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LMR和PLR與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關系
【圖文】:
蒲б庖?P<0.001,表1)。同樣方法計算PLR。PLR的極值為34.12~498.67,ROC曲線分析界值為200.26時,分為兩組:PLR≥200.26為高PLR組(533例),PLR<200.26的患者為低PLR組(1068例)。高PLR組和低PLR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食管癌分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表1)。2.2食管鱗癌患者的NLR與預后的關系運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對食管鱗癌患者不同分組的NLR的生存期進行比較并繪制生存曲線,全組患者5年生存率為42.04%。其中高NLR組患者5年生存率為19.10%,,低NLR組患者為47.0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圖1。圖1高NLR組和低NLR組食管鱗癌患者的生存曲線2.3食管鱗癌患者的LMR與預后的關系運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對食管鱗癌患者不同分組的LMR的生存期進行比較并繪制生存曲線,全組患者5年生存率為42.04%。其中高LMR組患者5年生存率為57.00%,低LMR組患者為2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6)。見圖2。2.4食管鱗癌患者的PLR與預后的關系運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對食管鱗癌患者不同分組的PLR的生存期進行比較并繪制生存曲線,全組患者5年生存率為42.04%。其中高PLR組患者5年生存率為40.15%,低PLR組患者為42.9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5其他因素對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影響運用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性別、年齡、是否為食管早癌·614·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ActaUniversitatisMedicinalisAnhui2018Mar;53(3)
83低106842.98高53340.152.6Cox回歸分析運用Log-rank檢驗對上述指標的生存曲線進行檢驗,提示是PLR的生存曲線存在較為明顯的交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預后有統(tǒng)計意義的指標為性別、年齡、食管癌分期、Cyfra21-1和SCCA水平與NLR和LMR。而前文分析是否為食管早癌、Cyfra21-1和SCCA水平與NLR和LMR是有關系的,而NLR和LMR存在相關值淋巴細胞計數(shù),遵循COX分析的自變量應當相互獨立的原則,選取NLR和LMR分別納入COX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性別、年齡、NLR和LMR是影響患者預后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3、4。圖2高LMR組和低LMR組食管鱗癌患者的生存曲線3討論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雖然在食管癌的分期、診斷、手術技術及綜合治療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總體5年生存率仍然較低。如何判斷患者預后,從而實現(xiàn)個體化治療來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是目前函需解決的問題。性別、年齡、TNM分期、腫瘤標志物等一直是臨床上常用的食管癌預測因素。根據(jù)一項目前我國發(fā)布的最大規(guī)模的腫瘤5年生存隨訪數(shù)據(jù),本次研究證實上述指標均為食管鱗癌患者預后因素,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其他預后指標的探討。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ActaUniversitatisMedicinalisAnhui2018Mar;53(3)·7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惠卿;孫莉;段昱;毛紅麗;;食管鱗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檢測及臨床意義分析[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8年05期
2 黃志軍;許天文;林建清;;食管鱗癌患者血清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C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年01期
3 許鵬;雷暢;張兆卿;張志平;王丹云;王宗明;沈令廣;楊長征;;食管鱗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癥與預后關系分析[J];醫(y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09年08期
4 陳謙,錢建升,姜纓,張龍;鱗癌患者血清中鱗狀細胞癌抗原表達的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4年04期
5 王艷梅;陳艷昕;;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基因在食管鱗癌患者中的表達[J];職業(yè)與健康;2014年05期
6 劉榮華,黎艷萍,李長青;老年食管鱗癌患者的放射治療[J];腫瘤研究與臨床;1996年02期
7 張濤,張峰,姜濤,李小飛,王云杰,劉錕;食管鱗癌患者血清VEGF和一氧化氮含量測定及臨床意義[J];癌癥;2002年11期
8 鐘來平;口咽鱗癌治療方法的選擇[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4年01期
9 黃景玉;趙志華;樊青霞;孫燕;;食管鱗癌患者血清VEGF表達的初步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年24期
10 陳振;黃小燕;李淳;;術后放、化療對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影響[J];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懿娜;趙瓊;曾珠;;中國女性鱗癌患者的驅(qū)動基因改變研究[A];中國腫瘤內(nèi)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2 張紅蕾;高春芳;王秀麗;李冬暉;胡文華;;食管鱗癌患者血清比較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A];全國食管癌診斷與治療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朱欣;應莉莎;許沈華;;食管鱗癌患者血清中細胞因子的表達與臨床因素及預后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學術大會暨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劉新鄭;尹惠卿;毛紅麗;;食管鱗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檢測[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5 湯婛;何黎;;面部皮膚鱗癌患者Th1/Th2應答與臨床相關性研究[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李波;凌志強;鄭吉;毛偉敏;;食管鱗癌患者外周血MMP-9 mRNA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研究[A];2013華東胸部腫瘤論壇暨第六屆浙江省胸部腫瘤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鄭吉;凌志強;李波;毛偉敏;;食管鱗癌患者血漿中DAPK基因異常甲基化及臨床意義研究[A];2013華東胸部腫瘤論壇暨第六屆浙江省胸部腫瘤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張云杰;李保慶;李勇;張月峰;劉俊峰;王福順;田子強;;食管鱗癌患者體外化療藥敏相關性研究[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嚴愛婷;錢曉萍;劉寶瑞;魏嘉;胡靜;禹立霞;;Ts基因多態(tài)性與食管鱗癌臨床預后的相關研究[A];2011醫(yī)學科學前沿論壇第十二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趙云平;鄭秀山;李曉華;梁潔;羅貫虹;王新;喬泰東;樊代明;;食管鱗癌患者腫瘤組織中CIAPIN1表達下調(diào)可能提示其預后不良[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杜彥艷;MicroRNA-1在食管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和調(diào)控作用及其潛在診斷價值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張紅飛;候選食管癌相關抗原的篩選鑒定及其對食管鱗癌的診斷價值[D];鄭州大學;2017年
3 史祖宣;TKTL1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其參與食管鱗癌的增殖、周期、凋亡和侵襲的調(diào)控[D];鄭州大學;2017年
4 曹芳麗;HPV感染與食管鱗癌患者預后關系的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柳;NLR、LMR和PLR與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關系[D];鄭州大學;2017年
2 王強強;NLR、PLR與食管鱗癌患者放療療效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蚌埠醫(yī)學院;2017年
3 胡守佳;農(nóng)村和城市食管鱗癌患者生存對比分析及P53在兩組患者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D];鄭州大學;2017年
4 楊艷;miRNA-21、miRNA-451在食管鱗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和放療療效評估中的作用[D];蚌埠醫(yī)學院;2017年
5 周思思;食管鱗癌患者外周血CTTNmRNA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15年
6 李亞楠;EGFR、PIK3CA、PTEN基因在中心氣道鱗癌患者中基因狀態(tài)的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7 袁楊;食管鱗癌患者Podoplanin和Twist表達情況及其與臨床預后的研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張艷姣;CK15在食管鱗癌患者組織及血清中的表達與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潘雅;類生長因子PGRN的表達及TILs浸潤對局部晚期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7年
10 賈偉;食管鱗癌患者Periostin和EGFR的表達及預后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582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58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