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麟認識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5 19:03
本文關(guān)鍵詞:賀麟認識論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賀麟認識論 直覺 理智 知行合一
【摘要】:認識論與形而上學,邏輯學,倫理學一樣,是哲學的核心領(lǐng)域。認識論哲學是近代西方哲學的典型形態(tài)。西方哲學家對于認識的對象,認識的主體,認識的起源與途徑,認識方法以及真理觀等論題展開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討論。而相較于此,中國哲人對于認識論這樣的話題并無太大的興趣,即使有所涉及,在中國古代對于認識論的探討也都是附著在倫理道德的討論之上的。不過從19世紀開始,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激烈碰撞,中國在較量中處于弱勢。無數(shù)仁人志士展開了對自己文化的反思。對于文化的器物,制度,觀念三個層次,他們都進行了批判反思,從洋務(wù)運動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即是反思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漸次展開。新文化運動以及五四把中國的落敗指向了文化中最根本的層次,也即觀念層次。有的學者就認為是觀念的落后導致了中國人在19世紀,20世紀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這種觀點在今天依然很有市場)當然中國哲學是觀念層次最核心的部分,理所應(yīng)當受到了攻擊。中國哲學說到底是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的集粹,而其中的認識論即是對人思維方式的一種反思。處在這樣一種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情形之下,飽嘗歐風美雨的賀麟先生不能不有所觸動,他對于中國哲學認識論的批判建構(gòu)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有鑒于此我們對于他的認識論觀點梳理回顧總結(ji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我把我的研究思路交代如下:首先,引言部分對賀麟先生的生平以及主要哲學著作做一簡單梳理介紹,另外對于我自己認為比較困難的知行觀與認識論二者的安排問題作了一點說明。其次,是關(guān)于賀麟先生對認識主客體的觀點整理以及闡發(fā),于《近代唯心論簡釋》一文,我們可以窺見他對這類問題的零星觀點。將其梳理總結(jié)是有必要的。再次,梳理賀麟先生關(guān)于認識的方法與過程的論點即直覺與理智統(tǒng)一的認識方法與過程。主要談及前理智直覺以及后理智直覺的二分,賀麟認為后理智的直覺是認識本體非常合宜且可資使用的認識方法。對于理智方法,邏輯方法與辯證思維,也做了簡單的整理介紹。而后,是知行合一新論的闡發(fā),在賀麟的認識論架構(gòu)中,知行合一新論是極其重要的,他的主張既是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繼承又是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最后,賀麟先生的認識論是他在飽嘗歐風美雨而又繼承中國哲學基礎(chǔ)之上提出的,當然有其較之于中國古代哲學的先進性,然而亦有其缺憾。論文最后即是對賀麟認識論哲學所做的簡要評論。另外,賀麟先生是現(xiàn)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將他與其他幾位新儒家的認識論進行簡單的比較,從而了解賀麟先生的認識論在儒學家內(nèi)部又有怎樣的特殊性。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2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后奇;洪曉楠;;論賀麟“新心學”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揚棄[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2 劉俊哲;;賀麟先生知行關(guān)系論的創(chuàng)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宋志明;;從陽明學到新心學的思想軌跡——論賀麟知行觀的新開展[J];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 陳永杰;;賀麟的直覺觀考察[J];社會科學家;2007年05期
5 張春林;直覺與理智的辯證統(tǒng)一——賀麟哲學思維方法簡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秦英君;;賀麟思想述評[J];史學月刊;1997年01期
7 田力;;賀麟“自然的知行合一論”述評[J];天津黨校學刊;1996年04期
8 唐愛國;賀麟先生對黑格爾真理觀的闡發(fā)[J];學海;1992年05期
9 唐愛國;黑格爾的真理觀與賀麟的見解[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2年02期
10 姜丕之;談?wù)勝R麟先生對黑格爾辯證法的研究[J];晉陽學刊;1987年01期
,本文編號:1227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122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