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和EBUS-TBNA評估術前非小細胞肺癌N2狀態(tài)的回顧性對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7-05 00:07
目的探討PET/CT和EBUS-TBNA對術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縱隔淋巴結N2狀態(tài)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從2015年0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112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入組患者條件:1、胸部CT顯示肺占位病變,并有最終病理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2、胸部CT提示有同側縱隔淋巴結腫大,且短徑>1cm,對側縱隔淋巴結無腫大;3、所有患者行顱腦磁共振、胸部CT、腹部CT及全身骨掃描等檢查,結果未提示遠處轉移;4、所有患者既往無其他惡性腫瘤病史,近期無發(fā)熱、咳黃痰等肺部感染病史,無結核病史;5、所有患者檢查前無胸內有創(chuàng)操作史及未行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排除臨床資料不全者。如果EBUS-TBNA診斷縱隔淋巴結陰性,則該患者接受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及系統(tǒng)性胸內淋巴結清掃術,得到病理結果。PET/CT和EBUS-TBNA的結果與最終的病理結果做對比。從而分別得出兩種檢查方法各自的靈敏度、特異度、PPV、NPV及準確度。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效能是否有差異。再把入組患者按病理類型分為兩組,即腺癌組和鱗癌組,參照上述方法進行計算和比較,得出結論。結果以病理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資料和方法
1 臨床資料
2 檢查方法
3 結果判斷
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果
1 EBUS-TBNA和外科手術結果比較
2 EBUS-TBNA與PET/CT結果比較
3 根據組織病理學不同分析PET/CT與EBUS-TBNA的檢查效能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4000735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資料和方法
1 臨床資料
2 檢查方法
3 結果判斷
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果
1 EBUS-TBNA和外科手術結果比較
2 EBUS-TBNA與PET/CT結果比較
3 根據組織病理學不同分析PET/CT與EBUS-TBNA的檢查效能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本文編號:4000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4000735.html
上一篇:HGF/c-met調控肝素酶表達促進胃癌侵襲轉移的分子機制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