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對象方法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7 17:09
【摘要】:面向對象方法學是最近幾十年伴隨著計算機軟件開發(fā)技術而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個研究領域。面向對象方法學認為客觀世界是由各種各樣的對象組成的,復雜的對象可以由相對比較簡單的對象以某種方法組成,甚至整個世界也可以從一個最簡單的對象開始,,經過層層組合而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客觀世界可以認為是一個最復雜的對象。 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述了面向對象的思想,六七十年后的今天,終于由一種哲學思想沉淀到技術的層面上來。 面向對象方法學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于一體,比較自然地模擬了人類認知客觀世界的方式。我們從認知可計算理論,分形論,分類學等都可以找到它的理論基礎。面向對象方法學的基本概念有對象、類、方法、繼承和封裝等。面向對象方法學又吸收了離散數(shù)學和工程學的一些精華,成為軟件開發(fā)學中的一種主要的方法。 20世紀60年代面向對象方法學的一些概念首先在運籌學(系統(tǒng)工程)內萌發(fā)出來,隨后誕生了第一個面向對象的語言Simula。在它的影響下產生了一大批面向對緣的語言如Smalltall,C++,Java等,至今盛行不衰,成為程序設計的主流。20世紀80年代術以來,面向對象技術逐漸擴展到面向對象的系統(tǒng)設計(OOD),面向對象的系統(tǒng)分析(OOA),最后到面向對象的測試(OOT),至今出現(xiàn)了幾十種支持軟件開發(fā)的面向對象方法。其中,Booch、Coad/Yourdon、OMT和Jacobson的方法在面向對象的軟件開發(fā)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統(tǒng)一的建模語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該方法結合了Booch、OMT和Jacobson方法的優(yōu)點,統(tǒng)一了符號體系,并從其它的方法和工程實踐中吸收了許多經過實踐檢驗的概念和技術。 雖然面向對象方法學在軟件開發(fā)過程中具有許多優(yōu)點,但其也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它同樣有其適用范圍和面臨著一些極限。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B089
本文編號:2631096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B089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譚正華;面向對象的服裝打/推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31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63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