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論意識“困難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9-29 11:07
   依據(jù)唯物主義的觀點,宇宙是客觀的物質(zhì)實在,意識是復雜的化學過程的 副產(chǎn)品。然而,隨著意識本質(zhì)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fā)現(xiàn)意識包括許多不同的 層面,其中有一些現(xiàn)象或?qū)傩匀绺惺苄再|(zhì)或經(jīng)驗是非常隱晦的,無法用計算機 或神經(jīng)機制的術語加以解釋。由于人們無法理解經(jīng)驗為什么以及怎樣由物理材 料的某些特殊的構(gòu)型產(chǎn)生的,所以D.查默斯把它叫做意識“困難問題”。意識 “困難問題”一經(jīng)提出就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本文就是圍繞著意識“困難問題” 及其所引發(fā)的有關爭論展開的。 意識“困難問題”是近年來西方有關領域討論最多、爭論最為激烈的一個 問題。這一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引起我國廣大馬克思主義哲學工作者的關 注,未能成為馬克思主義意識論關心的課題。要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對當前 西方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在此基礎上,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 訓、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并結(jié)合自己的理論特長,采用系統(tǒng)的、辯證的方法深入 地探討意識的本質(zhì),預見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的發(fā)展方向。遵循這一思路,本文 結(jié)合我國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的研究現(xiàn)狀,介紹和梳理了哲學和其他學科有關意 識“困難問題”的研究成果,著重分析和探討了當代西方各流派在意識“困難 問題”的存在、作用及解釋原則等方面的分歧,評析了還原論和非還原論對意 識“困難問題”解釋的缺陷和合理之處,從而得出結(jié)論:無論從哲學的角度, 還是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說,意識“困難問題”都還沒有得到完滿的解決。意 識“困難問題”目前仍處在激烈的爭論之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該問題 的爭論還會升溫,爭論的范圍和深度也會有所拓展。 本文認為,意識問題是心靈哲學領域的重要課題,對該問題認識的每一步 深入都意味著心靈哲學研究的重要突破,對意識“困難問題”及其相關理論進 行研究和評析對于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意識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重 新審視了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的有關內(nèi)容,詳細地分析了西方有關研究的借鑒意 義,并從我們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兩個方面指出了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發(fā)展的必 要性和可能性。西方相關領域?qū)σ庾R“困難問題”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深 刻而寶貴的啟示和大量可供利用的資料、成果,為我們進行新的探索提供了出 發(fā)點和驅(qū)動力。同時我們應當看到,他們在該問題上仍存在著爭議,特別是一 些學說、理論本身就有矛盾、問題和局限性,這些也期待著馬克思主義者做出 新的回答。
【學位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1
【中圖分類】:B017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意識“困難問題”及其還原論爭論
    (一) 意識“困難問題”的提出及其含義
    (二) 意識“困難問題”的幾種還原論解釋
        1、 否定意識“困難問題”的存在
        2、 承認意識“困難問題”在原有的唯物主義框架內(nèi)存在
        3、 其他還原論
    (三) 意識“困難問題”的非還原論分歧
        1、 概念基礎的不一致
        2、 意識“困難問題”的根源方面的分歧
        3、 意識“困難問題”的基本原則的分歧
二、 其他學科對意識“困難問題”的研究
    (一) 心理學研究
    (二) 神經(jīng)科學與認知科學的研究
    (三) 現(xiàn)象學研究
    (四) 物理學研究
三、 意識“困難問題”的評析及其發(fā)展趨勢的展望
    (一) 馬克思主義意識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二) 西方有關研究的借鑒意義及其發(fā)展趨勢的展望
注解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澤華;;馬克思主義關于意識反作用理論的邦格式解讀[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汪雪;功能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意識論[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3 祝歡;;馬克思主義意識觀對還原論的超越[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1期

4 沈?qū)W君;;馬克思主義意識論解讀中的二元論幽靈及其消解[J];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5 商衛(wèi)星;;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的思考[J];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4年00期

6 鄧喜道;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研討綜述[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嚴國紅;;新二元論的崛起與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的發(fā)展[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年05期

8 尹笑顏;;對歷史唯物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新世界觀的解讀[J];決策探索(下);2018年04期

9 王健;“還原論”的超越和馬克思主義的意識觀[J];廣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劉明海;;功能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的當代發(fā)展[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梅榮政;;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學體系的幾點思考[A];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第2輯·2012)[C];2014年

2 張雷聲;龍曉菲;鄧春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研究報告(2006—2011)[A];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第2輯·2012)[C];2014年

3 王英;姜德輝;;李大釗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先驅(qū)[A];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共產(chǎn)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4 薛慶超;;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方向[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九十五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6年

5 劉建武;;中國共產(chǎn)黨選擇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性[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賽希;;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劉焱;高艷玲;張永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基本經(jīng)驗[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嗣玉;;中國青年要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繼承者和傳承者[A];荊楚學術2018年5月(總第十九期)[C];2018年

9 魏英敏;;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不動搖[A];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第1輯)[C];2014年

10 王錦剛;;中國問題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A];馬克思主義傳播研究(第1輯)[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zhí)筆 趙曜;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科學內(nèi)涵[N];光明日報;2010年

2 法學院 車丕照;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法學研究的指導[N];新清華;2008年

3 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系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張秀琴;歷史學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歷史學的相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省社科院副院長 研究員 周小毛;高揚的旗幟[N];湖南日報;2011年

5 馬研;“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和對當今實踐的指導作用”研討會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6 曹健華;馬克思主義的燦爛光輝[N];學習時報;2018年

7 山東師范大學 商志曉;馬克思主義依然是當今時代的思想旗幟[N];光明日報;2015年

8 鐘瑞添(廣西師范大學博士、教授,副校長);讀《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研究》[N];光明日報;2001年

9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童世駿;賦予馬克思主義鮮明的民族特色[N];人民日報;2009年

10 陳學明;人類不能沒有馬克思主義[N];解放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東輝;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論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的內(nèi)在根據(jù)[D];黑龍江大學;2001年

2 劉小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學術中國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

3 吳朝文;大數(shù)據(jù)視閾下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4 朱曉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新疆的探索與實踐研究[D];新疆大學;2016年

5 李進;媒體融合進程中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研究[D];新疆大學;2016年

6 單丹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7 仲海濤;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挑戰(zhàn)與應對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8 劉袁浩;哲學詮釋學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9 李燕;西藏地區(qū)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xiàn)實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10 劉國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視域下的“馬克思精神”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涓;論意識“困難問題”[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姜國敏;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的一種重釋[D];復旦大學;2011年

3 嚴國紅;意識的“困難問題”與深化馬克思主義意識論研究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吳晶晶;馬克思主義社會共同理想理論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發(fā)展歷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5 安占雙;批判的馬克思主義[D];遼寧大學;2014年

6 張媛媛;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認同的現(xiàn)狀及對策[D];中北大學;2018年

7 王臨霞;有機馬克思主義研究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8 王尚寧;楊明齋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與貢獻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9 鄧盼;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17年

10 孟丹丹;有機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296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8296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fc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