交談的場所,盧梭得以認識自身,體察存在的自足。在其中,自然引導個體順應自然秩序及天性,趨向道德的自由。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關(guān)鍵詞】: 自然 秩序 人性 植物學
【分類號】:B565.26
【正文快照】: 100872逑逑2016-12-02赫拉克利特《殘篇》里談論那一“喜歡隱藏”的自然,蘊涵并不顯明自身的邏各斯,即恒常的、所有事物聚集或分離但始終遵循的中心。德里達主張盧梭在邏各斯中心主義歷史上占一席之地,因其構(gòu)建了一種以言語為自身、文字為替補的在場模式。在場是自足且自然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宗訓;;中國植物學發(fā)展史略[J];中國科技史料;1983年02期
2 施滸;;國際植物學會議簡介[J];植物雜志;1981年02期
3 王宗訓;;中國近代植物學回顧[J];植物雜志;1988年04期
4 劉昌芝;;近代植物學的開拓者——錢崇澍[J];中國科技史料;1981年03期
5 植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60年的里程[J];植物雜志;1988年04期
6 ;本刊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年優(yōu)秀科普作品評選揭曉[J];植物雜志;1985年05期
7 潘曉玲;;植物與維吾爾人——民族植物學研究初探[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8 張盛秋;邱明華科學并非海市蜃樓[J];中華兒女(海外版);2005年01期
9 習習;;夜讀筆記選二[J];太湖;2014年01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許霖慶;;動態(tài)經(jīng)濟植物學初探[A];第三屆全國蘇鐵學術(shù)會議暨第三屆中國植物學會蘇鐵分會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2 毛榮森;;2006年學會青年學術(shù)研討會暨首屆廣東植物學研究生學術(shù)交流會簡訊[A];廣東省植物學會第十六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毛榮森;;2007年學會青年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二屆廣東植物學研究生學術(shù)交流會簡訊[A];廣東省植物學會第十六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特約記者 李繼磊;“新技術(shù)在植物學研究中的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N];中國花卉報;2013年
2 復旦大學遺傳學教授 趙壽元;重新考量植物學[N];文匯報;2011年
3 記者 陳云芬;西雙版納食用香料民族植物學研究有進展[N];云南日報;2014年
4 鐵錚;我國積極開展民族植物學研究[N];中國花卉報;2004年
5 熊姣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盧梭晚年的植物學情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兩院士緣何拿下最高獎[N];江蘇科技報;2008年
7 袁躍東 李夏;期待放眼皆綠的世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曄薷罕;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地區(qū)蒙古族傳統(tǒng)植物學知識的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2 馮春玲;提奧弗拉斯托斯的植物學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4年
3 花爾;內(nèi)蒙古巴林右旗蒙古族傳統(tǒng)植物學知識的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082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90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