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51對人結腸癌腫瘤干細胞中Wnt相關靶基因影響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CD151對人結腸癌腫瘤干細胞中Wnt相關靶基因影響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CD151 LRG1 LGR5 結腸癌 干細胞
【摘要】:CD151是四跨膜超家族蛋白(TM4SF)的癌基因,它可以促進細胞的運動、腫瘤的侵入和轉移。CD151基因通過促進腫瘤組織血管生長及血運重建而發(fā)揮其促進腫瘤侵襲及轉移的作用。CD151敲除以后,導致了整個血管形態(tài)結構的破壞。Wnt信號通路是腫瘤干細胞自我更新及致癌等功能中密切相關的重要信號通路。LRG1和LGR5都是Wnt信號通路的靶基因。LRG1蛋白能夠促進腫瘤血管的生長,其在正常血管生長中較少發(fā)揮作用。LGR5通過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從而促進血管生長,最終促進腫瘤形成與轉移。腫瘤細胞在無血清培養(yǎng)基(SFM)中培養(yǎng)可初步富集富含腫瘤干細胞的腫瘤細胞球。腫瘤干細胞理論認為通過識別和利用腫瘤干細胞表面標志可以準確地篩選與分離腫瘤干細胞,CD133、CD44是目前被多數(shù)學者公認的結腸癌腫瘤干細胞標志物。目的:本研究通過Western blot方法對比研究結腸癌HT29細胞和敲除CD151基因(CD151-)的HT29細胞中Wnt通路相關靶基因LRG1和LGR5蛋白的表達與CD151的相關性,并通過流式細胞術高通量分選結腸癌干細胞技術篩選結腸癌HT29細胞和CD151-HT29細胞中高侵襲性CD44+CD133+HT29和CD151-CD44+CD133+HT29細胞亞群,檢測其成瘤組織中LRG1和LGR5蛋白的表達差異及與CD151的相關性,旨在探討CD151的表達對結腸癌侵襲與轉移的作用。方法:1通過Western blot方法分別檢測CD151+HT29細胞及CD151-HT29細胞的CD15、LGR5、LRG1蛋白的表達情況,以探究結腸癌細胞中CD151基因與LGR5、LRG1的關系。2通過流式細胞儀分別篩選無血清培養(yǎng)基(SFM)組CD151+HT29細胞、CD151-HT29細胞和有血清培養(yǎng)基(SSM)組CD151+HT29細胞、CD151-HT29細胞中CD44+CD133+的表達,以篩選腫瘤干細胞相關亞群。3采用細胞增殖實驗、誘導分化實驗對流式分選得到的CD133+CD44+結腸癌干細胞進行鑒定。4采用流式分選后繼續(xù)培養(yǎng)的CD151+HT29細胞、CD151-HT29細胞、CD151+CD44+CD133+HT29細胞、CD151-CD44+CD133+HT29細胞分別種植于10只BALB/c-nu/nu裸鼠右側腋窩皮下進行裸鼠成瘤實驗,觀察2周后成瘤情況。5通過Western blot方法分別檢測CD151+HT29細胞、CD151-HT29細胞、CD151+CD44+CD133+HT29細胞、CD151-CD44+CD133+HT29細胞裸鼠成瘤組織中LGR5、LRG1蛋白的表達情況,以探究結腸癌種植瘤中CD151基因與LGR5、LRG1的關系。結果:1 Western blot結果顯示:(1)CD151蛋白在HT29細胞中表達,在敲除CD151細胞中沒有CD151蛋白的表達,提示該細胞株中不存在CD151基因的調控作用,(2)CD151-HT29細胞組和CD151+HT29細胞組相比,CD151-HT29細胞組LGR5和LRG1的蛋白表達下調,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人結腸癌HT29細胞中CD151基因缺失明顯下調了LGR5和LRG1的蛋白表達。2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顯示:CD151+HT29細胞SSM組和SFM組中CD44+CD133+細胞所占比例分別為:0.3%和1.4%,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D151-HT29細胞SSM組和SFM組中CD44+CD133+細胞所占比例分別為:2.7%和7.3%,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無血清培養(yǎng)HT29細胞中CD44+CD133+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有血清培養(yǎng)HT29細胞。3細胞增殖實驗結果顯示:7天內CD151+HT29細胞隨著天數(shù)的增加細胞數(shù)增多即OD值升高;CD44+CD133+CD151+HT29細胞球組中的細胞在前兩天的生長較HT29組慢但是隨后成直線的升高;CD44+CD133+CD151-HT29細胞球組中的細胞生長在前四天內較為緩慢在第五天后有所升高,CD151-HT29細胞組7天內的生長緩慢,CD151-HT29細胞以及分選后取第二次傳代后CD151+CD44+CD133+HT29細胞球、CD151-CD44+CD133+HT29細胞球這三組細胞的以上生長趨勢與CD151+HT29細胞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分選后CD44+CD133+CD151+HT29細胞比分選前HT29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提高,敲除CD151基因后HT29細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誘導分化實驗表明:將無血清培養(yǎng)液中形成的結腸癌干細胞球置于含血清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可重新貼壁分化,細胞形態(tài)與之前培養(yǎng)的HT29細胞無明顯差異,形成貼壁生長的單層腫瘤細胞。4裸鼠成瘤實驗結果:2周后CD151+CD44+CD133+HT29細胞組、CD151-CD44+CD133+HT29細胞組、CD151+HT29細胞組和CD151-HT29細胞組裸鼠均成瘤,但CD151-CD44+CD133+HT29細胞組和CD151-HT29細胞組種植瘤均生長緩慢。裸鼠成瘤實驗表明篩選后結腸癌細胞具有干細胞特性,同時表明CD151影響了種植瘤體的生長。5 Western blot方法分別檢測CD151+HT29細胞、CD151-HT29細胞、CD151+CD44+CD133+HT29細胞、CD151-CD44+CD133+HT29細胞裸鼠成瘤組織中LGR5、LRG1蛋白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CD151+CD44+CD133+HT29細胞成瘤組織中LGR5、LRG1蛋白表達明顯高于其余3組,而CD151-HT29細胞組瘤組織中LGR5和LRG1的蛋白表達較其余3組明顯下調,統(tǒng)計學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1 CD151基因的缺失在HT29細胞中能明顯下調LRG1、LGR5的蛋白表達。2無血清培養(yǎng)HT29細胞有利于腫瘤干細胞表面標志物CD44和CD133的富集;3通過流式細胞儀分選后HT29結腸癌干細胞的增殖能力明顯提高,此類細胞能夠促進結腸癌的侵襲和轉移。4高侵襲的結腸癌干細胞中LRG1、LGR5的蛋白表達明顯增強,提示CD151可能通過Wnt通路來介導增強結腸癌的侵襲和轉移。
【關鍵詞】:CD151 LRG1 LGR5 結腸癌 干細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35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縮寫11-12
- 前言12-13
- 材料與方法13-26
- 結果26-28
- 附圖28-32
- 附表32-34
- 討論34-36
- 結論36
- 參考文獻36-39
- 綜述 腫瘤干細胞及其信號通路的研究現(xiàn)狀39-55
- 參考文獻48-55
- 致謝55-56
- 個人簡歷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軍;細胞骨架在臨床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信息;2002年03期
2 劉國禮;陶欣榮;佟媛;;試論如何運用系統(tǒng)論原理認識細胞[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6年06期
3 Janet ANDERL;Luke ARMSTRONG;;用于研究細胞入侵的基質降解實驗[J];生命科學儀器;2011年06期
4 白靈,樊瑜波,張明;離體培養(yǎng)細胞的力學實驗方法[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02年02期
5 劉宇煒;余達經;;高溫對細胞骨架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6年07期
6 劉洋;李剛;李建福;付小兵;;細胞機械應力響應的生物學基礎及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年03期
7 魏潔;尹虹;;細胞骨架與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關系的研究進展[J];甘肅科技;2013年23期
8 戚孟春,胡靜,韓立赤,鄒淑娟,王大章;成骨細胞在機械力刺激下細胞骨架及細胞形態(tài)改變的體外研究[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4年03期
9 趙亮,朱明龍,張旭,譚文松;鈣離子對293細胞結團和生長的影響[J];生物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10 王婷婷;李柯;魏蕾;;血管擴張刺激磷蛋白在細胞骨架調節(jié)中的作用[J];生理科學進展;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紅斌;張西正;吳金輝;郭勇;毛艷;;不同應變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系細胞骨架影響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歐陽靜萍;;細胞定向移動的信號與機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微循環(huán)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屆學術大會會議指南及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歐陽靜萍;;細胞定向移動的信號與機制[A];湖北省暨武漢市病理生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黃豈平;王紅兵;盧曉;秦建;蔡紹皙;;基底周期拉伸作用下細胞在不同方向上的遷移和增殖的比較[A];第七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王博;曲立娜;李瑩輝;;半胱氨酸氧化對SH-SH5Y細胞actin骨架構型的影響[A];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訾曉淵;;《細胞骨架》講課評比 授課內容:細胞骨架-概述[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十屆全體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二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7 張曉光;惠延年;韓泉洪;侯旭;黃曉峰;馬吉獻;;結合磁珠與否機械牽拉模型下培養(yǎng)人RPE細胞牽拉模型中細胞骨架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張全有;陳維毅;;細胞骨架生物力學研究進展[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C];2005年
9 劉洋;付小兵;李建福;;細胞機械應力響應的生物學基礎及機制研究進展[A];2005'中國修復重建外科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10 王紅兵;鄧小燕;朱慶章;楊本艷姿;蔣紅兵;邵靜;高衛(wèi)棟;楊曉棟;劉艷鳴;;腫瘤細胞形態(tài)穩(wěn)定性與其細胞社會行為的相關性研究[A];第八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又華;細胞力學建模及其力學特性的表征[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陳昊;FOXO3a基因在Anoikis中對細胞的保護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王晶;cAMP促腫瘤細胞存活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4 沈靜;從蛋白表達譜的改變研究化學致癌劑MNNG誘發(fā)細胞應答反應的量效及時效關系[D];浙江大學;2007年
5 曲莉;6A8α-甘露糖苷酶表達對Jurkat細胞粘附性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徐向明;基于MAPK途徑的RON介導的MDCK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的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周暉;鈣及鈣調蛋白依賴性激酶在神經元缺氧性損傷中的作用及其細胞內機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鄭永華;肺臟特絡細胞(telocytes)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9 諸葛宇征;Rac1基因對人纖維肉瘤HT1080細胞侵襲I型膠原蛋白屏障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劉寧;ErbB_2及其結合蛋白Erbin在TRAIL介導的乳腺癌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剛;CD151對人結腸癌腫瘤干細胞中Wnt相關靶基因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溫穩(wěn);肝癌細胞侵襲過程中原子力學特性及細胞骨架重塑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樊辰;SPATA5L1基因在KB細胞上皮間質轉化中的生物學意義[D];蘇州大學;2015年
4 張國興;斯鈣素1在鎘誘導牛腎細胞中的抗凋亡作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5 陳波;細胞骨架重塑在機械牽伸誘導肌腱干細胞分化過程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6 丁存寶;白芷細胞外ECBP21免疫金標定位及組織特異性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吳曉芬;17-DMAG對缺氧腫瘤細胞輻射敏感性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8 黃開順;5-氟尿嘧啶誘導A549細胞凋亡細胞內外藥物定量分析及蛋白質組學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王俊宏;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對其受體在腫瘤細胞中表達調節(jié)的實驗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程琴;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三維細胞模型與力學分析[D];重慶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527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75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