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甄陶“目的的哲學”思想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2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炫;批判與繼承:一個有問題的思維方式[J];文藝理論研究;1996年01期
2 吳炫;“批判與繼承”質(zhì)疑[J];書屋;1996年02期
3 原美林;;中國傳統(tǒng)家族司法的批判與繼承[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02期
4 張敬雙;;從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文學理論的批判與繼承[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年01期
5 張德壽,熊敏;對傳統(tǒng)道德的批判與繼承[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03期
6 黃海章;;關于文學遺產(chǎn)批判與繼承的問題[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63年03期
7 李海民;《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對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與繼承[J];社科縱橫;1999年04期
8 李剛;;批判與繼承——純粹法學在中國[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饒章云;;傳統(tǒng)的批判與繼承[J];炎黃縱橫;2007年10期
10 方曉風;;家園的批判與繼承——院落格局住宅的文化比較[J];裝飾;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巖靜;;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批判與繼承問題[A];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2 張巖靜;;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的批判與繼承問題[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3 張巖靜;;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的批判與繼承問題[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選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孟軍;檢察理念亦須現(xiàn)代化[N];檢察日報;2004年
2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無神論學會副理事長 李申;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與繼承[N];解放日報;2006年
3 安慶師范學院教育學院講師 陳華仔;對傳統(tǒng)文化應抱什么態(tài)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王研;正確處理批判與繼承、普及與提高的關系[N];遼寧日報;2012年
5 張穎;在實踐基礎上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3年
6 廈門大學哲學系 張會永;康德對傳統(tǒng)宗教哲學的批判與繼承[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7 本報記者 李楠;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優(yōu)化升級實現(xiàn)“三級跳”[N];大連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倩齡;夏甄陶“目的的哲學”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8年
2 張治敏;近代儒家倫理思想的批判與繼承[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3 查超;論李大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與繼承[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4 孫瑛瑛;《大地》中賽珍珠對儒家思想的批判與繼承[D];信陽師范學院;2012年
5 黃兆慧;王充對先秦諸子的批判與繼承[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6 費騰;論李大釗文化調(diào)和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7 辛毅;馬克思對古典經(jīng)濟學中工資理論的批判與超越[D];河南大學;2013年
8 陳果;淺析荀子的“禮欲”觀[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李宜書;法蘭克福學派關于技術對大眾文化的影響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10 沈忱;“系統(tǒng)與生活”視角下的基層自治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33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63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