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夷夏之辨”:《理想國》中的規(guī)模政治
【文章目錄】:
一、好城邦的特征:希臘人不打希臘人
二、由己及人:非“普遍主義”的擴(kuò)展
三、“回避”與“教化”:蘇格拉底式對話
四、新秩序的視野:“中國”之為“中國”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升;葛春娛;;孕育柏拉圖《理想國》的精神土壤:正義論[J];文教資料;2008年17期
2 何懷宏;;看見與被看見——閱讀《理想國》的一條思想主線[J];書城;2013年12期
3 張文濤;;柏拉圖《理想國》卷十的論題、位置和結(jié)構(gòu)[J];現(xiàn)代哲學(xué);2008年03期
4 韓新華;;捧讀《理想國》[J];研究生法學(xué);2003年02期
5 張亞利;;柏拉圖《理想國》的“有限上升”與邏輯盡頭[J];大慶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7年05期
6 張學(xué)騫;王子涵;;求“善”之路的辨識——對《理想國》中“線喻”的相關(guān)思考[J];理論建設(shè);2015年06期
7 姜凌舟;龔?;;大膽的設(shè)想,無瑕的追求——淺析《理想國》[J];法制與社會;2011年01期
8 陳磊;;柏拉圖《理想國》讀解[J];理論觀察;2019年11期
9 李婷;;“繪事后素”——二元視野中的《理想國》[J];牡丹;2015年16期
10 黃云;;《理想國》與《論語》之比較[J];語文知識;2012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雷;柏拉圖《理想國》中的詩學(xué)問題[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2 李文琪;再思《理想國》中城邦與靈魂類比[D];華僑大學(xué);2019年
3 劉念;哲人對詩的修正[D];浙江大學(xué);2018年
4 張瑩;詩與哲學(xué)之爭—《理想國》繹讀[D];蘭州大學(xué);2018年
5 許小琴;《理想國》與《烏托邦》中公民教化的差異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xué);2017年
6 葛歡;《理想國》中的雙重正義觀及其意義[D];四川外國語大學(xué);2013年
7 張延峰;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觀及其方法論[D];蘭州大學(xué);2014年
8 楊書浩;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思想探析[D];西南大學(xué);2011年
9 向開明;《理想國》中大字的正義和小字的正義的一致性[D];蘭州大學(xué);2016年
10 彭麗莉;“靈魂之眼”[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2885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88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