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四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應用
更多相關文章: AFP CA199 CA50 TSGF 原發(fā)性肝癌
【摘要】:目的:對比研究血清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50(CA50)以及惡性腫瘤特異生長因子(TSGF)單獨測定及聯(lián)合檢測對PLC的診斷價值。方法:收集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2013年03月--2014年09月住院治療期間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56例,良性肝病(肝硬化或者乙肝、丙肝)患者42例以及體檢健康者32例。采用化學免疫發(fā)光法分別測定各組檢查者血清中AFP、CA199及CA50的水平,并選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各組檢查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進行不同組間同種腫瘤標志物表達的差異對比,以及將血清腫瘤標志物的表達進行單項測定與聯(lián)合測定所得結果進行比較。結果:(1)PLC組血清AFP、CA199、CA50以及TSGF的含量顯著高于良性肝病組及體檢健康者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良性肝病組各項腫瘤標志物指標含量水平除TSGF外也較健康者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PLC組血清AFP、CA199、CA50、TSGF表達的陽性率高于良性肝病組及體檢健康者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良性肝病組與健康者組對比中,TSGF無明顯差異(P0.05),前者AFP、CA199、CA50的陽性率表達較后者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腫瘤標志物敏感性方面:AFP為66.07%,CA199為48.21%,CA50為37.50%,TSGF為57.14%,聯(lián)合4種腫瘤標記物測得敏感度為92.86%;相較于單項腫瘤標志物檢測敏感度明顯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腫瘤標志物特異度方面:AFP為80.95%,CA199為76.19%,CA50為88.10%,TSGF為76.19%,聯(lián)檢測得特異度是69.05%,特異性測定較單項測定未見明顯改善。結論:(1)AFP、CA199、CA50、TSGF在診斷PLC中效果明顯,聯(lián)合檢測可顯著提高PLC診斷的敏感度。(2)聯(lián)合檢測的特異度與AFP、CA199、CA50、TSGF檢測所得值無明顯差異,可見聯(lián)合檢測并不能提高PLC診斷得特異度。
【關鍵詞】:AFP CA199 CA50 TSGF 原發(fā)性肝癌
【學位授予單位】:青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前言10-12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2-18
- 2.1 研究對象12-13
- 2.1.1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12
- 2.1.2 良性肝病患者(乙肝、丙肝和肝硬化)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12-13
- 2.1.3 體檢健康者納入標準13
- 2.2 儀器、試劑和方法13-16
- 2.2.1 制備血清流程13
- 2.2.2 AFP、CA199、CA50測定13-14
- 2.2.3 TSGF測定14-16
- 2.3 技術路線圖16
- 2.4 結果判定16-17
- 2.5 觀察指標記錄17
- 2.6 統(tǒng)計學方法17-18
- 第3章 結果18-22
- 3.1 各組間男女構成及年齡的比較18-19
- 3.2 血清AFP、CA199、CA50、TSGF水平19-20
- 3.3 PLC組、良性肝病組及體檢健康者腫瘤標記物的陽性率20-21
- 3.4 血清腫瘤標記物單檢與聯(lián)合檢驗診斷效果的測定21-22
- 第4章 討論22-26
- 第5章 結論26-27
- 參考文獻27-30
- 致謝30-31
- 附錄31-37
- 附錄A 綜述31-36
- 參考文獻33-36
- 附錄B 研究中所用儀器示例36-37
- 作者簡介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勛;王昌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臨床應用需注意的問題[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年25期
2 尹丙姣;;老年人血清腫瘤標志物含量異常的百分率[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1997年04期
3 董飛俠;;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意義[J];養(yǎng)生月刊;2013年01期
4 石自明;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J];老年人;2001年11期
5 蔡明香,王騏;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的臨床意義[J];現(xiàn)代醫(yī)學;2000年01期
6 楊婷 ,楊勤;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5年07期
7 原新紅,田亞平,郭廣宏;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評價[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8 蔡永廣;徐云華;符愛珍;勞逸;;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中的檢測和臨床意義[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9 曾顯聲;周燕斌;;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的研究現(xiàn)狀[J];國際內(nèi)科學雜志;2007年02期
10 葉江楓;解立新;陳勇;杜永紅;;血清腫瘤標志物與肺癌的關系[J];臨床肺科雜志;2008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原新紅;田亞平;郭廣宏;;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臨床應用的評價[A];第十屆全軍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宋媛媛;王愛林;張衛(wèi);馬麗;;肺癌血清腫瘤標志物臨床應用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杜美華;王秀麗;劉清銀;吳雄杰;賈鳴;;消化道癌癥血清腫瘤標志物及血液粘度變化的研究[A];2003年全國微循環(huán)與血液流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張曉光;汪年松;高云朝;陸漢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檢測和臨床意義[A];第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孫淑娟;宋印利;趙元鵬;;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肺癌中的相關性表達與臨床意義[A];2007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王璽;馬靖;遲春花;張虹;徐軼;王廣發(fā);;肺隔離癥伴血清腫瘤標志物升高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7 ;大會交流二 體外分析[A];第七屆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劉麗娟;吳金陵;;~(18)F-FDG PET/CT在卵巢癌治療后血清腫瘤標志物升高患者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9 王悅;劉隆忠;周建華;裴小青;陳孝岳;;經(jīng)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與多項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診斷卵巢腫瘤的價值[A];慶祝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20周年——第八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10 楊宜娥;呂莎;邵貝貝;;血清CEA、CYFRA21-1、NSE聯(lián)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探討[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想;應用血清腫瘤標志物改善肺癌管理[N];健康報;2014年
2 李想;血清腫瘤標志物改善甲狀腺癌管理[N];健康報;2014年
3 車軼群;專家教您學看化驗單[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4 本報記者 陳俊s,
本文編號:931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93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