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科學哲學研究機構的空間分布及內(nèi)在邏輯探賾

發(fā)布時間:2018-06-13 10:31

  本文選題:科學哲學 + 研究機構; 參考:《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科學哲學研究機構的空間分布在科學哲學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視。文章選擇國際科學哲學界的《科學哲學》《不列顛科學哲學雜志》和《綜合》三種權威期刊作為樣本,采用定量的方法去挖掘科學哲學學術機構的一些潛在規(guī)律。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是科學哲學的研究中心,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是科學哲學的研究重鎮(zhèn);科學哲學的學術機構分布在劃分為權威、重點和普通三個區(qū)域之后,學術機構數(shù)量上符合1∶5∶52之比例;著名學術機構與著名學者之間相互影響;2000年以后我國的科學哲學界相關學術機構在國際三種科學哲學期刊的論文發(fā)表有了較大進展。從深層意義上表明,科學與哲學相得益彰,適當?shù)目茖W哲學能夠引導科學的進展。
[Abstrac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s been neglected. In this paper, three authoritative journals, "philosophy of Science" (Britis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Synthesis", which are pu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philosophy circle, are selected as samples, and some potential laws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academic institutions are explored by quantitative metho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research center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Europe, Canada and Australia are the major research centers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s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ar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authority, emphasis and common. The number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accords with the proportion of 1:5:5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ou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famous scholars; since 2000, 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the publication of papers in three 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by the relevant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philosophy in China. In a deep sense, it shows that science and philosoph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appropriate philosophy of science can guid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右江民族醫(yī)學院社會科學部;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2013XZX006) 中國博士后資金(2014M562256) 廣西特聘專家專項經(jīng)費資助
【分類號】:N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春蘭;21世紀科學哲學發(fā)展展望——后現(xiàn)代主義是科學哲學的唯一出路嗎?[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伍玉林,楊淑艷;朝向一個科學歷史性的科學哲學[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10期

3 王姝彥,郭貴春;試論科學哲學的“心理轉(zhuǎn)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04期

4 孟建偉;關于科學哲學的性質(zhì)和定位問題——兼論中國科學哲學的發(fā)展方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5 陳杰;現(xiàn)代創(chuàng)新理論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哲學基礎[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8期

6 肖丁;對科學哲學發(fā)展問題的幾點思考[J];理論探索;2005年02期

7 李淑英;;中國科學哲學發(fā)展前景何在?[J];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01期

8 譚萍;;國內(nèi)科學哲學研究路徑的理論缺失及對策[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郭貴春;程瑞;;科學哲學在中國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中國科學基金;2007年04期

10 C·W·丘奇曼;郭元林;;什么是科學哲學?[J];世界哲學;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蜀晉;;科學哲學及其對科學教育理論研究的價值[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宋浩;;論民族性與科學哲學[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伍玉林;袁辛奮;;科學哲學研究的一個不容忽視層面——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融合[A];第九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4 朱鳳青;;從科學哲學看科學的文化價值[A];第九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5 鄭瑋;;“實踐轉(zhuǎn)向”與科學哲學的當代重建[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6 張學義;;科學哲學史上的反常論[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7 畢晉鋒;;試述波普的科學哲學觀[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8 張家誠;;氣象學與哲學的萬年情結[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9 丁準泰;陳小月;陳震;張珂;;哲學標準下的科學理論體系——以地質(zhì)學的“原地重熔理論”為例[A];山語清音——第二屆地學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2年

10 韓芳;史玉民;;世界著名大學科學哲學專業(yè)述評[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裘杰;兩種文化語境下的中俄科學哲學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田小飛;自然主義科學哲學及其規(guī)范性[D];清華大學;2008年

3 楊建飛;科學哲學與西方經(jīng)濟學思想發(fā)展演化的關系[D];西北大學;2004年

4 何華青;新實驗主義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貴玉;當代科學哲學的人文轉(zhuǎn)向[D];新疆大學;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與比較科學哲學[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牟婉禎;經(jīng)驗主義在科學哲學中的地位[D];新疆大學;2015年

4 劉晨;科學哲學與經(jīng)濟學發(fā)展及其方法論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5 常俊川;科學哲學的文化轉(zhuǎn)向[D];新疆大學;2016年

6 于瀚;大數(shù)據(jù)對科學哲學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7 王倩;庫恩科學哲學轉(zhuǎn)向意義研究[D];新疆大學;2016年

8 向修玉;當代西方現(xiàn)象學—解釋學科學哲學論綱[D];廈門大學;2007年

9 殷維;科學哲學自然化探析[D];重慶大學;2010年

10 周伶俐;科學哲學“價值中立”可能嗎?[D];湘潭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20137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0137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ffc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