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抑制膽囊癌荷瘤裸鼠腫瘤生長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18:27
[背景和目的]膽囊癌是發(fā)生在膽囊管以及膽囊底部、體部、頸部的高度惡性腫瘤,由于膽囊癌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并且極易發(fā)生淋巴轉移及遠處臟器轉移,所以大多數(shù)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失去了外科手術機會,而目前放療、化療等傳統(tǒng)治療手段并未在晚期膽囊癌中體現(xiàn)出顯著的療效優(yōu)勢,故膽囊癌患者總體預后極差,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因此探索新的方法來治療膽囊癌、改善患者預后是非常重要的。血管生成已經(jīng)通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信號通路抑制劑在很多腫瘤中被證實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治療靶點,使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療惡性腫瘤的作用越來越得到肯定。阿帕替尼是一種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能夠高度選擇性的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具有良好的靶向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瘤活性。多項研究結果顯示阿帕替尼在多種腫瘤體內移植模型中均顯現(xiàn)出了良好的抑瘤作用,且耐受性良好,但目前尚未有相關實驗進行過阿帕替尼對膽囊癌的體內抑瘤作用的研究,因此探索阿帕替尼對于膽囊癌的抑瘤作用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本研究通過建立人膽囊癌GBC-SD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阿帕替尼分高、低兩種劑量進行治療,并以生理鹽水灌胃處理的荷瘤裸鼠作為安...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對數(shù)期生長的人GBC-SD細胞(400倍)??
體組織內細胞排列紊亂,內有大量分化程度低、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胞質豐富??的深染巨核細胞,細胞核異形性明顯,同時可見少量核分裂象及多核瘤巨細胞。見??圖3??、,v,.厶■??1^.?■?■??;??、:?.?Vv?.?A?,每:??'V-"?*?^?■■??圖3人膽囊癌GBC-SD裸鼠移植瘤HE染色(200倍)??3.?4阿帕替尼對人膽囊癌GBG-SD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3.4.1阿帕替尼對人膽嚢癌GBC-SD裸鼠移植瘤體積的抑制??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由于球形檢驗結果拒絕了球形對稱??的原假設(x2=51.46,P<0.05),經(jīng)Greenhouse-Geisser系數(shù)校正的組內效應檢驗結果提??示:不同測量時間點的移植瘤體積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F=115.54,?p<0.05)。??13??
瘤生長速度較前減慢,長徑約形狀不規(guī)則,界限欠清晰,可呈結節(jié)融合狀。瘤體質??地硬,張力高,與周圍組織粘連緊密,瘤體周圍皮膚可被瘤體向中心牽拉。裸鼠飲??食、飲水、活動較前減少。見圖2??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biliary tract carcinoma:Current status and emerging strategies[J]. Eric I Marks,Nelson S Y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2015(11)
[2]原發(fā)性膽囊癌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王敬晗,姜小清.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0(03)
[3]人原發(fā)性膽囊癌細胞系SGC-996的建立[J]. 楊耀琴,陶惠紅,楊虎川. 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3(06)
[4]全國膽囊癌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 鄒聲泉,張林.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0(01)
本文編號:3218968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對數(shù)期生長的人GBC-SD細胞(400倍)??
體組織內細胞排列紊亂,內有大量分化程度低、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胞質豐富??的深染巨核細胞,細胞核異形性明顯,同時可見少量核分裂象及多核瘤巨細胞。見??圖3??、,v,.厶■??1^.?■?■??;??、:?.?Vv?.?A?,每:??'V-"?*?^?■■??圖3人膽囊癌GBC-SD裸鼠移植瘤HE染色(200倍)??3.?4阿帕替尼對人膽囊癌GBG-SD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3.4.1阿帕替尼對人膽嚢癌GBC-SD裸鼠移植瘤體積的抑制??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由于球形檢驗結果拒絕了球形對稱??的原假設(x2=51.46,P<0.05),經(jīng)Greenhouse-Geisser系數(shù)校正的組內效應檢驗結果提??示:不同測量時間點的移植瘤體積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F=115.54,?p<0.05)。??13??
瘤生長速度較前減慢,長徑約形狀不規(guī)則,界限欠清晰,可呈結節(jié)融合狀。瘤體質??地硬,張力高,與周圍組織粘連緊密,瘤體周圍皮膚可被瘤體向中心牽拉。裸鼠飲??食、飲水、活動較前減少。見圖2??1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Immu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biliary tract carcinoma:Current status and emerging strategies[J]. Eric I Marks,Nelson S Y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2015(11)
[2]原發(fā)性膽囊癌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王敬晗,姜小清.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 2010(03)
[3]人原發(fā)性膽囊癌細胞系SGC-996的建立[J]. 楊耀琴,陶惠紅,楊虎川. 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03(06)
[4]全國膽囊癌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 鄒聲泉,張林.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0(01)
本文編號:32189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2189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