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吳廷翰的氣學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2-01-07 16:43
吳廷翰是中國明代“氣學”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明代重要的思想家。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包括:氣本論,氣與道、理、陰陽關系;宇宙生成論,討論天、人和萬物的關系;心性論,批評佛學和心學思想。本文力求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論述,理清吳廷翰氣學思想的脈絡,并在揭示其與前人思想一致的基礎上,著重闡發(fā)吳廷翰自身富有創(chuàng)見的獨特的哲學思想,從而揭示出其對理學的繼承與轉(zhuǎn)向,對心學的批駁以及對中國氣學發(fā)展的承上啟下作用,并以此來評論其哲學思想的學術價值。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吳廷翰氣學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理論現(xiàn)狀
第一節(jié) 吳廷翰氣學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理論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氣和理概念的由來
第二章 氣為天地萬物之祖(氣本論)
第一節(jié) 氣與道
第二節(jié) 氣與陰陽
第三節(jié) 氣與理
第四節(jié) 氣與太極
第五節(jié) 氣與太虛
第六節(jié) 氣與元氣
第三章 氣化天下的宇宙萬物生成論
第一節(jié) 吳廷翰對氣特性的本質(zhì)認識
第二節(jié) 理是氣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氣化天下的宇宙生成論
第四節(jié) 道器觀上與程朱理學的異同及論辯
第四章 性即氣即生的人性論
第一節(jié) 吳廷翰的心性學思想
第二節(jié) 對宋儒、佛家的心性學思想的批駁
第五章 吳廷翰氣學思想的學術價值及總結(jié)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中后期心學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J]. 李琳琦. 學術月刊. 2004(05)
[2]明代心學本體論與明代學風[J]. 鄧名瑛. 求索. 2004(02)
[3]宋明理學的鬼神生死思想探析[J]. 張文彪. 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2000(06)
[4]為官清正廉潔 為人敦厚仁恕——吳廷翰人品志略[J]. 吳昌合. 安徽大學學報. 1999(04)
[5]陽明后學的以儒合佛道論[J]. 李霞. 江淮論壇. 1998(03)
[6]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禪原因初探[J]. 夏金華. 學術月刊. 1998(02)
[7]晚明人文主義思潮與社會風習的轉(zhuǎn)變[J]. 高建立. 學術月刊. 1998(02)
[8]吳廷翰及其著作[J]. 吳昌合.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4(01)
[9]明代吳廷翰的氣論思想初探[J]. 張運華,張邦建.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3(02)
[10]羅、王、吳心性思想合說[J]. 李存山. 哲學研究. 1993(03)
本文編號:3574894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吳廷翰氣學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理論現(xiàn)狀
第一節(jié) 吳廷翰氣學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理論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氣和理概念的由來
第二章 氣為天地萬物之祖(氣本論)
第一節(jié) 氣與道
第二節(jié) 氣與陰陽
第三節(jié) 氣與理
第四節(jié) 氣與太極
第五節(jié) 氣與太虛
第六節(jié) 氣與元氣
第三章 氣化天下的宇宙萬物生成論
第一節(jié) 吳廷翰對氣特性的本質(zhì)認識
第二節(jié) 理是氣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氣化天下的宇宙生成論
第四節(jié) 道器觀上與程朱理學的異同及論辯
第四章 性即氣即生的人性論
第一節(jié) 吳廷翰的心性學思想
第二節(jié) 對宋儒、佛家的心性學思想的批駁
第五章 吳廷翰氣學思想的學術價值及總結(jié)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中后期心學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J]. 李琳琦. 學術月刊. 2004(05)
[2]明代心學本體論與明代學風[J]. 鄧名瑛. 求索. 2004(02)
[3]宋明理學的鬼神生死思想探析[J]. 張文彪. 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2000(06)
[4]為官清正廉潔 為人敦厚仁恕——吳廷翰人品志略[J]. 吳昌合. 安徽大學學報. 1999(04)
[5]陽明后學的以儒合佛道論[J]. 李霞. 江淮論壇. 1998(03)
[6]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禪原因初探[J]. 夏金華. 學術月刊. 1998(02)
[7]晚明人文主義思潮與社會風習的轉(zhuǎn)變[J]. 高建立. 學術月刊. 1998(02)
[8]吳廷翰及其著作[J]. 吳昌合.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4(01)
[9]明代吳廷翰的氣論思想初探[J]. 張運華,張邦建.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3(02)
[10]羅、王、吳心性思想合說[J]. 李存山. 哲學研究. 1993(03)
本文編號:3574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57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