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癌患者血清及肝組織中IL-37的表達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10-01 02:20
本文關(guān)鍵詞:肝細胞癌患者血清及肝組織中IL-37的表達及意義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肝細胞癌 肝硬化 白細胞介素-37 基因治療 免疫組化技術(shù)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抗炎因子白細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及肝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腫瘤組織中IL-37的表達量與各項臨床及病理指標的關(guān)系,探討IL-37在HCC病理過程中可能發(fā)揮的作用及作用機制,為肝癌的基因治療尋找新的靶點。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次發(fā)現(xiàn)、首次治療的HCC患者36例,均經(jīng)肝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為肝細胞癌,且病因均為HBV或HCV慢性感染。其中24例為BCLC A期患者,12例為BCLC B期患者;腫瘤組織高-中分化者28例,腫瘤組織低分化者8例。其中30例經(jīng)病理診斷為肝硬化患者,6例為進展期肝纖維化(S≥2)患者。所有HCC患者均擬接受肝癌切除術(shù)或射頻消融術(shù)治療。以同時期來院就診的肝硬化患者36例、健康體檢者36例作為研究對照。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患者血清ALT、AST、TBIL,應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患者HBV血清標志物和血清AFP水平,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檢測HCV血清標志物,應用實時定量PCR檢測血清HBV DNA、HCV RNA。由肝穿刺活檢術(shù)或手術(shù)獲得的肝組織送病理科由病理醫(yī)師完成HCC及肝硬化的相關(guān)診斷。應用ELISA法檢測患者血清IL-37,比較HCC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健康體檢者中血清IL-37的表達水平。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shù)(Immunohistochemistry,IHC)檢測HCC患者腫瘤組織和癌旁組織中IL-37的表達情況。根據(jù)腫瘤組織中IL-37陽性細胞分布的范圍及染色強度進行打分,將36例HCC患者分為IL-37低表達組和IL-37高表達組,并分析IL-37與患者性別、年齡、腫瘤大小、BCLC分期、腫瘤組織分化程度、是否肝硬化、HBV感染/HCV感染、血清AFP等臨床及病理指標的關(guān)系。結(jié)果:1.HCC患者、肝硬化患者、健康體檢者三組之間血清IL-37表達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2.在HCC患者的肝組織中,IL-37主要表達于癌旁組織中,定位于細胞漿內(nèi);大部分腫瘤組織中IL-37不表達或低表達(定位于胞漿中)。IL-37在HCC腫瘤組織中陽性表達率為47.2%,在癌旁組織中陽性表達率為100%,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瘤內(nèi)IL-37表達水平只與腫瘤大小相關(guān)(P0.05),與患者性別、年齡、BCLC分期、是否肝硬化、腫瘤組織分化程度、HBV感染/HCV感染、血清AFP水平等均無關(guān)聯(lián)(P0.05)。4.IL-37低表達組中的腫瘤直徑顯著高于IL-37高表達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瘤內(nèi)IL-37表達水平與腫瘤大小呈負相關(guān)。結(jié)論:1.IL-37在血清中的表達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檢測血清IL-37水平不如檢測肝組織中的IL-37意義大。2.IL-37在HCC腫瘤組織中的表達顯著低于癌旁組織,且表達水平與腫瘤大小呈負相關(guān),說明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IL-37可能通過激活NK細胞和腫瘤局部免疫等發(fā)揮抗腫瘤作用。3.IL-37有望成為新的HCC免疫組化指標及基因治療的靶點。
【關(guān)鍵詞】:肝細胞癌 肝硬化 白細胞介素-37 基因治療 免疫組化技術(shù)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7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縮略語/符號說明10-12
- 前言12-21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2-20
- 研究目的、方法20-21
- 1 材料21-24
- 1.1 研究對象21-22
- 1.1.1 肝細胞癌患者21
- 1.1.2 肝硬化患者21-22
- 1.1.3 健康體檢組22
- 1.2 主要試劑22-23
- 1.3 主要儀器與耗材23-24
- 2 方法24-29
- 2.1 標本采集24
- 2.2 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血清IL-37濃度24-25
- 2.2.1 檢測前準備24
- 2.2.2 血清IL-37的檢測24-25
- 2.3 免疫組化法檢測肝組織中IL-37的表達25-27
- 2.3.1 實驗原理25
- 2.3.2 實驗步驟25-26
- 2.3.3 結(jié)果判讀26-27
- 2.4 其他臨床指標的檢測27-28
- 2.4.1 生化指標的檢測27
- 2.4.2 血清HBV標志物的檢測27
- 2.4.3 血清HCV標志物的檢測27
- 2.4.4 血清HBV DNA、HCV RNA水平檢測27
- 2.4.5 血清AFP水平檢測27
- 2.4.6 肝組織病理學檢測27-28
- 2.5 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28
- 2.6 倫理審查28-29
- 3 結(jié)果29-37
- 3.1 各組受檢者人口學資料及臨床指標檢測情況29-30
- 3.2 各組受檢者血清IL-37表達情況30-31
- 3.3 肝細胞癌患者肝組織中IL-37表達情況31-34
- 3.4 IL-37表達水平與臨床及病理指標的關(guān)系34-35
- 3.5 IL-37表達水平與腫瘤大小的關(guān)系35-37
- 4 討論37-44
- 4.1 關(guān)于標本選擇的說明39-40
- 4.2 各組受檢者血清IL-37表達情況40
- 4.3 肝細胞癌患者肝組織中IL-37表達情況40-41
- 4.4 IL-37表達水平與臨床及病理指標的關(guān)系41-44
- 結(jié)論44-45
- 參考文獻45-56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56-57
- 附錄57-58
- 綜述 新型抗炎因子IL-37的研究進展58-66
- 綜述參考文獻63-66
- 致謝66-67
- 個人簡歷67
本文編號:9517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95177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