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1A在結直腸癌中的臨床意義和促癌分子機制研究
【圖文】:
圖 1 RAP1A 在結直腸癌及癌旁正常組織中 mRNA 和蛋白含量的表達。Fig.1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RAP1A in CRC and matched adjacent normaltissues.2. 免疫組化檢測結直腸癌組織和癌旁正常組織的 RAP1A 表達情況在收集 144 例組織標本進行免疫組化的檢測,發(fā)現(xiàn) RAP1A 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高表達率要顯著高于在癌旁正常組織的高表達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73/144 vs26/144, p<0.05)。其中代表性的免疫組化結果如圖 2 所示。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 RAP1A 表達情況與結直腸癌患者預后之間的關系根據(jù) Kaplan-Meier 模型構建的生存曲線可以看出,無論是全部患者(圖 3a)或者是 II 期病人(圖 3b),,還是 III 期病人(圖 3c),RAP1A 高表達的患者比 RAP1A低表達的患者具有更低的總體生存率和無病生存率(P<0.05)。而通過基于 COX回歸模型中單因素結果表明術前 CEA、RAP1A 的表達、淋巴結轉移與否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總體生存獨立的預后因素,多因素分析顯示 RAP1A 的表達、淋巴結轉移與否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總體生的預后因素(表 2),在對納入的全部患者進行無病生存率的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顯示 RAP1A 可作為影響無病生存的獨立的預后因素(表 3)。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35.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慧敏;包含;付蓉;劉丹;劉美娜;;醫(yī)院結直腸癌治療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5年01期
2 苗進;費素娟;;術前血清堿性磷酸酶及乳酸脫氫酶檢測水平對結直腸癌患者病情評估的臨床價值[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9年11期
3 于新;朱藜果;吳建維;雷平光;王麗萍;崔毅;張盛洪;;中國南方結直腸癌平均風險人群低劑量聚乙二醇方案腸道準備質(zhì)量調(diào)查[J];廣東醫(yī)學;2019年22期
4 陶杰夫;;“吃貨”需注意的癌癥——結直腸癌[J];消費者報道;2015年05期
5 在琴;;遠離結直腸癌,從五點做起[J];長壽;2019年11期
6 蔡官富;;“吃貨”需注意的癌癥——結直腸癌[J];保健文匯;2019年11期
7 申燕;;浙江省結直腸癌臨床病理、預后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8年06期
8 易禮智;程征宇;王琴;徐輝;;泛素化特異性蛋白酶18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西南軍醫(yī);2018年06期
9 孫燕;顧晉;汪建平;;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guī)范(2017年版)[J];上海醫(yī)學;2018年08期
10 吳凡;;結直腸癌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年A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至理;郭勇;;提高結直腸癌生存率的中西醫(yī)配合治療思考[A];第十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9年
2 夏文杰;邱福銘;黃建;;白介素-8與結直腸癌預后、臨床特點相關性薈萃分析[A];浙江省免疫學會第十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6年
3 王曉學;汪建平;饒本強;鄧麗;黃緣;曾廣正;陳誠;;結直腸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糞便菌群及代謝產(chǎn)物的差異性研究[A];第十八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甘肅省第五屆結直腸肛門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5年
4 阮錦成;崔q輝;卜賀啟;吳霜;蔡珂;潘海強;沈鋒;;結直腸癌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A];第十八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暨甘肅省第五屆結直腸肛門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5年
5 練睿;;以急性癥狀首發(fā)的青年結直腸癌患者三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17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6 陳智飛;李一權;孫麗麗;胡寧寧;周曄;李霄;金寧一;;雙特異性溶瘤腺病毒對結直腸癌的體內(nèi)外抑制研究[A];第九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4年
7 何超;勞偉峰;;結直腸癌外科治療進展[A];2009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年會暨腫瘤外科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8 何超;朱洪波;;結直腸癌的生物治療[A];2009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年會暨腫瘤外科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9 萬德森;;進一步提高結直腸癌療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腫瘤學術年會暨腫瘤診治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10 王哲海;;結直腸癌的診斷與系統(tǒng)性化療[A];山東省第四屆“CSCO——山東”首屆腫瘤化療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思瑋;居家篩查為結直腸癌防治“提速”[N];中國科學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張思瑋;結直腸癌診治還須“早”發(fā)力[N];中國科學報;2018年
3 劉洋 整理;遠離結直腸癌 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N];健康報;2019年
4 健康時報融媒體報道團 李桂蘭 呂霖 劉玫妍 毛圓圓 董穎鈺 楊妙霞 整理;調(diào)查:中國首個大規(guī)模結直腸癌患者生存調(diào)查[N];健康時報;2019年
5 邱成剛;結直腸癌患者堅持健身或能緩解病情[N];中國科學報;2019年
6 本報記者 陶婷婷;經(jīng)常肚子痛、腹瀉?小心結直腸癌緊隨此頑癥來臨[N];上?萍紙;2019年
7 本報記者 楊柳;關注結直腸癌——莫讓“出路”受阻[N];中國醫(yī)藥報;2018年
8 記者 孫國根 王瀟雨;抗結直腸癌新藥自主研發(fā)成功[N];健康報;2018年
9 特約記者 袁蕙蕓;共生梭菌檢測有望早診結直腸癌[N];健康報;2018年
10 張建新;結直腸癌趨向規(guī)范化綜合診療新模式[N];人民政協(xié)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萌;結直腸癌差異表達長鏈非編碼RNA的篩選及其功能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牛文博;結直腸癌MSI和KRAS基因突變的相關性及新輔助治療對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彭洪;miR-31-5p通過靶向NUMB調(diào)控Notch信號通路促進結直腸癌增殖、遷移及侵襲[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王慧;促腫瘤受體GPR120致結直腸癌惡性進展的作用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5 楊黎;Rab31與GPR116在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作用及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6 崔錫茂;LOXL2和SHMT2基因在結直腸癌中臨床意義及機制研究以及TIL的分離鑒定[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7 馬瑞;BRAF突變導致結直腸癌對西妥昔單抗耐藥機制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8 王嘉俊;長鏈非編碼RNA AB007962、RP11-432I5.2和PGM5-AS1在胃腸癌中的表達情況及PGM5-AS1對細胞遷移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9 劉敏;遼寧省結直腸癌患者住院費用和生命質(zhì)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10 張清月;GSTP1基因啟動子區(qū)rs6591256多態(tài)性與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生物學行為及預后的關聯(lián)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詡淋;2型糖尿病與結直腸癌淋巴結轉移關系[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譚卯;術后粘連性腸梗阻危險因素評估與風險評分系統(tǒng)建立[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李在明;外泌體在結直腸癌中的研究意義與價值[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吳錫斌;內(nèi)鏡下注射納米炭在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標本淋巴結檢出中的應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5 黃茂;結直腸癌中S100A9對MDSCs遷移和活化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9年
6 牛姝;2型糖尿病患者結直腸癌組織IGF1R、RAS、RAGE和HMGB1表達及意義的探討[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7 張曉宇;RBM8A、SPTBN1蛋白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8 王新;結直腸癌臨床特征及精準治療真實世界數(shù)據(jù)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9 孟澤松;程序性死亡因子配體1(PD-L1)與結直腸癌預后及臨床病理特征相關性薈萃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10 樊少青;貝伐珠單抗治療結直腸癌效果的Meta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18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61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