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賽誘導的多倍體腫瘤細胞在腫瘤復發(fā)中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2-01-10 12:33
目的研究多西他賽誘導的多倍體腫瘤細胞遷移、上皮間質轉化特性及免疫細胞對其殺傷作用,以探討多倍體腫瘤細胞在腫瘤復發(fā)中的潛在作用。方法使用1 μmol/L多西他賽處理人非小細胞肺癌A549細胞24 h后收集的細胞為Doc 1 d組,撤除藥物,細胞繼續(xù)在新鮮的完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至第3天或第5天后收集的細胞分別為Doc 3 d組和Doc 5 d組,以DMSO處理A549細胞24 h作為對照組。采用免疫熒光染色法檢測細胞形態(tài),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倍性,劃痕實驗檢測細胞遷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檢測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相關蛋白的表達,乳酸脫氫酶釋放法評估細胞因子誘導殺傷(CIK)細胞的殺傷活性。結果與對照組相比,Doc 1 d組、Doc 3 d組、Doc 5 d組細胞多數(shù)發(fā)生凋亡,少數(shù)存活的細胞體積明顯增大,且細胞核呈多核狀態(tài)。對照組、Doc 1 d組、Doc 3 d組、Doc 5 d組多倍體細胞亞群(DNA含量>4N)比例分別為(1.93±0.55)%、(22.97±2.37)%、(51.30±12.51)%、(67.87±8.31)%,4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6.521,...
【文章來源】:國際腫瘤學雜志. 2020,47(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au低表達對肺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療敏感性及疾病進展時間關系的研究[J]. 杜均祥,彭東旭,潘瑩,謝云,梁翠微,龔五星. 臨床肺科雜志. 2019(06)
[2]自體CIK細胞聯(lián)合放化療治療中晚期子宮頸癌的療效[J]. 李寧,田永巍,高嶺,帖曉靜,高欣,徐志巧.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6(06)
[3]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發(fā)生多西紫杉醇耐藥的相關機制及其治療進展[J]. 張賽,邱明寧,湯煥城,柳建軍. 腫瘤. 2016(10)
[4]卵巢癌對順鉑和紫杉醇耐藥的分子機制[J]. 李淑青,陳亞萍.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6(02)
[5]腫瘤患者自體CIK細胞輸注增強再次制備時CD3+CD56+細胞的體外擴增能力[J]. 于卉影,孫英慧,藺迪,李長嶺,陳偉,馬東初.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14(07)
[6]自體CIK細胞治療聯(lián)合DP方案一線化療治療晚期肺腺癌臨床研究[J]. 梁雪峰,鄭振東,樸瑛,劉永葉,劉兆喆,郭放,于卉影,謝曉冬,馬東初.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3(02)
本文編號:3580716
【文章來源】:國際腫瘤學雜志. 2020,47(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Tau低表達對肺腺癌患者多西紫杉醇化療敏感性及疾病進展時間關系的研究[J]. 杜均祥,彭東旭,潘瑩,謝云,梁翠微,龔五星. 臨床肺科雜志. 2019(06)
[2]自體CIK細胞聯(lián)合放化療治療中晚期子宮頸癌的療效[J]. 李寧,田永巍,高嶺,帖曉靜,高欣,徐志巧.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6(06)
[3]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發(fā)生多西紫杉醇耐藥的相關機制及其治療進展[J]. 張賽,邱明寧,湯煥城,柳建軍. 腫瘤. 2016(10)
[4]卵巢癌對順鉑和紫杉醇耐藥的分子機制[J]. 李淑青,陳亞萍.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6(02)
[5]腫瘤患者自體CIK細胞輸注增強再次制備時CD3+CD56+細胞的體外擴增能力[J]. 于卉影,孫英慧,藺迪,李長嶺,陳偉,馬東初.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14(07)
[6]自體CIK細胞治療聯(lián)合DP方案一線化療治療晚期肺腺癌臨床研究[J]. 梁雪峰,鄭振東,樸瑛,劉永葉,劉兆喆,郭放,于卉影,謝曉冬,馬東初.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3(02)
本文編號:35807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5807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