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自由之思與莊子哲學的出發(fā)點

發(fā)布時間:2018-01-20 01:03

  本文關鍵詞: 仁道 自由 莊子 逍遙游 出處:《齊魯學刊》2017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于孔子的仁道的反思,構成莊子哲學的基本背景。不同于西周王制將人界定為禮樂的存在,孔子將人之所以為人者界定為仁,著眼于通過學習過程而達到倫常秩序。莊子在肯定倫常秩序的前提下,提供了不同于仁道的新的切入點,這就是自由問題。自由問題構成莊子哲學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而《逍遙游》作為內(nèi)篇之冠,則是莊子處理自由問題的"大文本"。
[Abstract]:The reflection on Confucius' benevolence constitutes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hich defined man as the existence of etiquette and music, Confucius defined man as the person of benevolence. Zhuangzi, on the premise of affirming the order, provides a new entry point different from benevolence. This is the question of freedom, which constitut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學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周禮與家天下的王制”(15FZX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古今中西之爭視域下世界歷史敘述的重建”(16JJD720006)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重大項目“中國思想傳統(tǒng)基因的奠基”(201701070005E00053)
【分類號】:B22
【正文快照】: (1)作者將以《莊子對孔子的消化:以中國思想的軸心奠基為視域》專門探討這一問題。(2)參見陳峗:《仁的思想與軸心時代中國的政教典范》,《學!2012年第2期;陳峗:《王船山對〈禮運〉大同與小康的理解》,《船山學刊》2015年4期。自從孔子述作六經(jīng)對上古政教文明進行總結,此后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延慶;論莊子哲學的思維方式及其特征[J];理論月刊;2000年Z2期

2 若水,木鈴;生命與心──論莊子哲學[J];青海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3 陳延慶;論莊子哲學的思維方式[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4 黃帝榮;陳芷燁;;面向文明的反思——《莊子》哲學的批判性申論[J];社科與經(jīng)濟信息;2002年03期

5 吳先伍;莊子智慧說[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尚永亮;論莊子的個體關懷和人生思考[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劉月霞 ,李玉芬 ,張建功;“生死齊一”“悅死惡生”——論莊子的生死哲學[J];社會科學論壇;2002年07期

8 徐克謙;論莊子哲學中的“真”[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9 劉學;莊子哲學思維的特質(zhì)[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6期

10 柳松;;莊子人生態(tài)度得失談[J];職教論壇;2005年3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軍;;莊子人學的現(xiàn)代意義[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2 陳戰(zhàn)國;;走出困境——莊子哲學的啟示[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方;商國君;;從“道”看莊子的美學思想[A];周秦社會與文化研究——紀念中國先秦史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郭繼民;;對“技”的另一種認識——從莊子與西方后現(xiàn)代哲學貫通的角度[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5 朱曉鵬;;探尋精神家園的莊子哲學[A];東方叢刊(1995年第4輯 總第十四輯)[C];1995年

6 陶東風;;死亡焦慮與莊子人生哲學的超越性結構[A];東方叢刊(1992年第4輯 總第4輯)[C];1992年

7 祝德順;;從“說書”、解!碧角f子的“道”[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8 陳水德;;莊子思想三重間架論[A];三生萬物——老子思想論文集[C];2003年

9 丁媛;;論《莊子》中的審丑意識[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侯桂運;;莊子的堯舜觀[A];2009中國(諸城)大舜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邢文祥;綠色的意蘊與智慧[N];中華讀書報;2012年

2 ;傳承老莊文化精髓 豐富美麗中國內(nèi)涵[N];光明日報;2013年

3 馬長虹;劉冬穎正解《莊子》[N];中國郵政報;2007年

4 劉士林;莊子生存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N];光明日報;2007年

5 寓真;獨具只眼,透悟莊子[N];中華讀書報;2008年

6 ;莊子的世界與世界的莊子[N];光明日報;2008年

7 陳鼓應;《莊子》注譯與我的體會[N];光明日報;2009年

8 涂啟智;應該有更多人敬仰莊子[N];中華工商時報;2012年

9 蘇州大學文學院 王鐘陵;《莊子》研究如何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12年

10 蔡報文;自戀的悲哀與自然的解脫[N];珠海特區(qū)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繼民;莊子哲學的后現(xiàn)代解讀[D];山東大學;2008年

2 丁媛;《莊子》丑意象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3 洪雅琳;徐復觀的《莊子》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4 姜哲基;《莊子》的“真知”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5 楊鵬飛;莊子審美體驗思想闡釋[D];遼寧大學;2009年

6 史國良;《莊子》內(nèi)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孫紅;《莊子》闡釋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萬勇華;莊子的理想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賈學鴻;《莊子》結構藝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王焱;莊子審美體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中云;論莊子心性思想及其意義[D];湘潭大學;2007年

2 代婷婷;莊子的死亡智慧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3 李永強;莊子詩化哲學[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張勁陽;唯美人生[D];湘潭大學;2016年

5 張娜;《莊子》禮學思想探究[D];西北大學;2016年

6 張飛;《莊子》圣人與“化”思想初探[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7 張婷婷;從寓言視角的轉換看莊子哲學[D];安徽大學;2017年

8 高菱;莊子哲學的時間之維[D];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

9 彭曉坤;論《莊子》之“獨”[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蓋鈞超;從莊子看詩哲同源[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4462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14462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0b4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