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習行禮樂—顏元學術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0 08:49
【摘要】:明清之際,學術界興起了經世致用的思潮。這一思潮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學者們把明亡歸結為學術誤國,而實質上是關于學術思想要不要經世致用的爭論。宋明理學發(fā)展到明代中后期,理學形上的道德心性之學以至泛濫,清初諸儒試圖在形上的“體”上尋求一變革。從心性本體轉而為政治制度本體,學術上主張全體大用、體用兼賅的經世致用之學。顏元是把經世致用的時代思潮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思想家,也是把這一思潮推向極致的一員猛將。 顏元學無師承,艱苦力學十余年,后因居喪敦行《朱子家禮》而悟學自得,昌明周孔正學在于“三事三物”,以復周孔正傳為己任。因他極為注重“習”“行”,而他于所昌的“三事三物”中尤為致意“六藝”,實質上更加傾心于禮。敦行《朱子家禮》這件事是顏元學術思想的轉捩點,奠定了顏元學術思想的規(guī)模。因為在這以前是他苦學理學的階段;在這以后他對理學家的批評都圍繞著“禮”來展開。他自治教人都以禮為依歸;為學為人都與禮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因此本文將他的學術思想概括為“習行禮樂”。這是他學術思想的主旨所在,也是以前研究顏元學術思想的人不甚注意的。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以顏元居喪敦行《朱子家禮》悟學自得這一特殊的人生經歷為切入點,鉤稽他學術思想體系。他的學術理論依據(jù)是《尚書·大禹謨》的“三事”(即正德、利用、厚生)和《周禮·大司徒》中的“三物”(即六德、六行、六藝)。實則他學教治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結為“六藝總歸于一禮”,以禮為教學重點,自治教人都圍繞著禮。顏元學術思想的特色在于以周孔的“禮樂制度”為“體用”,以用顯體,下學上達的為學路徑;學術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則是,于“禮樂制度”上開出“習、行、動、用”的一套新精神。 本文的特點在于,要突破學界以往單從事功之學或功利主義來研究顏元學術思想的單面思維。作者不否認顏元思想中的實用論,更不否認他經世思想家的地位,但他也是一位極為注重道德修養(yǎng)工夫的儒家學者。只是他講的修養(yǎng)工夫比較特別,如“習恭”、“習動”、“習勤”“習禮”等。而有別于他所批評的理學家的“靜坐”“體認天理”“主靜”等修養(yǎng)工夫。顏元學術思想中有許多關于習行禮樂與身心修養(yǎng)、道德培育等精彩的討論,這也應該是研究顏元學術思想所應注意的,如此更可能全面地了解顏元的為學為人。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24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明霞;試論顏元的體育思想和實踐[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2 徐麟;試論顏元的人學思想[J];船山學刊;1999年02期

3 劉潤為 ,鄧子平;顏元的人才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2期

4 徐云望;論顏元的哲學變革[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5期

5 俞啟定;讀陳山榜的《顏元評傳》[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6期

6 高娟 ,馮斌;論顏元儒學中的墨學特征[J];河北學刊;1987年03期

7 陳林;顏元的實用思想初探[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989年03期

8 古遠清;顏元叔與臺灣“新批評”流派[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4年03期

9 何敘;顏元的體育教育思想[J];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11期

10 趙宗正;論顏元的認識論[J];哲學研究;197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美春;熊忠昌;熊雅蘭;;喻嘉言學術思想與醫(yī)療研究淺說[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常見病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雯景;;劉定西老先生中醫(yī)學術思想推介[A];2008北京·第二屆扶陽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顧樹華;;傳承吳氏學術思想 踐行吳老溫陽大法[A];2008北京·第二屆扶陽論壇論文集[C];2008年

4 李凡成;徐紹勤;譚奕;彭斌;陳協(xié)云;文志;陳舒華;李浩;周光源;孫靜;郭兆剛;周小軍;段小惠;;譚敬書教授學術經驗和學術思想整理研究與繼承[A];第15屆全國中醫(yī)耳鼻喉科學術研討和繼續(xù)教育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李凡成;徐紹勤;譚奕;彭斌;陳協(xié)云;文志;陳舒華;李浩;周光源;孫靜;郭兆剛;周小軍;段小惠;;譚敬書教授學術經驗和學術思想整理研究與繼承[A];中醫(yī)耳鼻喉學術傳承與研究論文匯編[C];2009年

6 徐惠梅;;郭文勤教授診治心系疾病學術思想及驗案舉例[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心病分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精選[C];2009年

7 楊奕望;吳鴻洲;;明代醫(yī)家施沛學術思想鉤玄[A];第十二屆全國中醫(y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華東;黃夢媛;陳yN;杜輝;于志謀;路潔;;路志正教授“運四旁,調升降”學術思想在風濕病治療中的應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2010年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9 張華東;黃夢媛;陳yN;杜輝;于志謀;路潔;;路志正教授“持中央,怡情志”學術思想在風濕病治療中的應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2010年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李守然;劇佳琳;;談張仲景重視護理的學術思想[A];全國張仲景學術思想及醫(yī)方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毛進軍;領悟扶陽學術思想要先學好《傷寒論》[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2 記者 陳國裕;龔育之學術思想研討暨新著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N];學習時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楊朝暉;國醫(yī)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亟待搶救[N];科技日報;2009年

4 曾紅 楊文;縱攬古今心理歷史橫貫中外學術思想[N];光明日報;2001年

5 記者 馬芳;李理再獲“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yī)獎”[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6 聞爾;先秦學術思想的重要闡示[N];中華讀書報;2001年

7 天津市公安醫(yī)院 張勉之;張大寧診治慢性腎功能衰竭學術思想初探[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8 汪行福 吳猛;黃頌杰、余源培學術思想研討會召開[N];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譚嘉;代有傳人 方能生生不息[N];健康報;2009年

10 徐光星;何任治療原發(fā)性肝癌學術思想探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明芬;周銘心教授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總結及調沖法治療不孕癥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2 藍麗霞;國醫(yī)大師班秀文教授婦科學術思想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3 李聚林;馮五金教授六位一體理念治胃病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總結及六位一體理念治療FD經驗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4 王茂泓;張小萍教授脾胃氣化學說的學術思想及臨床應用的傳承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5 劉艷巧;劉潤俠教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6 陳筱云;陳家禮老中醫(yī)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總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梁瑞寧;周士源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性不孕癥學術思想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吳明珠;張錫純傷寒學術經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9 孔立;《金匱要略》內科雜病學術思想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10 徐旭英;王應麟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總結及小兒上腭望診在咳嗽辨治中應用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李倩;任應秋關于脈法的學術思想整理及其傳承方法探討[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戴品;yす舛痙僦に急嫣氐閿胙跛枷肭澄鯷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符靜;論羅澤南的學術思想[D];湘潭大學;2003年

4 孫素云;楊叔禹教授論治2型糖尿病的學術思想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李健美;唐鑒學術思想初探[D];湘潭大學;2003年

6 張國強;陳直養(yǎng)生學術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探討[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李旭;朱肱對《傷寒論》學術思想之繼承與發(fā)展[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金龍;邵朝弟教授臨床經驗及學術思想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張浩;習行禮樂—顏元學術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寧;雷圭元的圖案學理論和教育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343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6343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71e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