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奧尼索斯形象與尼采、叔本華的意志學說
本文選題:狄奧尼索斯 + 權(quán)力意志。 參考:《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摘要】:希臘神話中的狄奧尼索斯是尼采哲學的核心形象,尼采發(fā)展了狄奧尼索斯的哲學內(nèi)涵:狄奧尼索斯的雙重本質(zhì),象征了世界與人的存在的二元性關系,也揭示了處于生成與毀滅、部分與整體之中的永恒輪回的世界。這不但形成了尼采哲學的特色,還造成了他與叔本華哲學的差別,這種差別集中地體現(xiàn)在二者的意志學說和悲劇理解之上。意志,在尼采那里是多元性和差別性的統(tǒng)一,具有歡樂和痛苦的雙重性質(zhì);在叔本華那里則是無差別的同一,其性質(zhì)是盲目的、痛苦的。在悲劇的理解上,尼采認為悲劇的主角和核心是狄奧尼索斯,而叔本華則基本上沒有提及狄奧尼索斯。
[Abstract]:Dionysus in Greek mythology is the core image of Nietzsche's philosophy. Nietzsche develops Dionysus'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Dionysus' dual nature symbolizes the dual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ld and human existence. It also reveals the world of eternal reincarnation in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part and whole. This not only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etzsche's philosophy, but also cau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ietzsche and Schopenhauer's philosophy. Will, in Nietzsche, is the unity of pluralism and difference, with the dual nature of joy and pain; in Schopenhau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identity, its nature is blind, painful.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Nietzsche thinks that the protagonist and core of tragedy is Dionysus, while Schopenhauer makes no mention of Dionysus.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516.47;B51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鳳蓮,劉立輝;狄奧尼索斯崇拜來源考證[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賀麗麗;;作為悲劇主角的酒神狄奧尼索斯[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 魏鳳蓮;狄奧尼索斯崇拜探析[J];世界歷史;2005年03期
4 王宇;;論酒神狄奧尼索斯對西方文化的影響[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姜萌萌;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勝利——談《榆樹下的欲望》中超越悲劇的意義[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艾珂;冰之璇璣;;追尋酒神之影[J];飛(奇幻世界);2012年01期
7 ;狄奧尼索斯是什么?[J];藝術(shù)界;2010年06期
8 車驍;;尼采的狄奧尼索斯——《酒神的伴侶》與《悲劇的誕生》[J];戲劇藝術(shù);2012年05期
9 劉建平;論尼采對狄奧尼索斯的改造[J];理論月刊;2003年05期
10 劉大椿;;阿波羅精神和狄奧尼索斯精神——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相互滲透[J];學術(shù)月刊;1993年1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吳鵬霄;影響建筑系學生創(chuàng)作的兩種力量[N];建筑時報;2003年
2 何懷宏;那個曾經(jīng)異樣的中國[N];中國郵政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鳳蓮;狄奧尼索斯崇拜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鄭秀艷;試論狄奧尼索斯崇拜[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2 彭俊宜;狄奧尼索斯的意象分析[D];武漢紡織大學;2012年
3 李嘉略;古風時代瓶畫所反映的狄奧尼索斯崇拜[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4 宋懿嬴;狄奧尼索斯的勝利[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10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01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