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海德格爾與新康德主義
[Abstract]:"to understand Kant means to transcend Kant", which is applicable to German idealism, Neo-Kantianism, and Heidegger, but German idealism transcends Kant's way of thinking. Neo-Kantianism and Heidegger may be rebuilding Kant. Heidegger's criticism of Neo-Kantianism and his confrontation with Cassier in Davos all stem from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core issues of Kant's philosophy, which are essentially determined by their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Specifically, it is the position of knowledge theory of Neo-Kantianism and Heidegger's ontological standpoint, and the emphasis on Kant's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and logic, or the emphasis on Kant's sensibility, finiteness and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But between Cassier and Heidegger, we can still find the meeting point of their ideological dialogue, which is exactly the basis on which they can continue to talk after Davos.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德國觀念論與海德格爾研究”(項目編號:14XZX013)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B516.31;B516.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超;;論卡西爾“功能”本體理論的美學價值[J];浙江社會科學;2010年09期
2 李恩來;人—符號—文化——卡西爾符號哲學的內在邏輯[J];現(xiàn)代哲學;2001年01期
3 田義雙;人的本質在于創(chuàng)造——試析卡西爾《人論》關于人的本質[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白春雨;符號之網(wǎng)——淺析卡西爾的《人論》[J];理論界;2002年03期
5 李偉;符號·激情·歷史——卡西爾歷史哲學述評[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林玲;卡西爾與“文學符號學”新探——重讀《人論》札記[J];改革與戰(zhàn)略;2003年11期
7 張蓓;符號文化中的藝術——論卡西爾《人論》中的藝術觀[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胡友峰,何正國;卡西爾藝術哲學引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9 張介明,高建宏;以對象的特點來研究對象的范例——讀卡西爾《人論》[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10 賀殿廣;;論卡西爾的藝術觀[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邢媛;李雋;;卡西爾《人論》中的康德“情結”[A];康德哲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紀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恩來;;人文科學的邏輯 卡西爾的人文科學觀[A];“哲學、宗教和科學: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視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編譯 黎文;英語世界首本卡西爾思想評傳[N];文匯報;2011年
2 教授、公共問題專家 秦德君;問一問人的本質[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慧;卡西爾的文化形而上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2 仝聯(lián)勃;人的世界的三重維度:符號、意義與文化[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蒙蒙;人、符號、文化[D];海南大學;2015年
2 鐘紅艷;試論卡西爾哲學中的“啟蒙”[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3 蔣宛融;卡西爾《人論》中的文化與解放思想[D];云南大學;2016年
4 陳慶璞;卡西爾符號論和馬克思主義藝術理論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劉秋紅;卡西爾解讀人的文化哲學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靳文娟;卡西爾文藝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圣玉杰;卡西爾藝術論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8 劉超;論卡西爾符號論文化哲學的美學價值[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術軍;論卡西爾符號學美學的生命樣態(tài)[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星海;卡西爾語言觀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216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21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