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自由”觀及其思想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1 20:09
《莊子》哲學一再被后世所推崇,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它的自由思想首次反映出人之所以為人具有的能動性。自由,從一般意義上是指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可能性的行為,但在《莊子》里,自由被描繪成人們洗滌心靈世界后達到的精神境界。按照《莊子》所述,此境界是絕對的自由、完全的至樂,不存在人世間的真、假、善、惡等一切標準,于是此境界被賦予為超凡脫俗的,正因為它的超凡,使得這種自由失去了它的現(xiàn)實基礎,于是《莊子》的自由思想只是表現(xiàn)為含著絕望的吶喊,這也是客觀現(xiàn)實下的產(chǎn)物,虛幻和精神化便構成了此自由的實質屬性,,所以必然存在著它的消極意義,但不可否認,《莊子》的精神化自由也有著它的正面作用,它高喊“無己、無功、無名”告誡世人嗜欲過深必牽累于心,以超凡的魅力引導世人修心養(yǎng)德,這對于處于戰(zhàn)亂的世人來說,可謂是一劑精神良藥!肚f子》的自由觀并沒有隨著時空的變換而失去其正面價值,尤其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更加顯示出它的巨大價值,特別是在現(xiàn)代心理健康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人的存在為出發(fā)點,對《莊子》自由思想進行研究,以揭示《莊子》自由觀的現(xiàn)實意義。全文由六個部分組成:引言部分,對《莊子》自由觀做簡單的概述,明確本...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方法與路線
第一章 《莊子》自由思想的內在限度
1.1 自由主體的限定:關于人的自由之說
1.1.1 個體自由
1.1.2 個性自由
1.2 自由的屬性
1.2.1 精神自由
1.2.2 幻化自由
1.3 自由的目的
1.3.1 契合自然
1.3.2 否定統(tǒng)治者的權威
1.3.3 對人的存在的最終關切
第二章《莊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1 外在根據(jù): 社會現(xiàn)實對人的壓抑
2.2 內在根源:潛意識對自由的渴望
第三章《莊子》自由思想的問題和困境及自由思想實現(xiàn)方式
3.1 個體之間的理解困境
3.1.1 個體存在之境的獨特性
3.1.2 個體對存在境域的領悟不同
3.2 自由的內在本質矛盾
3.2.1 以人的存在為前提
3.2.2 受制于客觀必然
3.3 自由的阻礙因素
3.3.1 外在因素: 仁義、禮樂、社會現(xiàn)實、名利
3.3.2 內在因素:知、成心、機心、情感
3.4 超驗領悟
3.4.1 明確對“無”的認識
3.4.2 自身視域的拓展
3.4.3 對真知的把握
3.5 齊一
3.5.1 主觀心理感受順應客觀存在而達致“通”
3.5.2 個體之間理解成為可能
3.5.3 消除物我對峙
第四章 《莊子》自由思想之價值分析及現(xiàn)實意義
4.1 《莊子》自由思想的消極意義
4.2 《莊子》自由思想的積極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糾結與超脫——莊子的人生哲學[J]. 宋艷. 世紀橋. 2010(03)
[2]論莊子的自由觀——莊子《逍遙游》的哲學闡釋[J]. 王富仁. 河北學刊. 2009(06)
[3]淺議莊子自然純樸的審美觀及其啟示[J]. 唐坤. 江漢論壇. 2009(11)
[4]莊子之“游”的方式與境界[J]. 魏航. 現(xiàn)代哲學. 2009(03)
[5]逍遙人生——論莊子的游世思想[J]. 馬如俊. 晉陽學刊. 2006(03)
[6]莊子之“逍遙游”[J]. 孫華. 理論界. 2005(10)
[7]試論莊子“精神超越”的限度[J]. 喬健.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8]論莊子自由思想之超越品格(下)[J]. 暴慶剛. 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 2004(02)
[9]簡論莊子的自由觀[J]. 陳陽全. 求索. 2004(03)
博士論文
[1]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D]. 時曉麗.西北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莊子》“逍遙”思想釋論[D]. 劉芳.華中師范大學 2006
[2]莊子自由觀探論[D]. 鄭慶權.華僑大學 2005
[3]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試論莊子的“逍遙游”[D]. 呂強.山東師范大學 2001
[4]莊子心理健康思想研究[D]. 強海濱.陜西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241326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二 研究現(xiàn)狀
三 研究方法與路線
第一章 《莊子》自由思想的內在限度
1.1 自由主體的限定:關于人的自由之說
1.1.1 個體自由
1.1.2 個性自由
1.2 自由的屬性
1.2.1 精神自由
1.2.2 幻化自由
1.3 自由的目的
1.3.1 契合自然
1.3.2 否定統(tǒng)治者的權威
1.3.3 對人的存在的最終關切
第二章《莊子》自由思想的成因分析
2.1 外在根據(jù): 社會現(xiàn)實對人的壓抑
2.2 內在根源:潛意識對自由的渴望
第三章《莊子》自由思想的問題和困境及自由思想實現(xiàn)方式
3.1 個體之間的理解困境
3.1.1 個體存在之境的獨特性
3.1.2 個體對存在境域的領悟不同
3.2 自由的內在本質矛盾
3.2.1 以人的存在為前提
3.2.2 受制于客觀必然
3.3 自由的阻礙因素
3.3.1 外在因素: 仁義、禮樂、社會現(xiàn)實、名利
3.3.2 內在因素:知、成心、機心、情感
3.4 超驗領悟
3.4.1 明確對“無”的認識
3.4.2 自身視域的拓展
3.4.3 對真知的把握
3.5 齊一
3.5.1 主觀心理感受順應客觀存在而達致“通”
3.5.2 個體之間理解成為可能
3.5.3 消除物我對峙
第四章 《莊子》自由思想之價值分析及現(xiàn)實意義
4.1 《莊子》自由思想的消極意義
4.2 《莊子》自由思想的積極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糾結與超脫——莊子的人生哲學[J]. 宋艷. 世紀橋. 2010(03)
[2]論莊子的自由觀——莊子《逍遙游》的哲學闡釋[J]. 王富仁. 河北學刊. 2009(06)
[3]淺議莊子自然純樸的審美觀及其啟示[J]. 唐坤. 江漢論壇. 2009(11)
[4]莊子之“游”的方式與境界[J]. 魏航. 現(xiàn)代哲學. 2009(03)
[5]逍遙人生——論莊子的游世思想[J]. 馬如俊. 晉陽學刊. 2006(03)
[6]莊子之“逍遙游”[J]. 孫華. 理論界. 2005(10)
[7]試論莊子“精神超越”的限度[J]. 喬健.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8]論莊子自由思想之超越品格(下)[J]. 暴慶剛. 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 2004(02)
[9]簡論莊子的自由觀[J]. 陳陽全. 求索. 2004(03)
博士論文
[1]莊子審美生存思想研究[D]. 時曉麗.西北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莊子》“逍遙”思想釋論[D]. 劉芳.華中師范大學 2006
[2]莊子自由觀探論[D]. 鄭慶權.華僑大學 2005
[3]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試論莊子的“逍遙游”[D]. 呂強.山東師范大學 2001
[4]莊子心理健康思想研究[D]. 強海濱.陜西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241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24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