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本文關鍵詞:漢代哲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05期
投稿
漢代哲學的身體整體觀及對美學的影響
【摘要】:與先秦哲學形而上的取向不同,漢代哲學將老、莊的道論下降為元氣自然論,將孔、孟、荀的心性落實為身體的有機構成,這種哲學思維的"墮退"是其價值長期不被肯定的原因。但是,漢代哲學以一體之氣貫通天人,卻為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命題提供了最具現實感的形式。對人自身而言,它以對人體的構成性認知取代先秦關于人性的抽象思辨,認為人的存在就是形、神、志、氣等多種要素的有機凝聚。這種"身體—整體"和"身體—主體"觀,不僅有效彌合了人體內部身、心、靈、肉以及人性善惡的對立,而且為后世中國哲學和美學對人的闡釋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像魏晉美學的形神問題、宋明理學的心性問題,均無法脫離漢代哲學關于人體認知的背景。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關鍵詞】:
【分類號】:B234
【正文快照】:
一、哲學的轉折與身體的凸顯徐復觀在評價漢代思想特點時說過:“漢人不長于抽象思維,這是思想上的一種墮退!盵1]133確實,自西漢初期至武帝,由于當時的中央集權體制日趨穩(wěn)定,其哲學大多傾向于為新興政權提供理論依據和智慧支持,總體上趨于功利和實用。這種傾向,使任何哲學思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應杰;[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朱鵬飛;[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03期
3 李彥,劉德新;[J];理論建設;2005年01期
4 陳琳琳;[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5 袁濟喜;[J];求是學刊;2003年06期
6 朱國華 ,范靜嘩;[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6年03期
7 張健;;[J];文學評論;1993年04期
8 袁濟喜;[J];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若熹;[D];暨南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洪艷;[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何俐;[D];西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燕連福;;[J];中州學刊;2011年04期
2 方英敏;;[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周夏奏;;[J];粵海風;2011年04期
4 劉艷;;[J];文教資料;2011年24期
5 ;[J];男生女生(銀版);2009年05期
6 朱漢民;;[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向帥;;[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8 徐晟;;[J];社會科學;2011年09期
9 吳先伍;;[J];哲學動態(tài);2011年05期
10 沈素珍;;[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肖自強 汪民安 姚福燕;[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劉玉;[N];衡水日報;2009年
3 魏文華 河北衡水董仲舒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董仲舒研究室主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N];衡水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方玨;[D];復旦大學;2006年
2 劉玉鵬;[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牟世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成季;[D];黑龍江大學;2007年
3 董洪霞;[D];廈門大學;2009年
4 李世平;[D];蘭州大學;2009年
5 陳龍;[D];貴州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漢代哲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81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19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