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485-5p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及其調控機制的研究
【圖文】:
熒光素酶活性檢測們采用碧云天的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檢測熒光素酶活性,操作取對數(shù)生長期的 293 細胞,接種于 24 孔培養(yǎng)板;待細胞生長密度達到 30%左右,根據(jù) Lipofectamine 2000 試劑說明書進,實驗共分 6 組,分組如下:a. PmirGLO 對照質粒, mimic-NC 共轉染;b. PmirGLO 對照質粒,miR-485-5p mimic 共轉染;圖 1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質粒構建圖注:(a)PmirGLO 報告基因載體圖譜簡圖;(b)生物信息學預測miR-485-5p 3'UTR 結合位點序列及其突變序列
圖注:U6 為內對照,*P<0.01在結直腸癌細胞中低表達測 3 種細胞株中 miR-485-5p 的表達,實驗結果如圖LD-1 和 SW480 中,miR-485-5p 的表達水平均顯著低果相 致,提示 miR-485-5p 的表達下調可能與結RT-PCR 檢測結直腸癌及癌旁組織中 miR-485-5p 的表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5.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如良;鄭雙;許喜娟;洪衛(wèi)文;;LncRNA-AK001058與結直腸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9年04期
2 彭其鳳;常君;王成川;賀平;;中醫(yī)精準治療在結直腸癌中的運用[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8年01期
3 張慧敏;包含;付蓉;劉丹;劉美娜;;醫(yī)院結直腸癌治療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5年01期
4 李聰;萬德森;;癌胚抗原在結直腸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9年02期
5 陶杰夫;;“吃貨”需注意的癌癥——結直腸癌[J];消費者報道;2015年05期
6 申燕;;浙江省結直腸癌臨床病理、預后調查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年06期
7 易禮智;程征宇;王琴;徐輝;;泛素化特異性蛋白酶18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西南軍醫(yī);2018年06期
8 孫燕;顧晉;汪建平;;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2017年版)[J];上海醫(yī)學;2018年08期
9 吳凡;;結直腸癌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年A3期
10 袁園;;預防結直腸癌 做自己能做的[J];江蘇衛(wèi)生保健;201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文杰;邱福銘;黃建;;白介素-8與結直腸癌預后、臨床特點相關性薈萃分析[A];浙江省免疫學會第十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6年
2 王曉學;汪建平;饒本強;鄧麗;黃緣;曾廣正;陳誠;;結直腸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糞便菌群及代謝產(chǎn)物的差異性研究[A];第十八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甘肅省第五屆結直腸肛門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5年
3 阮錦成;崔q輝;卜賀啟;吳霜;蔡珂;潘海強;沈鋒;;結直腸癌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A];第十八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甘肅省第五屆結直腸肛門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5年
4 練睿;;以急性癥狀首發(fā)的青年結直腸癌患者三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17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5 陳智飛;李一權;孫麗麗;胡寧寧;周曄;李霄;金寧一;;雙特異性溶瘤腺病毒對結直腸癌的體內外抑制研究[A];第九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4年
6 何超;勞偉峰;;結直腸癌外科治療進展[A];2009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年會暨腫瘤外科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7 何超;朱洪波;;結直腸癌的生物治療[A];2009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年會暨腫瘤外科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8 萬德森;;進一步提高結直腸癌療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腫瘤學術年會暨腫瘤診治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9 王哲海;;結直腸癌的診斷與系統(tǒng)性化療[A];山東省第四屆“CSCO——山東”首屆腫瘤化療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鄧小梅;鄭桂喜;王傳新;張建;李偉;張曉;;結直腸癌患者血清蛋白質譜檢測的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思瑋;居家篩查為結直腸癌防治“提速”[N];中國科學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楊柳;關注結直腸癌——莫讓“出路”受阻[N];中國醫(yī)藥報;2018年
3 記者 孫國根 王瀟雨;抗結直腸癌新藥自主研發(fā)成功[N];健康報;2018年
4 特約記者 袁蕙蕓;共生梭菌檢測有望早診結直腸癌[N];健康報;2018年
5 張建新;結直腸癌趨向規(guī)范化綜合診療新模式[N];人民政協(xié)報;2018年
6 本報記者 賈婧;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破解防癌“早篩”痛點[N];科技日報;2016年
7 李治中;中國癌癥生存率低于美國5大原因[N];北京科技報;2016年
8 南方日報記者 朱曉楓 通訊員 黃金娟 王德深 蒲恒穎;晚期患者生存期延至27個月[N];南方日報;2017年
9 本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吳錫平 高曉敏;癌癥持續(xù)高發(fā),1/3本來可預防[N];科技日報;2017年
10 本報記者 張藝馨;液態(tài)活檢破冰腫瘤早篩市場[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s,
本文編號:26287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62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