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乳腺X線聯合應用診斷非腫塊型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5-03-14 22:11
目的:分析在非腫塊型乳腺癌診斷中應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乳腺X線聯合檢查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7年7月—2019年7月擇取60例非腫塊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其中單獨應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者30例;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乳腺X聯合檢查者30例。結果:從診斷符合率來看,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為46.7%(14/30),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乳腺X線聯合檢查診斷符合率為76.7%(23/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非腫塊型乳腺癌患者診斷中應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乳腺X線聯合檢查可以提高診斷符合率,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3468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圖1 導管內可見片狀低回聲區(qū)伴散在微鈣化。術后病理:導管內癌
其中30例患者先采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聲像圖存在以下三種情況之一者加做乳腺X線檢查,聲像圖1:病灶內有疑似點狀強回聲而超聲不能明確診斷者;聲像圖2:局部腺體結構紊亂,病灶邊界不夠明確,有或無血流信號增多者;聲像圖3:超聲上沒有明確的低回聲病灶,只顯示聚集分布的點狀強回聲者。....
圖2 片狀低回聲區(qū)伴多發(fā)微鈣化,并伴周圍組織結構扭曲。術后病理:符合浸潤性導管癌
圖1導管內可見片狀低回聲區(qū)伴散在微鈣化。術后病理:導管內癌圖3以導管內簇狀鈣化為主要表現。術后病理顯示:多發(fā)性導管內癌
圖3 以導管內簇狀鈣化為主要表現。術后病理顯示:多發(fā)性導管內癌
圖2片狀低回聲區(qū)伴多發(fā)微鈣化,并伴周圍組織結構扭曲。術后病理:符合浸潤性導管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予以診斷,探頭頻率控制在6~13MHz范圍內,使受檢者呈仰臥位,同時需要使上臂呈現外展狀態(tài),以暴露乳腺對應部位,圍繞乳頭開展掃查工作,呈放射狀,從三個....
本文編號:40346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40346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