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及目的:在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胃癌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表明,胃癌的發(fā)病率在全球居于第5位。胃癌發(fā)病率在我國位列第2位,死亡率為第3位。我國胃癌患者確診時多已到中晚期。胃癌患者需要進行綜合的治療已成基本共識,免疫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在胃癌綜合治療中至關重要。間皮素是一種在細胞表面表達的糖蛋白,在腹膜腔、胸膜腔和心包腔的間皮細胞上間皮素有低表達。同時人們發(fā)現(xiàn)間皮素也在胰腺癌、惡性間皮瘤、卵巢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中過度表達。間皮素已在多個腫瘤靶向治療中成為熱點。據(jù)最新國外文獻報道,間皮素有望成為胃癌治療新靶點,而胃癌有顯著的異質性,所以本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胃癌及淋巴結轉移灶間皮素的表達特點、間皮素的表達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間皮素表達對患者生存狀況的影響,從而探討間皮素作為胃癌治療新靶點的價值、間皮素的生物學作用及間皮素對預后的預測作用。同時我們還會對自制組織芯片的可行性及價值進行探索。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隨機選取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綿陽四0四醫(yī)院腹部外科已行胃癌根治術的80個病例納入實驗。從這些病例中取出80個腫瘤原發(fā)灶、相應的55個轉移淋巴結和10個隨機陰性切緣的石蠟標本;再隨機選取我院內鏡中心的胃炎性病變石蠟標本10個。將每個病例的性別、年齡、腫瘤大小、位置、病理類型、腫瘤浸潤深度、淋巴轉移、TNM分期錄入數(shù)據(jù)庫,同時記錄患者5年隨訪資料的生存時間。每個石蠟標本編號后取組織構建組織芯片。對組織切片分別進行間皮素及her-2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分別由2位病理醫(yī)生對染色結果獨立進行評估及定位分析。檢測間皮素在胃癌腫瘤原發(fā)灶、淋巴結轉移灶的陽性率,對比間皮素與her-2的陽性率是否存在差異,檢測間皮素在陰性切緣及胃炎性病變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分析間皮素表達與臨床病理因素的相關性。根據(jù)間皮素表達情況應用kaplan-meier法繪制患者生存曲線,通過log rank檢驗比較生存曲線的差異。通過cox單因分析篩選對生存影響有意義的因素和構建cox比例風險模型進行間皮素對生存影響的多因素分析。結果:間皮素染色位于細胞膜和或胞漿中,染色呈深淺不一的棕黃色,有的腺管腔膜可見部分或完整顯著染色;胃癌原發(fā)灶間皮素陽性率為63.8%(51/80);轉移淋巴結間皮素陽性率為80.0%(44/55);腺管腔膜間皮素陽性率為38.8%(31/80),而陰性切緣及炎性組織中都沒有發(fā)現(xiàn)間皮素的表達;淋巴結轉移灶的間皮素陽性率比胃癌原發(fā)灶間皮素陽性率高,但轉移淋巴結間皮表達有異質性;胃癌原發(fā)灶及淋巴結轉移灶間皮素陽性率均高于her-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胃癌原發(fā)灶間皮素陽性率在腫瘤浸潤深的分組中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腺管腔膜間皮素陽性率在腫瘤浸潤深、有淋巴結轉移、分期較晚組中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生存分析中,腺管腔膜間皮素陽性組生存率較低;多因分析結果顯示腺管腔膜間皮素表達、腫瘤浸深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都是影響胃癌患者生存的獨立因素;通過自制組織取樣器我們成功構建了組織芯片,節(jié)省了時間、費用。結論:1.胃正常組織及炎性組織中無間皮素表達,但胃癌組織中有表達、且有高表達。2.胃癌淋巴結轉移灶間皮素有高表達,但與原發(fā)灶表達有差異。3.腫瘤浸潤深越深胃癌間皮素表達越高,腫瘤浸潤越深、分期越晚、有淋巴結轉移胃癌腺管腔間皮素表達越高。4.腺管腔膜間皮素表達是一個影響胃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圖文】:
自制組織取樣器

自制陣列模板Fig2.Self-madearraytemplate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Takahiro Einama;Futoshi Kawamata;Hirofumi Kamachi;Hiroshi Nishihara;Shigenori Homma;Fumihiko Matsuzawa;Tatsuzo Mizukami;Yuji Konishi;Munenori Tahara;Toshiya Kamiyama;Okio Hino;Akinobu Taketomi;Satoru Todo;;Clinical impacts of mesothelin expression in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ma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2016年02期
2 朱益平;盛莉莉;王潞;;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療進展[J];腫瘤;2015年01期
3 李冬秀;吳小華;張蕾;王莉;曹瑾;劉博君;;siRNA介導的間皮素基因沉默對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生長的影響[J];腫瘤;2010年03期
4 周小鴿,王鵬,劉金香,張彥寧,張淑紅,張長淮,黃受方;組織芯片的基本應用范圍[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3年06期
5 林青鳳;束永前;;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療研究進展[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翁昊;間皮素對膽囊癌增殖與轉移的影響及以間皮素為靶標的新型納米MRI造影劑研發(fā)[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王莉;慢病毒介導的間皮素基因沉默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生長轉移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培林;進展期胃癌的治療進展[D];蘇州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
25178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517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