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地區(qū)CEA、CA72-4、CA19-9醫(yī)學參考值范圍及其對胃癌早期診斷價值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晉城地區(qū)CEA、CA72-4、CA19-9醫(yī)學參考值范圍及其對胃癌早期診斷價值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1、了解山西省晉城地區(qū)健康人群血清CEA、CA72-4、CA19-9水平的分布情況,并計算其醫(yī)學參考值范圍。2、探討CEA、CA72-4、CA19-9單項試驗及并聯(lián)試驗對胃癌早期的診斷價值。方法:1、選擇山西省晉城地區(qū)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期間在晉城某三甲醫(yī)院體檢科進行體檢的健康人群,以搜集到的971例符合標準的健康人群作為研究對象,檢測其血清中CEA、CA72-4、CA19-9水平,采用百分位數(shù)法估計其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2、以同期同醫(yī)院確診的胃癌患者作為胃癌組,共搜集到符合條件的胃癌患者89例;從971例健康人群中隨機抽取100例作為對照組。檢測其血清中CEA、CA72-4、CA19-9水平,繪制ROC曲線并對CEA、CA72-4、CA19-9單項及并聯(lián)試驗胃癌早期診斷結果進行分析評估。結果:1、971例健康人群血清CEA、CA72-4、CA19-9的平均水平用中位數(shù)(下四分位數(shù),上四分位數(shù))表示分別是1.88(1.30,2.48)ng/ml、1.78(1.14,3.23)U/ml、10.10(6.31,16.25)U/ml,采用百分位數(shù)法估計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分別為:CEA≤3.5ng/ml、CA72-4≤6.6 U/ml、CA199≤37.0 U/ml。2、對照組和胃癌組血清CEA、C A72-4、CA19-9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胃癌組的三種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EA、CA72-4、CA19-9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684、0.728和0.717,三者曲線下面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自診斷界值分別是2.74 ng/ml、6.10 U/ml、40.83 U/ml。單項試驗CEA、CA72-4、CA19-9靈敏度分別為58.4%、69.7%、59.6%,三者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特異度分別是77.0%、76.0%、90.0%,其中CA199的特異度顯著高于CEA和CA724(P0.05),CEA與C A72-4的特異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CEA、CA72-4、CA19-9早期診斷胃癌的并聯(lián)試驗的靈敏度均較單項試驗升高(P0.05),其中最佳組合是CA72-4+CA19-9并聯(lián)試驗。結論:1、計算了晉城地區(qū)正常人群血清CEA、CA72-4、CA19-9的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與試劑盒給出的參考值相近;2、得到三種腫瘤標志物血清含量胃癌組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3、結果顯示診斷胃癌的最佳組合是CA72-4與CA19-9兩種腫瘤標志物的并聯(lián)試驗,但該方法僅用于胃癌的早期篩查,在臨床確診時應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等其他輔助診斷進行全面分析判斷。
【關鍵詞】:胃癌 CEA CA72-4 CA19-9 醫(yī)學參考值范圍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2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2
- 1 對象與方法12-15
- 1.1 研究對象12
- 1.2 檢測方法12-13
- 1.3 統(tǒng)計分析13
- 1.4 質量控制13-14
- 1.5 醫(yī)學倫理14-15
- 2 結果15-21
- 2.1 醫(yī)學參考值范圍15-17
- 2.2 血清CEA、C A72-4、CA19-9 對胃癌早期診斷價值的研究17-21
- 3 討論21-25
- 3.1 CEA、CA72-4、CA19-9 的醫(yī)學參考值范圍21-22
- 3.2 血清CEA、C A72-4、CA19-9 水平22
- 3.3 ROC曲線(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22
- 3.4 血清CEA、C A72-4、CA19-9 單項試驗和聯(lián)合試驗研究結果22-25
- 4 結論25-26
- 4.1 CEA、CA72-4、CA19-9 的醫(yī)學參考值范圍25
- 4.2 血清CEA、C A72-4、CA19-9 水平25
- 4.3 單項試驗和并聯(lián)試驗25-26
- 5 研究的不足之處及建議26-27
- 參考文獻27-30
- 綜述30-40
- 參考文獻36-40
- 致謝40-41
- 在學期間承擔/參與的科研課題與研究成果41-42
- 個人簡歷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成雨;胃癌20例誤診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2 李秋波,陶智慧,胡奎,韓智,馬勇;胃癌術前區(qū)域動脈灌注化療加手術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觀察(附24例)[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3年03期
3 倪海濱,毛振彪,黃介飛,肖明兵,季穎林,張彥亮,冒海蕾;血清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1與胃癌臨床意義的研究[J];南通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邢亞莉;姚春霞;唐曉君;劉春梅;;彩超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7年17期
5 ;日本專家用新技術提高胃癌診斷準確率[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09年02期
6 ;新技術能提高胃癌診斷準確率[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年07期
7 高春光;;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年14期
8 高瑞鳳;朱曄;劉興姣;;37例進展期胃癌的超聲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年25期
9 姜可偉;;規(guī)范全球第二大致死率疾病的診斷——《胃癌診斷標準》解讀[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0年04期
10 張常華;何裕隆;詹文華;吳英;;多學科小組與胃癌診治[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淑蘭;魏志杰;殷宇明;;胃癌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A];第十一屆全國紅細胞疾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2 丁濤;;超聲在診斷胃癌中的應用[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屆全國肌肉骨骼超聲醫(y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陳曉康;呂國榮;蘇若瑟;;應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顯像對胃癌的診斷價值[A];慶祝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20周年——第八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于吉人;;胃癌的術前系統(tǒng)評估[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楊軍樂;寧文德;董季平;徐敏;;多層螺旋CT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6 張曉鵬;;胃癌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教育集[C];2006年
7 張麗紅;常維平;黃賢會;;螺旋CT在特殊部位胃癌診斷中的應用[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放射醫(yī)師分會首屆會員大會暨第四屆醫(yī)學影像山東論壇、山東省第16次放射學會議暨山東省第14屆醫(yī)學影像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靜;;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胃癌的應用[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學術論文匯編[C];2007年
9 劉池波;梁勇;王海寶;楊林軍;梁津逍;;胃癌患者中血清淀粉樣蛋白A的測定及臨床意義[A];第二屆中國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學術大會暨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吳厚賓;;腹腔鏡在胃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綜述)[A];江西省第二屆胃腸外科學術會議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醫(yī)結合普通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錚;新技術能提高胃癌診斷準確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2 記者 陳青;胃癌患者從“存活”邁向“樂活”[N];文匯報;2010年
3 李楠;胃癌診斷敏感性從不足30%提高到57.4%[N];健康報;2008年
4 通訊員 李楠;胃癌“轉化醫(yī)學”研究見成效[N];上?萍紙;2008年
5 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那偉 高樹灼;廈門胃癌研究達國際領先水平[N];廈門日報;2009年
6 胡德榮;新型胃癌分子標志物研究獲突破[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周芳;改善飲食習慣 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N];吉林日報;2006年
8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 楊燕貽;胃癌防治有哪些錯誤觀念[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9 特約記者 程守勤;胃癌診斷又有新方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3年
10 重慶萬州 黃瓊;胃癌的手術治療[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大志;基于microRNA 21的調控作用探討從痰論治胃癌的作用機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2年
2 陳悅之;TNFAIP8在胃癌中的表達和對調節(jié)胃癌細胞增殖,影響侵襲及遷移中的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殷繼鵬;腫瘤血管靶向肽GX1用于胃癌的分子影像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4 蔡習強;TFEB介導的自噬在胃癌耐藥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趙曉迪;microRNA-7調控胃癌惡性生物學行為的功能與分子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6 尚華;MicroRNA-125a在胃癌中表達水平的研究及其臨床意義[D];山東大學;2015年
7 關中正;TGF-β在胃癌免疫逃逸中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8 黃勇;AEG-1/MT qDH、NF-κB、MMP-9在胃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謝黎明;胃癌中miR-124表達的意義及作用機制研究[D];南華大學;2015年
10 劉佳寧;SOX9和CEACAM1在胃癌組織中表達及其對胃癌細胞增殖和轉移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海蓉;胃癌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2年
2 張軍利;p27、PTEN與VEGF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D];泰山醫(yī)學院;2014年
3 馬春婷;胃癌與幽門螺桿菌的相關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4 王士杰;腹腔鏡手術治療進展期遠端胃癌的臨床療效及患者術后隨訪生存質量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5 李浩;胃癌血清蛋白標記物的篩選與鑒定[D];鄭州大學;2015年
6 王巍;胃癌患者血液樣品的光譜分析[D];鄭州大學;2015年
7 李玉博;高場磁共振在胃癌術前T分期與分級的價值[D];鄭州大學;2015年
8 張?zhí)K鈺;SOX4和P53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貞芪扶正膠囊對胃癌術后輔助治療作用的觀察[D];蘭州大學;2015年
9 馬來陽;能譜CT成像在胃癌術前分期及分化程度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10 侯向紅;HORMAD2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對胃癌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晉城地區(qū)CEA、CA72-4、CA19-9醫(yī)學參考值范圍及其對胃癌早期診斷價值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2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4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