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杜威科學劃界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18:07
   作為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杜威不是一個類似于波普爾、庫恩那樣的科學哲學家,但他對于科學的理解和闡述并不遜色于任何一個正統(tǒng)的科學哲學家,他對于科學的獨特看法被稱為實用主義的科學觀,而他的這種科學觀卻又是以科學劃界為基礎的?疾於磐恼軐W文本,梳理出杜威的科學劃界思想,有助于深化科學劃界問題的研究,拓展科學哲學的研究領域,同時對于我們理解和評價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也具有重要意義。 杜威生活在現(xiàn)代科學迅猛發(fā)展的科學時代。拒斥傳統(tǒng)形而上學,以現(xiàn)代科學的成果為基礎來改造傳統(tǒng)“二元論”哲學,使改造后的哲學像科學一樣關注人的現(xiàn)實生活,貫穿了杜威的整個哲學思想歷程。杜威哲學改造的思想同樣體現(xiàn)在科學劃界問題上,他反對僅僅從理論層面來區(qū)分科學與非科學,主張在行動和實踐中劃分科學的界限,把實用主義中的經(jīng)驗性、工具性和實用性作為科學劃界的基本準則。經(jīng)驗性準則要求科學的驗證必須與人的實踐生活相聯(lián)系,工具性準則說明了科學的效用和價值,而實用性準則體現(xiàn)了杜威對于科學真理的獨到見解。這種實用主義的科學劃界標準體現(xiàn)了靜態(tài)性與動態(tài)性、理論性與實踐性、主體性與客體性的有機統(tǒng)一,對后來科學劃界理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杜威對于邏輯實證主義的批判使得科學劃界的標準從絕對走向相對、從一元走向多元。在庫恩、費耶阿本德等科學哲學家的劃界理論中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杜威的實用主義印跡。此外,杜威的科學劃界理論賦予了科學本身所應 有的更為寬廣的含義,超越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學科之間的二元對立,改變了科學教育的傳統(tǒng)方式,以“科學的人文主義”立場拒斥了科學主義,實現(xiàn)了科學與人文的融合。這對于當代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無疑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學位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B712.51;N0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狀況
        1.2.2 國內(nèi)研究狀況
    1.3 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與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科學與杜威的哲學改造
    2.1 哲學改造的科學時代背景
    2.2 哲學與科學的二元對立
    2.3 以科學改造傳統(tǒng)哲學
    2.4 實驗主義的科學方法論
第3章 杜威的科學劃界觀
    3.1 科學劃界的基本原則
        3.1.1 經(jīng)驗性準則與實驗驗證
        3.1.2 工具性準則與價值確證
        3.1.3 實用性準則與科學真理
    3.2 科學劃界的基本特征
        3.2.1 靜態(tài)性與動態(tài)性
        3.2.2 理論性與實踐性
        3.2.3 主體性與客體性
第4章 杜威科學劃界思想的地位與意義
    4.1 在科學劃界中的重要地位
        4.1.1 從絕對標準到相對標準
        4.1.2 從一元標準到多元標準
    4.2 對科學發(fā)展的積極意義
        4.2.1 跨越了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鴻溝
        4.2.2 改變了科學教育的基本方式
    4.3 “科學的人文主義”劃界觀的社會意義
        4.3.1 對科學主義的拒斥
        4.3.2 對道德問題的科學改造
    4.4 對當代中國科學發(fā)展的啟示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愛河;杜威的真理觀述評[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劉宇;;實用主義與哲學的改造[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5期

3 王玉平;從杜威到胡適——實用主義之變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張典兵;試論杜威的實用主義道德教育思想[J];菏澤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5 劉美玲;蔣麗紅;;淺論杜威的工具主義倫理學[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年04期

6 張之滄;論杜威實用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J];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7 沈鵬飛;論杜威的社會哲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楊家才;;杜威實用主義美學思想的評價[J];法制與社會;2009年07期

9 趙宗孝;張正寶;;驅(qū)逐“旁觀者”:杜威“實驗的認知理論”解析[J];華章;2009年22期

10 史云波;杜威中國之行對"五四"思想界的影響[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史娟萍;;追思科學劃界問題[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劉開會;;杜威新經(jīng)驗主義藝術觀的得與失[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鄒鐵軍;;杜威哲學觀的根本改變——紀念杜威150周年誕辰[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常宏;;杜威的“經(jīng)驗”概念的現(xiàn)象學解釋——以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為背景來解釋杜威的經(jīng)驗概念[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丁立群;;杜威的文化哲學觀[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程方平;;杜威的教育思想與實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高來源;;“實踐境遇”:絕對道德律令的域限——從現(xiàn)代性的角度對杜威道德實踐理論的基礎性釋讀[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趙敦華;;杜威的進化發(fā)生學方法[A];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年會暨西方技術文化與后現(xiàn)代哲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部分論文[C];2004年

9 黃宇紅;;什么樣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對我們的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汪永康;;杜威:形而上學的批判與改造[A];全國“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廈門大學 陳亞軍;杜威:為了理解的紀念[N];社會科學報;2002年

2 楊柳新(北京大學);杜威與孔子:互鏡的哲學家[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3 上海社科院哲學所外哲室上海社科院哲學所所長 童世駿 復旦大學杜威研究中心主任 劉放桐;“中國就是東西文化的交點”[N];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彭國華;重寫大哲的心路歷程[N];中華讀書報;2002年

5 實習記者 亢春燕;第二屆感動內(nèi)蒙古人物頒獎盛典舉行[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6 張海晏;從孔子與杜威的際遇看“國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7 理查德·J.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 閻勇譯;創(chuàng)造性的民主[N];社會科學報;2002年

8 田光遠;杜威哲學解讀技術文化時代[N];社會科學報;2004年

9 楊捷;走進杜威的思想深處[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單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國(上)[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國玉;杜威:作為生活方式的民主[D];復旦大學;2010年

2 劉華初;杜威的經(jīng)驗自然主義[D];復旦大學;2010年

3 高來源;論人在經(jīng)驗世界中的超越[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張梅;杜威的經(jīng)驗概念[D];復旦大學;2008年

5 賈媛媛;藝術與經(jīng)驗[D];黑龍江大學;2009年

6 蔣曉東;馬克思實踐觀與杜威實踐觀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7 李志強;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8 褚洪啟;教育觀念的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

9 楊日飛;教育與兒童的自然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沈嵐霞;20世紀上半葉美國對華教育傳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曉東;杜威科學劃界思想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2 李寧寧;馬克思哲學語境下的科學劃界[D];江南大學;2010年

3 胡佳;杜威的教育哲學[D];武漢大學;2005年

4 幸玉芳;杜威的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文華;杜威“情境”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魏中華;審美與經(jīng)驗[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平;杜威“經(jīng)驗”概念的獨特闡釋[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怡;杜威的實用主義科學觀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年

9 陳源博;杜威的經(jīng)驗哲學[D];南京大學;2012年

10 徐紅薇;杜威的工具主義科學觀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300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8300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20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