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對乳腺癌的療效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10:08
目的:對比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和傳統(tǒng)新輔助化療模式在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上的差異;及早篩選出化療難治性人群,及時手術,避免此類患者接受無效的新輔助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分析乳腺癌化療敏感性及難治性指標,提供新輔助化療敏感性和難治性乳腺癌組織標本方法:將先前未接受過乳腺癌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為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首先根據(jù)不同病情選用不同初始化療方案,非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三周TAC方案(T:多西他賽75mg/㎡或紫杉醇135mg/㎡,iv,d1;A:吡柔比星40mg/㎡或表柔比星75mg/㎡,iv,d1;C:環(huán)磷酰胺800mg/㎡,iv,d1),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TP方案(T:多西他賽75mg/㎡或紫杉醇135mg/㎡,d1;P:順鉑25mg/㎡,d1、d2、d3),在新輔助化療過程中通過自定義的超聲下腫瘤退縮標準,每個化療周期末評估,腫瘤退縮面積未超過30%的患者改成TP三周方案,更改方案后腫瘤面積仍未退縮30%及以上者則行手術,初始化療方案為TP方案者腫瘤面積退縮未達30%者直接手術,根據(jù)具體情況新輔助化療2至5個周期。對照組進行4個周期TAC方案(T:多西...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乳腺癌病理檢查a:乳腺浸潤性癌Ⅱ級;b: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腫塊纖維化,未見癌殘留
圖 3.2 乳腺癌彩色 B 超檢查c:治療前乳腺 B 超示左側乳腺乳頭上方顯示一范圍約 55x48mm 的低回聲區(qū),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其內可見血流信號顯示;d: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治療后乳腺 B 超顯示此低回聲塊影面積明顯縮小,范圍約 32x12mm,內可見細小強光點。e f
c d圖 3.2 乳腺癌彩色 B 超檢查c:治療前乳腺 B 超示左側乳腺乳頭上方顯示一范圍約 55x48mm 的低回聲區(qū),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其內可見血流信號顯示;d: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治療后乳腺 B 超顯示此低回聲塊影面積明顯縮小,范圍約 32x12mm,內可見細小強光點。e f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彩色多普勒超聲及Ki-67表達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的應用價值[J]. 蔡麗珊,陳鈴,張建興,楊秋曄.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16)
[2]乳腺癌患者223例分子分型與新輔助化療后MP評價的關系[J]. 沈夢露,韓記真,劉瑩,成芳.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09)
[3]表柔比星聯(lián)合多西他賽新輔助化療對乳腺癌患者癌組織Ki-67表達的影響及意義[J]. 馮宇,趙霞,呂淑貞,穆穎,王丹丹,李艷萍. 山東醫(yī)藥. 2016(24)
[4]吡柔比星和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多西他賽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應用效果[J]. 闕勁松.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5(21)
[5]對比三陰和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病理完全緩解率的薈萃分析[J]. 章國晶,劉兆喆,徐龍,郭放,張冠中,韓雅玲,謝曉冬.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4(03)
[6]乳腺癌臨床病理指標以及分子分型對TEC新輔助化療病理完全緩解的預測價值[J]. 李小龍,成宏,趙晨暉,涂剛. 腫瘤防治研究. 2013(06)
[7]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病理完全緩解的影響因素分析[J]. 孫冰,宋三泰,江澤飛,王濤,張少華,孟祥穎,李曉兵,尉承澤,吳世凱. 中華腫瘤雜志. 2013 (01)
[8]體能狀態(tài)評分ECOG評分法[J].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2(06)
[9]T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療效觀察[J]. 張羽,崔建東,聞世龍. 中國病案. 2012(11)
[10]原發(fā)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臨床觀察[J]. 姜炬芳,歐陽濤,陸愛平,李金鋒,王天峰,解云濤,范照青,林本耀.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0(07)
本文編號:3576364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乳腺癌病理檢查a:乳腺浸潤性癌Ⅱ級;b: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腫塊纖維化,未見癌殘留
圖 3.2 乳腺癌彩色 B 超檢查c:治療前乳腺 B 超示左側乳腺乳頭上方顯示一范圍約 55x48mm 的低回聲區(qū),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其內可見血流信號顯示;d: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治療后乳腺 B 超顯示此低回聲塊影面積明顯縮小,范圍約 32x12mm,內可見細小強光點。e f
c d圖 3.2 乳腺癌彩色 B 超檢查c:治療前乳腺 B 超示左側乳腺乳頭上方顯示一范圍約 55x48mm 的低回聲區(qū),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其內可見血流信號顯示;d:新輔助化療個體化模式治療后乳腺 B 超顯示此低回聲塊影面積明顯縮小,范圍約 32x12mm,內可見細小強光點。e f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彩色多普勒超聲及Ki-67表達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的應用價值[J]. 蔡麗珊,陳鈴,張建興,楊秋曄.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16)
[2]乳腺癌患者223例分子分型與新輔助化療后MP評價的關系[J]. 沈夢露,韓記真,劉瑩,成芳.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09)
[3]表柔比星聯(lián)合多西他賽新輔助化療對乳腺癌患者癌組織Ki-67表達的影響及意義[J]. 馮宇,趙霞,呂淑貞,穆穎,王丹丹,李艷萍. 山東醫(yī)藥. 2016(24)
[4]吡柔比星和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多西他賽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應用效果[J]. 闕勁松.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 2015(21)
[5]對比三陰和HER-2陽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中病理完全緩解率的薈萃分析[J]. 章國晶,劉兆喆,徐龍,郭放,張冠中,韓雅玲,謝曉冬.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4(03)
[6]乳腺癌臨床病理指標以及分子分型對TEC新輔助化療病理完全緩解的預測價值[J]. 李小龍,成宏,趙晨暉,涂剛. 腫瘤防治研究. 2013(06)
[7]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病理完全緩解的影響因素分析[J]. 孫冰,宋三泰,江澤飛,王濤,張少華,孟祥穎,李曉兵,尉承澤,吳世凱. 中華腫瘤雜志. 2013 (01)
[8]體能狀態(tài)評分ECOG評分法[J].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2(06)
[9]T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療效觀察[J]. 張羽,崔建東,聞世龍. 中國病案. 2012(11)
[10]原發(fā)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評價臨床觀察[J]. 姜炬芳,歐陽濤,陸愛平,李金鋒,王天峰,解云濤,范照青,林本耀.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0(07)
本文編號:3576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5763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