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從人大版哲學教科書的變化看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

發(fā)布時間:2020-10-31 13:21
   本文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以下簡稱《原理》)教材的版次更替為例,簡要地回顧了中國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并試圖在此基礎(chǔ)上去理解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走向。從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分述為“兩大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四大部分”(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到“實踐的觀點作為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當代學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顯然已完全不同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艾思奇主編的蘇聯(lián)模式的教科書哲學體系。《原理》第一版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辯證唯物主義在社會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并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截然分為兩塊;在其后出版的《原理》二、三版對其中許多觀點做出了較大幅度的修改,但卻仍在沿襲著第一版哲學教科書的基本思路;吸收了“實踐唯物主義”討論成果的《原理》第四版,則試圖“以實踐為本質(zhì)特征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的思路去理解和重構(gòu)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體系;而在其第五版中則從實踐的角度進一步將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一體化,并深入思考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問題。 通過對比《原理》一書各個不同版次,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是與其中國化程度的加深相聯(lián)系的。雖然《原理》的第四、五版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并不一定能代表世紀之交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的最高理論水平,但它卻體現(xiàn)了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自覺,而這種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態(tài)度,決定了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路向。
【學位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B27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人大版哲學教科書的變化
    一、人大版哲學教科書的前身
    二、《原理》第一版
    三、《原理》第三版
    四、《原理》第四版的變革
        1、《原理》第四版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的重新闡釋
        2、《原理》第四版對實踐范疇的理解
        3、實踐基礎(chǔ)上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一體化的嘗試
        4、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
        5、對人的理解
    五、《原理》第五版的變革
        1、反思哲學
        2、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問題和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
第二章 《原理》變化的特點
    一、從批判模式到對話模式: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關(guān)系在教科書中演變的趨勢
        1、中國傳統(tǒng)哲學作為被批判者
        2、中國傳統(tǒng)哲學研究的恢復(fù)及其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念變革的互動
        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對話模式的確立和發(fā)展
    二、從自然物質(zhì)本體論到實踐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1、自然本體論與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
        2、實踐的觀點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三、主體性思想在哲學教科書中的萌生和發(fā)展
        1、人在哲學教科書中的失落
        2、主體性思想在哲學教科書中的萌生和發(fā)展
        3、實踐與人的主體性
第三章 從人大版哲學教科書的變化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發(fā)展的趨向
    一、教科書的變化和中國哲學的人學主題
    二、教科書的變化和中國哲學的道德本體論
    三、教科書的變化和中國哲學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麗;;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必須反對主觀主義[J];理論學刊;2011年06期

2 談美玲;;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相契合之處[J];青春歲月;2011年16期

3 黃朝忠;孔磊;;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的生長點[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4 徐飛;亓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導向標[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1年04期

5 姜善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tài)建構(gòu)的兩大路徑及方法——在“規(guī)范”與“描述”之間保持張力和平衡[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李武裝;鄭百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四個問題[J];求實;2011年08期

7 胡建成;彭冰冰;;中國共產(chǎn)黨90年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2011年年會”綜述[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08期

8 畢秀芹;;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大眾哲學觀[J];學理論;2011年17期

9 邢瑞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一書評介[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何懷遠;;中國共產(chǎn)黨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基本經(jīng)驗[J];哲學研究;2011年07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廣昌;民族主體性的覺解[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林華;從人大版哲學教科書的變化看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走向[D];東南大學;2006年

2 母興旺;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進程規(guī)律探析[D];新疆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洪昭;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中國當代社會思潮的碰撞與融合[D];吉林大學;2008年

4 邵路才;李大釗主體能動性思想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5 毛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重大成果[D];黑龍江大學;2008年

6 王魯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視域下矛盾思維方式的建構(gòu)研究[D];延安大學;2009年

7 曾祝戰(zhàn);解讀與傳播[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隋思喜;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邏輯起點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07年

9 張曉麗;試論20世紀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D];內(nèi)蒙古大學;2008年

10 李雙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具體表現(xiàn)形式及前進方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639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8639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922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