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和SOX方案用于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的小樣本回顧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SPA和SOX方案用于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的小樣本回顧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進展期胃癌 SOX SPA 新輔助化療 臨床應用
【摘要】:目的:比較SPA方案與SOX方案用于胃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療效,為胃癌患者探尋更多臨床受益的治療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外科收治的進展期胃癌(ⅡA-ⅢC期)患者60例并進行回顧性分析。單純手術的進展期胃癌病例及新輔助化療聯合手術的進展期胃癌病例各30例,其中采用SPA方案的新輔助化療患者15例,采用SOX方案的新輔助化療患者15例。對單純手術組與新輔助化療后手術組的根治性切除率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對照研究;對SPA組和SOX組的臨床療效、圍手術期并發(fā)癥、化療的毒副反應等進行對照研究。運用SPSS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結果:單純手術組與新輔助化療組后手術組根治性切除率分別為53.3%(16/30)和83.3%(25/30)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6.880,p=0.0321)。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13.3%(4/30)和16.7%(5/30),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差異(χ2==4.275,p=0.5105)。新輔助化療的臨床總有效率(response rate, RR)為60%(18/30),SPA組為53.3%(8/15),SOX組為66.7%(10/1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20.6957,p=0.7062)。兩組的腫瘤控制率均為100%(15/15)。病理學療效兩組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2.373,p=0.4986)。手術根治率方面,SPA組R0切除率為73.3%(11/15),SOX組R0切除率為93.3%(14/1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2.36,p=0.7062)。SPA組中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細胞癌共9例,部分緩解率(partial release, PR)為66.7%(6/9);SOX組中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細胞癌共5例,PR為40%(2/5),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24.75,P0.0001)。結論:進展期胃癌術前應用新輔助化療可以降低腫瘤臨床分期、縮小腫瘤體積從而提高手術根治性切除率,且未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SPA方案和SOX方案安全有效,均可作為一線新輔助化療方案用于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且療效與Lauren分型相關。
【關鍵詞】:進展期胃癌 SOX SPA 新輔助化療 臨床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2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英文縮略詞10-13
- 引言13-15
- 1 資料與方法15-20
- 1.1 一般資料15-16
- 1.2 入組標準和排除標準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4 療效評價17-19
- 1.5 毒性反應評價19
- 1.6 手術切除率19
- 1.7 隨訪19
- 1.8 統(tǒng)計學分析19-20
- 2 結果20-27
- 2.1 S組與NCT臨床療效評估20-22
- 2.2 SPA組與SOX組臨床應用評價22-26
- 2.3 隨訪26-27
- 3 討論27-31
- 3.1 S組與NCT組比較28
- 3.2 SPA組與SOX組比較28-31
- 4 結論和展望31-32
- 參考文獻32-35
- 綜述35-46
- 參考文獻42-46
- 個人簡歷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柯君;;什么是新輔助化療[J];上海醫(yī)藥;2012年08期
2 管衛(wèi)華,龍英,郁寶銘;新輔助化療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1年03期
3 高偉生;夢鵬飛;陳剛;;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文摘(腫瘤學);2002年04期
4 王懷碧;幾種惡性腫瘤新輔助化療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3年05期
5 張學憲,梁慶正,吳曉明;新輔助化療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62例報告[J];中國肺癌雜志;2003年04期
6 李堅,俞力超,王蓉芳,吳建農,丁明,張德厚;新輔助化療對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病理改變的作用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肺癌雜志;2003年05期
7 鄒強;局部進展期乳腺癌的新輔助化療長期效果[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2003年02期
8 王深明,張國淳,吳惠茜,黃雪玲,朱彩霞;新輔助化療對局部進展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以及細胞和血管組織學的影響[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03年04期
9 張曉明;Ⅲ期可手術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近期和遠期效果[J];實用癌癥雜志;2004年03期
10 彭忠民,陳景寒,王濰博,王曉航;新輔助化療加手術對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2004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忠民;劉奇;;新輔助化療對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影響[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顧雅佳;馮曉源;邱龍華;彭衛(wèi)軍;楊文濤;費菲;陳燦敏;唐峰;毛健;邵志敏;;磁共振彌散對局部進展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的初步研究[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王蓓;傅健飛;洪中武;;104例局部晚期乳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觀察[A];腫瘤化學治療新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7年
4 張秋月;孟化;;新輔助化療與輔助化療在治療可切除的進展期胃癌中的生存分析[A];第9屆全國胃癌學術會議暨第二屆陽光長城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5 鄭建華;;新輔助化療在婦科腫瘤中的應用[A];東北三省第四屆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6 馬丁;;宮頸癌新輔助化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婦科腫瘤會場(婦科腫瘤學組、婦科病理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7 唐美潔;;老年晚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護理與探討[A];2011年老年護理安全管理學術交流會暨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11年
8 張文瑩;孫曉文;;1例乳腺癌新輔助化療誘發(fā)糖尿病的術后護理體會[A];“河南省腫瘤?谱o士職業(yè)安全防護及新技術交流”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9 莫慶玉;;乳腺癌新輔助化療100例的觀察及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彭忠民;劉奇;;耐藥相關基因表達對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預測[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余志平;輔助治療和新輔助化療具有重要作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2 宋奇思;治實體瘤先用新輔助化療[N];健康報;2007年
3 北京同仁醫(yī)院外科主任醫(yī)師 肖暉 李新萍整理;新輔助化療為乳癌患者贏得手術機會[N];健康報;2009年
4 駐京記者 賈巖;NC動搖NSCLC輔助化療地位[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5 崔大濤;新輔助化療——重塑乳腺癌治療模式[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6 ;可手術NSCLC的化療及其爭議[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7 李新萍;新輔助化療為晚期乳腺癌患者帶來手術機會[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8 王杰軍 許青;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發(fā)展概要[N];科技日報;2001年
9 吳志;新輔助化療+靶向治療“狙擊”乳腺癌[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10 ;惡性胸膜間皮瘤行胸膜外肺切除術后:可否實施新輔助化療[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廣超;新輔助化療方案對乳腺癌生物學因子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2 李雄;宮頸癌新輔助化療敏感性預測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3 張帥;加速分割調強適形放療在鼻咽癌中的臨床應用與新輔助化療的研究及探討[D];山東大學;2016年
4 朱聞捷;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相關因素的探索及療效預測模型的建立[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6年
5 陳燦銘;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陳盛;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殘留腫瘤自噬及其與患者預后的相關性[D];復旦大學;2012年
7 何海飛;蛋白質指紋圖譜在乳腺癌個體化新輔助化療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8 尹波;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MRI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9 汪曉紅;磁共振功能成像評價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臨床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劉洪濤;進展期胃癌綜合治療中FOLFOX7新輔助化療的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雨虹;新輔助化療對局部晚期鼻咽癌自適應放療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牟怡;ATP-TCA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藥物篩選中的應用[D];遵義醫(yī)學院;2015年
3 劉國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XEC與FEC和TEC方案的療效及毒性對比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賈巍;乳腺癌ET方案新輔助化療前后分子生物學指標變化的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桑蝶;Ki67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及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相關性[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5年
6 陳萌;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前后Ki-67變化的臨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陳航航;FOXP3~+Tregs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效果的預測價值[D];鄭州大學;2015年
8 張子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病理學指標及動態(tài)增強核磁共振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9 劉海波;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患者對丙泊酚敏感性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李俊勇;新輔助化療對浸潤性膀胱癌術后生存影響的Meta分析[D];蘭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549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54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