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PIM1激酶線性泛素化修飾及其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18:03

  本文關鍵詞:PIM1激酶線性泛素化修飾及其功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PIM1 線性泛素化 激酶


【摘要】:蛋白激酶PIM是絲/蘇氨酸激酶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PIM1、PIM2、PIM3三個成員,該家族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功能相近,但其分布具有組織特異性。PIM基因發(fā)揮多方面的生物學功能,包括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細胞周期、細胞凋亡、細胞代謝、細胞自噬、胚胎干細胞干性維持等多個方面。目前發(fā)現PIM家族在多種惡性腫瘤中高表達并在腫瘤形成和轉移中發(fā)揮重要功能,已成為抗腫瘤藥物的新靶點。在PIM蛋白家族的三個成員中,尤以PIM1的功能研究最為廣泛,該分子首次被發(fā)現時定義為鼠的白血病前病毒插入位點,它編碼34 KD和44 KD兩個亞型的蛋白。PIM1蛋白是一個刺激反應性蛋白,其表達水平受多種因素誘導,例如:GM-CSF、IL-2、IL-3、IL-5、IL-7、IL-9、IL-12、IL-15、EPO、PMA、干擾素γ等均可誘導其高表達。PIM1蛋白通過磷酸化不同的底物蛋白從而參與腫瘤發(fā)生、細胞周期、細胞凋亡等多方面功能。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方面,重要的信號通路Jak-STAT和NF-?B通過促進PIM1基因轉錄,從而上調PIM1的表達水平,另一方面,高表達的PIM1蛋白又能夠負反饋調節(jié)這兩條信號通路抑制其持續(xù)激活。細胞周期方面,PIM1可在不同時期通過磷酸化檢查點蛋白Cdc25A或者Cdc25C影響細胞周期的進程,促進細胞周期G1/S或G2/M檢查點的轉換;另外PIM1還可通過磷酸化激酶CDK的抑制分子p27Kip1,促進p27降解,進而加速細胞周期進程。細胞凋亡方面,PIM1通過磷酸化促凋亡蛋白BAD引發(fā)BAD蛋白的降解,從而抑制細胞凋亡并提高細胞存活能力。美國圣地亞哥大學Mark Sussman等研究證明,PIM1可以通過磷酸化線粒體膜蛋白Drp1從而抑制其線粒體轉位,保護心肌細胞免受死亡,PIM1已成為缺血性心肌損傷治療的新靶點。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后修飾方式,它參與調控細胞的周期進程、基因轉錄、DNA修復、信號傳導等多個方面。已知的泛素化修飾包括單泛素化和多泛素化兩種類型,關于它們的生物學功能目前已被廣泛研究。近年來國際上報導了一種全新的泛素化修飾形式—線性泛素化,它是將泛素以首尾相連的方式共價結合到底物蛋白分子的賴氨酸殘基上,完成對底物蛋白的修飾。2009年日本科學家Kazuhiro Iwai首次報道NF-?B信號通路中IKK復合物的成員NEMO能夠發(fā)生線性泛素化修飾,這種修飾會改變NEMO自身構象,增強IKK復合體的穩(wěn)定性,進而促進NF-?B信號通路的激活。NEMO是已知能夠發(fā)生線性泛素化修飾的蛋白分子,其分子結構特點是含有一個親和線性泛素化鏈的UBAN結構域,該結構域能夠招募線性泛素化鏈,從而使NEMO分子發(fā)生聚合。本項研究以線性泛素化修飾作為切入點,希望發(fā)現新的線性泛素化底物分子,并研究其生物學功能。我們利用UBAN結構域的特殊氨基酸序列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篩選到若干潛在的能夠發(fā)生線性泛素化修飾的蛋白分子,其中PIM1蛋白是底物候選分子之一。近年來關于PIM1功能研究的報道很多,其發(fā)揮生物學作用依賴于絲/蘇氨酸激酶活性,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研究激酶PIM1的小分子抑制劑作為抗腫瘤藥物,因此PIM1激酶活性的調控成為研究重點。文獻報道PIM1激酶活性主要受其表達水平和穩(wěn)定性的調控,它通常是以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解從而影響穩(wěn)定性,那么PIM1蛋白能否通過線性泛素化修飾機制調控其激酶活性有待于深入研究。本項研究我們通過泛素化實驗驗證PIM1蛋白分子能夠發(fā)生線性泛素化修飾,并進一步探討了這種特殊翻譯后修飾的生物學功能。首先我們通過PCR技術在體外擴增獲得PIM1基因片段,經過Hind III和Eco R I兩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酶切得到具有相同酶切位點的PIM1基因片段和pc DNA 3.0載體片段,利用T4 DNA連接酶將PIM1基因片段插入載體中,構建表達良好的Flag-PIM1質粒,為后續(xù)驗證實驗奠定良好基礎。在HEK293T細胞中過表達線性泛素化E3酶HOIP、HOIL-1L、SHARPIN及Flag-PIM1質粒,通過免疫沉淀(IP)方法富集PIM1蛋白,利用線性泛素化抗體免疫印跡發(fā)現過表達E3酶后,PIM1發(fā)生明顯的線性泛素化修飾現象,而陰性對照組不能觀察到該現象,說明PIM1蛋白在過表達體系下能夠發(fā)生線性泛素化修飾。為了進一步確認這一現象并鑒定線性泛素化修飾的賴氨酸殘基位點,我們在HEK293T細胞中過表達PIM1及線性泛素化E3酶和泛素Ubiquitin,通過IP手段富集線性泛素化修飾的PIM1蛋白分子,經過蛋白洗脫,超濾等過程,制備PIM1蛋白樣品并進行質譜鑒定。質譜分析結果顯示PIM1蛋白酶解的肽段中含有氨基酸序列為GGMQIF(G-甘氨酸,M-甲硫氨酸,Q-谷氨酰胺,I-異亮氨酸,F-苯丙氨酸)的多肽片段,此序列為線性泛素化鏈的特征序列,證明了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的存在。此外,質譜分析結果提示K67和K169賴氨酸位點可能作為線性泛素化修飾的位點,因此進一步研究擬構建這兩個位點的突變體,通過泛素化實驗驗證它們是否為線性泛素化修飾位點。PIM1蛋白在細胞內發(fā)揮的重要生物學功能依賴于其對眾多底物蛋白的磷酸化修飾,因此我們利用體外激酶實驗研究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是否影響了它的激酶活性。在激酶反應體系中,加入純化的組蛋白H3作為PIM1激酶底物、能量ATP、激酶PIM1,以激酶Aurora磷酸化組蛋白H3作為實驗體系的陽性對照。體外激酶實驗結果顯示,與未修飾PIM1對照組相比,線性泛素化修飾PIM1導致的組蛋白H3磷酸化水平明顯降低,說明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能夠抑制其激酶活性。綜上,我們發(fā)現了PIM1蛋白一種新的翻譯后修飾方式—線性泛素化修飾,并利用質譜方法鑒定了潛在的線性泛素化修飾賴氨酸位點,進一步體外激酶實驗證明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能夠明顯抑制其絲/蘇氨酸激酶活性。本項研究不僅發(fā)現了PIM1蛋白的線性泛素化修飾現象,而且證明該修飾能夠影響其發(fā)揮功能所需的激酶活性,這將為深入探討PIM1蛋白的生物學功能提供重要依據,并為基于PIM1抗腫瘤治療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關鍵詞】:PIM1 線性泛素化 激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36
【目錄】:
  • 縮略詞表5-7
  • 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前言13-17
  • 實驗材料與方法17-28
  • 1. 材料與來源17-19
  • 1.1 菌株與質粒17
  • 1.2 主要試劑17-18
  • 1.2.1 克隆構建相關試劑17
  • 1.2.2 免疫印記與免疫沉淀相關試劑17
  • 1.2.3 細胞培養(yǎng)所需試劑17-18
  • 1.2.4 實驗所需抗體18
  • 1.3 實驗儀器18-19
  • 1.4 主要試劑配方19
  • 2.實驗方法19-28
  • 2.1 篩選PIM1分子19
  • 2.2 Flag-PIM1質粒構建19-25
  • 2.2.1 GFP-PIM1質粒測序19-20
  • 2.2.2 構建Flag-PIM1質粒20-24
  • 2.2.3 Flag-PIM1陽性克隆鑒定與測序24-25
  • 2.3 細胞培養(yǎng)和轉染25
  • 2.4 免疫共沉淀實驗25-26
  • 2.5 質譜鑒定26
  • 2.6 體外激酶實驗26-27
  • 2.7 統(tǒng)計學處理27-28
  • 實驗結果28-44
  • 1. 線性泛素化底物的篩選28
  • 2. 構建Flag-PIM1質粒28-31
  • 2.1 Flag-PIM1克隆的構建28-30
  • 2.2 檢測PIM1基因表達30-31
  • 3. 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的鑒定31-36
  • 3.1 PIM1與線性泛素化E3酶存在相互作用31
  • 3.2 PIM1是線性泛素化底物31-34
  • 3.3 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依賴于HOIP的E3酶活性34-35
  • 3.4 OTULIN導致PIM1發(fā)生去線性泛素化35-36
  • 4. 質譜方法鑒定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及位點36-42
  • 5. PIM1線性泛素化修飾抑制其激酶活性42-44
  • 討論44-46
  • 總結46-47
  • 參考文獻47-52
  • 文獻綜述52-58
  • 參考文獻54-58
  • 個人簡歷58-59
  • 致謝59-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祖祥;趙維玲;李永柏;高曉潔;楊軍;孫平;李成榮;;特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兒外周血單個核細胞泛素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6年10期

2 王素霞;劉媛;吳慧娟;張志剛;;去泛素化酶的研究及其進展[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8年06期

3 吳怡;劉新;;蛋白質泛素化、去泛素化與腫瘤發(fā)生的關系[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4 茅幸;張志剛;吳慧娟;;泛素特異性加工酶2的研究進展[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2年05期

5 何洪智;趙曉航;張立勇;吳e,

本文編號:6903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6903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011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