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胸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腫瘤組織C-kit表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1 04:22

  本文關鍵詞:胸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腫瘤組織C-kit表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胸腺腫瘤 臨床病理特點 C-kit表達 腫瘤性質 預后


【摘要】:胸腺瘤是一種起源于胸腺上皮細胞的少見縱膈腫瘤。研究發(fā)現胸腺瘤與重癥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關系密切,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臨床上30%~50%的胸腺瘤患者合并MG。與單純的胸腺瘤相比,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有其獨特的臨床病理特點和較好的預后,但國內對伴或不伴MG的胸腺瘤研究較少,且大多數研究病例數有限,研究深度及說服力還不夠,為此,結合我院重癥肌無力中心收治大量合并胸腺瘤的MG患者的優(yōu)勢,我們回顧性地分析了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均經術前胸部CT檢查及術后病理證實的161例伴或不伴MG的胸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查閱患者電子或紙質病歷并參閱相關國內外文獻,建立161例胸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數據庫,應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繪制統(tǒng)計直方圖及生存曲線,從臨床方面更進一步探討伴或不伴MG的胸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因素。目前胸腺瘤的治療取決于腫瘤的良惡性程度,臨床上常常根據腫瘤的WHO病理分型和手術Masaoka分期判斷腫瘤惡性程度,但大量的臨床證據表明,即使是WHO病理學上歸為良性的胸腺瘤,也常常表現出侵潤性甚至局部轉移性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因此WHO病理分型還不能準確判斷腫瘤性質。術者根據手術中腫瘤包膜的完整程度及對周圍組織、器官的侵潤范圍進行Masaoka分期,但這種分期個人主觀性太強,也不能作為判斷腫瘤良惡性的標準。為此,我們仍需要尋找一種可以有效判斷胸腺瘤惡性程度的標記物。查閱國內外文獻后我們發(fā)現,C-kit(CD117)是一種由4號染色體(4q11-12)上的原癌基因c-kit編碼的跨膜酪氨酸激酶受體蛋白,與其配體結合后,發(fā)生同源二聚化和磷酸化,啟動瀑布式信號傳導,進而調節(jié)細胞增殖、分化、粘附和凋亡。研究發(fā)現,C-kit在多種腫瘤細胞如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乳腺癌、小細胞肺癌、卵巢癌中高表達,而且其表達水平與腫瘤的惡性程度、生物學特征及預后有關,臨床上也開始應用c-ki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多種腫瘤,并取得一定療效,相比而言,有關c-kit蛋白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表達的報道仍比較少見。于是我們收集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間收治的經手術切除獲得標本并行病理證實的75例胸腺腫瘤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及其蠟塊標本,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從分子水平探討了胸腺腫瘤組織中c-kit的表達情況,以期望能夠找到鑒別胸腺腫瘤良惡性的特異性分子標記物,并探討其與預后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臨床病理特點方面,無論是單純的胸腺瘤患者還是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性別上兩者均以男性患者為主。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發(fā)病年齡更趨向年輕化,平均發(fā)病年齡為45.2歲(21~76歲),而單純胸腺瘤患者平均發(fā)病年齡為48.5歲(11~80歲)。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其腫瘤直徑明顯小于單純胸腺瘤,以5cm以下為主,占74.2%,而單純胸腺瘤腫瘤直徑多在5cm以上,占75.8%。在who病理分型上,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明顯以b2型(53.1%)最多,而單純胸腺瘤患者以b3型(39.4%)最多。在masaoka分期上,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以較早的i、ii期為主,占78.1%,而單純胸腺瘤患者以較晚的iii、iv期為主,占51.1%。在生存率方面,161例胸腺瘤患者的總體生存率為91.4%,3年生存率為94.4%,5年生存率為80.3%;其中胸腺瘤合并mg患者與單純胸腺瘤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5.9%和74.2%(p=0.001),3年生存率分別為98.1%和81.8%(p=0.002),5年生存率分別為91.1%和42.9%(p0.001)。masaoka分期中i、ii、iii和iv期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分別為100%、96.6%、88.9%和52.9%(p0.001),3年生存率分別為100%、97.7%、95.8%和68.8%(p0.001),5年生存率分別為100%、91.3%、72.7%和20%(p0.001)。who分型中a~b1、b2和b3型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7.8%、95.5%和78.0%(p=0.001),3年生存率分別為97.4%、98.2%和83.9%(p=0.012),5年生存率分別為93.8%、88.9%和59.1%(p=0.010)。161例胸腺瘤患者中完整切除與非完整切除(包括部分切除及非手術治療)患者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6.3%和47.1%(p0.001),其中3年生存率分別為97.2%和58.8%(P0.001),5年生存率分別為92.7%和25.0%(P0.001)。Masaoka分期II期的胸腺瘤患者中單純完整切除與完整切除+術后放療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6.0%和100%(P=1.000),其中3年生存率分別為95.0%和100%(P=1.000),5年生存率分別為85.7%和100%(P=0.467);A研究方面,C-kit在胸腺瘤組織和胸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16.2%和85.7%,在WHO分型A-B1、B2和B3型患者的腫瘤組織中陽性表達率分別為9.5%、15.4%和23.8%,經統(tǒng)計學分析后發(fā)現,WHO分型A-B1型、B2型及B3型患者之間C-kit陽性表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49),但在胸腺瘤(A-B3型)和胸腺癌(C型)患者之間,C-kit陽性表達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C-kit蛋白陽性表達與陰性表達的胸腺腫瘤患者總體生存率分別為70.6%和93.1(P=0.024)。由此我們得出結論,與單純的胸腺瘤患者相比,合并MG的胸腺瘤患者往往以明顯的MG癥狀就診使其發(fā)病年齡更趨向于年輕化,腫瘤直徑明顯小于單純的胸腺瘤患者,Masaoka分期以較早的I、II期為主,WHO分型以B2型最多。MG是胸腺瘤患者的積極預后因素。Masaoka分期是胸腺瘤患者的積極預后因素,但并不能準確判斷腫瘤性質。WHO分型可能與預后有關,也不能作為判斷腫瘤良惡性的標準。C-kit與胸腺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并是一個可以有效鑒別胸腺腫瘤良惡性的分子標記物,C-kit表達陽性的胸腺組織惡性程度大,C-kit表達陰性的胸腺組織偏向于良性,但仍需我們從基因水平進一步驗證。C-kit表達與胸腺腫瘤患者的預后有關,陽性表達者預后較差,應用特異的C-ki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分子靶向治療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胸腺癌有效治療方法。完整的手術切除是治療胸腺瘤的基石。Masaoka分期II期的胸腺瘤患者完整手術切除后應輔以放療,雖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可能降低術后復發(fā)率。
【關鍵詞】:胸腺腫瘤 臨床病理特點 C-kit表達 腫瘤性質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北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6.3
【目錄】: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4
  • 英文縮寫14-15
  • 前言15-16
  • 材料與方法16-20
  • 結果20-24
  • 附圖24-34
  • 附表34-36
  • 討論36-41
  • 結論41-42
  • 參考文獻42-47
  • 綜述 胸腺瘤患者的臨床病理研究47-58
  • 參考文獻54-58
  • 致謝58-59
  • 個人簡介59-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利歡;李月敏;張玉海;夏火生;武勇;孟少林;馮小兵;宋樂樂;;晚期胸腺癌19例臨床病理與預后分析[J];腫瘤學雜志;2015年03期

2 杜俊;楊麗;劉東戈;;胸腺瘤WHO新分類與重癥肌無力的關系[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08年05期

3 張曉峰;張其剛;;185例胸腺瘤的臨床特點[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7年02期

4 吳開良,蔣國梁,茅靜芳,傅小龍,李建成,錢浩;259例胸腺瘤術后放療長期生存結果及預后因素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5年06期

5 蘇曉東,戎鐵華,龍浩,何潔華,張?zhí)m軍,張旭,趙進明;82例胸腺瘤新組織學分型與患者臨床特征和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癌癥;2005年11期

6 劉曉紅 ,馬大烈 ,吳麗莉 ,白辰光 ,胡宏杰;原癌基因c-kit在胃腸道間質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7 宋楠;姜格寧;范江;王浩;;按WHO分型及Masaoka分期回顧性分析110例胸腺瘤[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09年03期

,

本文編號:5714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5714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bf6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