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真?zhèn)危嚎甲C《孟子》3A:5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09:22
本文關(guān)鍵詞:議論真?zhèn)危嚎甲C《孟子》3A:5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孟子 墨家思想 驗證研究 真實性
【摘要】:對于現(xiàn)代的讀者來說,翻譯那些有著超過兩千年的歷史的文本中,無論是由思路難以費解人們所書寫的,改寫的或者是編輯的文本,總會遇到很多的麻煩。在這個過程中,關(guān)于文本真實性的問題也被提出,而這使得一切變得更加復雜。近來,人們在研究古代中國文本分析這一領(lǐng)域取得很大的進步,并且大多數(shù)的研究都集中在孔子和論語。論語.雖然沒有孔子和論語那么受歡迎,但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孟子,同樣提出了很有趣的想法。 與其他中國古代哲學著作一樣,《孟子》也就翻譯文本真實性提出了疑問。本文的重點將放在研究《孟子》一書中,滕文公上的第五段(《孟子》3A:5)中的一段話的真實性上。在這段話中,孟子通過中介與一位叫做夷之的墨者辯論,說明了這位墨者是怎樣背棄了他的學校的教條。我的假設(shè)是,這個辯論只是為了抬高孟子貶低墨家而捏造出來的。我希望能夠通過改變這段話的真實性來證明我的觀點。 在證明我的觀點之前,有很多的問題必須先解決。首先,怎樣能夠證明一篇文章的真實性呢?定義一篇文章的非真實性的標準又是什么呢?、其次,一些關(guān)于一般背景下的古代中國的哲學話語需要被提出。不同學校的學者們是怎樣交流的?我們今天能夠讀到的那些文章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能夠流傳了嘛?我將運用Paul Fischer在他的文章“偽辯學理論和多形態(tài)的文本范例”中關(guān)于真實性研究的理論來證明本論文中關(guān)于真實性的問題。 接下來,我會簡單的討論《孟子》一書和它所提出的“問題”。我將這些問題列出如下: ·當我們在翻譯古代漢語文章時會遇到那些問題昵? ·古代漢語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關(guān)于諸子和子書我們怎么看? ·關(guān)于真實性問題我們怎么看待? 再接下來,我會提出之前提到過的Paul Fischer在3A:5提到的理論,同時討論下列問題: ·這段話與文章的其他部分有什么關(guān)系?有什么不同點? ·這個觀點是如何被提出的? ·夷之是誰? ·愛無差等該怎么運用? 通過我的研究,我希望給出一些關(guān)于古代漢語哲學文本的翻譯和證明的結(jié)論。
【關(guān)鍵詞】:孟子 墨家思想 驗證研究 真實性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222.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Introduction10-16
- Methodology16-23
- Dissecting passage 3A:523-36
- Conclusion36-37
- Bibliography37-41
- Acknowledgment41-4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銳;;道家與黃老辯義[J];中國哲學史;2012年01期
,本文編號:8622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86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