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的哲學基礎
發(fā)布時間:2020-10-24 15:02
蔡元培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在中國教育史上,他素以“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著稱于世,對當 時的教育和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蔡先生在什么樣的哲 學基礎上提出“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是本文探討的中心問題。 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用蔡先生的大量觀點,對照歷史和教育的 背景,分析了蔡先生這個辦學思想的內容,哲學背景和方法論基 礎,以及產生這種思想的文化基礎。 第一部分分析蔡先生“兼容并包”的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教 育層面,即教育要有獨立的資格,“對于學說,仿世界各大學通 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薄盁o論有何種學 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雖彼此 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fā)展!倍菍W術層面,即學術當自由!耙 己之學說,不得束縛他人;而他人之學說,亦不束縛一己。誠如 是,則科學、社會學等等,將均任吾人自由討論矣!比莾r值取 向層面,即在總體上追求進步,反對倒退。蔡先生辦教育是為了救 國、興國,因此他始終堅持提倡新文化,反對舊文化,進行教育制 度的改革。 第二部分專門探討蔡先生這種辦學思想的哲學方法論基礎。蔡 先生認為“哲學是人類精神的產物,決沒有偏取一方面而排斥他方 面之理”,因此,他認為對眾多的無定論的哲學學說,不能強求一 律;否則,有害無益。同時,他又認為,“哲學為學問中最高之一 境,于物理界及心理界之知識,必不容有所偏廢,而既有條貫萬有 之理論,則必演繹而為按切實際之世界觀及人生觀,亦吾人意識中 必然之趨勢也!辈滔壬倪@個哲學觀點當然不是完全準確的,但 他在當時能夠看到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高度概括與總結,不能局限 于一家之說,是難能可貴的。實際上,蔡先生的哲學思想中有十分 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他在當時提出了五項教育,即軍國民教育、實 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感教育。在他的世界 觀中,世界有現象和本體之分,其中“合世界之各分子,息息相 關,無復有彼此之差別,達于現象世界與本體世界相交之一點是 也!薄艾F象實體,僅一世界之兩方面,非截然為互相沖突之兩世 界!币M行提醒實體世界的觀念的教育:對于現象世界不厭不偏 執(zhí);對于實體世界,因渴慕而趨于領悟;并且按思想自由的原則, 不以一哲學一教義禁銅人。C,時時以精神追求為目的。顯然,這是 從辯證的觀點出發(fā),。主張百家爭嗚。蔡先生主張“以美育代宗 教’\ 其中也可以看出他對兼容并包的論證。他認為宗教往往有擴 張己教,攻擊異數的傾向,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宗教已經失去了作 用。這是針對封建保守主義的“尊孔拜教”而提出的,因而堅決反 對把孔子及其懦家學說定為一尊,反對專制統(tǒng)治,主張思想自由, 各家學說一律平等。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蔡先生反對宗教唯·C主義 的思想。近代中國,進化論是重要的思潮,蔡先生也深受其影響, 并以之作為自己的思想武器。他說:“乃若古圣先賢之格言嘉訓雖 有屬人造,要亦不外由時代經驗歸納所得之公律,不能不隨時代之 變遷而易其內容!钡,蔡先生的進化論是否認弱肉強食的,他 說:“進化史所以昭吾人者;人類之義務,為群倫不為小己,為將 來不為現在,為精神愉快而不為體魄之享受,固己彰明而較著 矣!憋@然,他的進化論思想,強調的是新生事物的優(yōu)越性,是思 想觀念隨著社會歷史的進步而進步,而“兼客并包”就是適應這個 規(guī)律的辦學方針。同時,蔡先生的哲學思想又是以科學精神為指導 的,他曾說:“若科學,則均由實驗及推理所得唯一真理,不客以 私見變易一切。刀而且“科學無權威,不能受權威的支配”,當然 也是蔡先生主張的“兼容并包”的重耍根據了。 由此,我們看到,蔡先生的哲學思想極為豐富,不但具有唯物 主義和辯證法的突出傾向,而且做到了科學精神和社會理想的統(tǒng) 一,因此能在真、善、美諸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思想,并由此而產生 了“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他為什么能形成這樣的思想,論文第 三部分專門從中西文化的關系分折了這個問題。蔡先生是一位學貫 中西的學者,他是清末翰林,本身就是一住飽學宿懦;同時他又幾 次出國留學,熟悉西方文化和哲學;他推崇中庸之道,叉親身參加 了革命實踐,因此他能從中國和西方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中汲取營養(yǎng), 以“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而開創(chuàng)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先河,為新 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作出了巨大貢獻,不愧為中國近代以來最 杰出的教育大師。
【學位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0
【中圖分類】:B261;G40-092
【文章目錄】:
'>
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的哲學基礎
一
二
三
'>
后記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54612
【學位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0
【中圖分類】:B261;G40-092
【文章目錄】:
'>
一
二
三
'>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寶石;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546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85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