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HER-2蛋白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9-10-18 03:11
【摘要】:背景:胃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胃癌的發(fā)生涉及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變異和缺失。在正常情況下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處于非激活狀態(tài),當Her-2受到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后,其結構發(fā)生變化或表達失控而被激活,轉(zhuǎn)而具有腫瘤轉(zhuǎn)化活性,可促使細胞發(fā)生惡性轉(zhuǎn)化。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組織中也過表達Her-2蛋白,可為胃癌的靶向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目的:觀察Her-2蛋白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了解Her-2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并為胃癌的靶向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HC)檢測148例胃癌組織與癌旁正常胃組織中Her-2蛋白的表達情況,分析Her-2蛋白的表達與患者性別、年齡、腫瘤的浸潤深度、TNM分期、腫瘤大小、腫瘤部位及淋巴結轉(zhuǎn)移的關系。結果:(1)148例胃癌組織中Her-2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18.9%(28/148),而在20例癌旁正常胃組織中均未見Her-2/neu蛋白的陽性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胃癌患者Her-2的表達情況:男性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16.5%,女性的Her-2表達率為24.4%(X2=1.287,P=0.257);60歲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15.9%,60歲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21.5%(X2=0.747,P=0.387);腫塊大小5cm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23.4%,腫塊大小5cm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16.8%(X2=0.903,P=0.342);淋巴結轉(zhuǎn)移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24.3%,無淋巴結轉(zhuǎn)移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6.7%(X2=6.569,P=0.01);分化程度高分化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17.4%,分化程度中分化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17.9%,分化程度中-低分化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17.2%,分化程度低分化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25%(X2=0.840,P=0.840);TNM分期為I、II期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7.3%,TNM分期為III、IV期患者的Her-2表達率為23.4%(X2=4.976,P=0.026);浸潤深度T1+T2的患者Her-2表達率為10.6%,浸潤深度T3+T4的患者Her-2表達率為25.6%(X2=5.366,P=0.021);胃底/賁門部胃癌患者Her-2表達率為17.4%,胃體部胃癌患者Her-2表達率為17.6%,胃竇部胃癌患者Her-2表達率為19.8%(X2=0.115,P=0.944)。結論:(1)Her-2在胃癌中存在過表達,在癌旁正常組織中不表達。(2)Her-2的表達率與胃癌患者的性別、年齡、腫塊的大小、腫瘤的分化程度、腫瘤的生長部位之間無明顯相關性,與淋巴結轉(zhuǎn)移、腫瘤的浸潤深度和TNM分期之間的關系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皖南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紅,王文奇,劉倩;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與胃癌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02年22期

2 劉文仕,吉建霞;胃癌85例誤診分析[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2年07期

3 王國仁,程一真;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對胃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2年10期

4 戈之錚;胃癌的胃鏡下診斷[J];胃腸病學;2002年03期

5 王秀玲;胃癌診斷剖析[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2年03期

6 陳峻青;為完善胃癌的現(xiàn)代外科治療而共同努力[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2年01期

7 陳憲;客觀認識螺旋CT對胃癌的應用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2年08期

8 喬智紅,孫海輝,李慎江;胃癌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年11期

9 陳新文,黃躍衡,羅群英;青壯年胃癌48例分析[J];臨床醫(yī)學;2003年01期

10 何仲恒,呂發(fā)金;螺旋CT在進展期胃癌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放射學實踐;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淑蘭;魏志杰;殷宇明;;胃癌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A];第十一屆全國紅細胞疾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2 丁濤;;超聲在診斷胃癌中的應用[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屆全國肌肉骨骼超聲醫(yī)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陳曉康;呂國榮;蘇若瑟;;應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顯像對胃癌的診斷價值[A];慶祝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20周年——第八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于吉人;;胃癌的術前系統(tǒng)評估[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楊軍樂;寧文德;董季平;徐敏;;多層螺旋CT在胃癌診斷中的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6 張曉鵬;;胃癌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教育集[C];2006年

7 張麗紅;常維平;黃賢會;;螺旋CT在特殊部位胃癌診斷中的應用[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放射醫(yī)師分會首屆會員大會暨第四屆醫(yī)學影像山東論壇、山東省第16次放射學會議暨山東省第14屆醫(yī)學影像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陳靜;;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胃癌的應用[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腹部超聲學術會議學術論文匯編[C];2007年

9 劉池波;梁勇;王海寶;楊林軍;梁津逍;;胃癌患者中血清淀粉樣蛋白A的測定及臨床意義[A];第二屆中國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學術大會暨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吳厚賓;;腹腔鏡在胃癌診治中的應用進展(綜述)[A];江西省第二屆胃腸外科學術會議暨江西省第十二次中西醫(yī)結合普通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錢錚;新技術能提高胃癌診斷準確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2 記者 陳青;胃癌患者從“存活”邁向“樂活”[N];文匯報;2010年

3 李楠;胃癌診斷敏感性從不足30%提高到57.4%[N];健康報;2008年

4 通訊員 李楠;胃癌“轉(zhuǎn)化醫(yī)學”研究見成效[N];上?萍紙;2008年

5 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那偉 高樹灼;廈門胃癌研究達國際領先水平[N];廈門日報;2009年

6 胡德榮;新型胃癌分子標志物研究獲突破[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周芳;改善飲食習慣 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N];吉林日報;2006年

8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 楊燕貽;胃癌防治有哪些錯誤觀念[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9 特約記者 程守勤;胃癌診斷又有新方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3年

10 重慶萬州 黃瓊;胃癌的手術治療[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秀梅;胃癌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傅健飛;青年胃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3 彭沖;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及其結合蛋白3對胃癌診斷的意義[D];青島大學;2013年

4 侯小明;血清腫瘤標志物及組織蛋白的表達與胃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5 王華秀;激光拉曼光譜在胃癌研究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09年

6 李響;三維超聲參數(shù)與進展期胃癌腹腔淋巴結轉(zhuǎn)移數(shù)量的相關性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閆玉蘭;影響胃癌術后預后及復發(fā)的多因素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米婷;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測定在胃癌診治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9 劉天舟;腹腔鏡治療進展期胃癌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李平;胃癌組織中誘捕受體3蛋白及增殖細胞核抗原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4年

,

本文編號:25508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5508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f1b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