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對BRCA1和BRCA2突變攜帶者預防卵巢癌作用的系統(tǒng)評價

發(fā)布時間:2019-07-09 18:52
【摘要】:目的系統(tǒng)評價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術(risk-reducing salpingo oophorectomy,RRSO)對BRCA1和BRCA2(以下簡稱BRCA1/2)突變攜帶者預防卵巢癌發(fā)生的作用,從而為臨床醫(yī)生、遺傳咨詢師和BRCA1/2突變攜帶女性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2017年3月至2017年4月檢索國內外文獻數據庫,收集RRSO對BRCA1/2突變攜帶者發(fā)生卵巢癌影響的相關研究。共納入5項研究,9973例(其中行RRSO組5227例,隨訪組4746例),運用Revman5.3進行Meta分析。結果 RRSO明顯降低了BRCA1/2突變攜帶者發(fā)生卵巢癌的風險(HR=0.19,95%CI:0.14~0.26,P0.00001)。同時,RRSO還降低了BRCA1/2突變攜帶者的全因病死率(HR=0.32,95%CI:0.27~0.38,P0.00001)。結論對于攜帶BRCA1/2突變的女性,在完成生育后,應進行遺傳咨詢,結合患者意愿及其年齡,考慮是否行RRSO,以降低卵巢癌發(fā)病率和全因病死率。
文內圖片:RRSO組和隨訪組卵巢癌發(fā)生風險比較的Meta分析
圖片說明:RRSO組和隨訪組卵巢癌發(fā)生風險比較的Meta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eventive fallopian tube ovariectomy (risk-reducing salpingo oophorectomy,RRSO) on the prevention of ovarian cancer in BRCA1 and BRCA2 (BRCA1/2) carrier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 genetic counsellors and women with BRCA1/2 muta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7 to April 2017, the literature database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earched, and the effects of RRSO on ovarian cancer in BRCA1/2 carriers were collected. A total of 9973 cases (5227 cases in RRSO group and 4746 cases in follow-up group) were included in 5 studies. Me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Revman5.3. Results RRSO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risk of ovarian cancer (HR=0.19,95%CI:0.14~0.26,P0.00001) in carriers with BRCA1/2 mutation. At the same time, RRSO also reduced the all-cause mortality (HR=0.32,95%CI:0.27~0.38,P0.00001) of BRCA1/2 mutation carriers. Conclusion for women with BRCA1/2 mutation, genetic counsel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fter birth, and whether RRSO, should be performe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of ovarian cancer should be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wishes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age.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婦產科;安徽省腫瘤醫(yī)院婦瘤科;安徽醫(yī)科大學流行病與統(tǒng)計學系;
【分類號】:R737.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奕;BRCA1的研究進展[J];北京醫(yī)學;2005年01期

2 李云青,肖翠英,張思仲;BRCA1基因研究的新進展[J];腫瘤;2001年01期

3 范文紅,詹啟敏;BRCA1和基因組穩(wěn)定性[J];癌癥;2003年03期

4 嚴景華,葉棋濃,朱建華,鐘紅君,鄭回勇,黃翠芬;BRCA1相互作用蛋白的分離及鑒定[J];遺傳學報;2003年12期

5 徐紅先,周冬仙,熊文,邵超鵬;一種新的BRCA1等位基因[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5年02期

6 周冬仙;熊文;徐紅先;邵超鵬;;A Novel Frequent BRCA1 Allel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英德文版);2006年05期

7 任婕;魏敏杰;金鋒;楊棟;林哲珠;馬文峰;金萬寶;;散發(fā)性乳腺癌組織中BRCA1基因啟動子甲基化與蛋白表達的相關性[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7年03期

8 Rajasekaran R;George Priya Doss;Sudandiradoss C;Ramanathan K;Rituraj Purohit;Rao Sethumadhavan;;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Deleterious Functional SNPs in Breast Cancer BRCA2 Gene[J];生物工程學報;2008年05期

9 靳翠平;岳天孚;;BRCA1基因與遺傳性卵巢癌的相關研究[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8年02期

10 ;Potentiality of phosphorylation of BRCA1 at Ser 1524 to activate p21 in response to X-ray irradiation[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Tatyana Grushko;Olufunmilayo I Olopade;;BRCA1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Expression and Copy Number of BRCA1 in Sporadic Breast Cancer[A];中國藥理學會化療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禹立霞;謝麗;沈潔;魏嘉;錢曉萍;丁慧;劉寶瑞;;BRCA1 mRNA在常見腫瘤中的表達水平[A];2013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三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3 魏敏杰;任婕;趙海山;金萬寶;;散發(fā)性乳腺癌組織BRCA1基因啟動子甲基化與蛋白表達的相關性[A];藥物相關蛋白質組學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任婕;王麟;金鋒;米小軼;魏敏杰;;BRCA1和相關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達與相關分析[A];兩岸三地藥理學與臨床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Carlota Costa;Jose Javier Sanchez;Ana Gimenez-Capitan;Teresa Moran;Susana Benlloch;Miquel Taron;Rafael Rosell;;BRCA1,RAP80 and SUMO ligases (PIAS1 and PIAS4) mRNA expression levels and survival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second-line docetaxel chemotherapy[A];2011醫(yī)學科學前沿論壇第十二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任婕;魏敏杰;;散發(fā)性乳腺癌組織中BRCA1表達和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藥理學會化療藥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魏敏杰;任婕;金鋒;金萬寶;;BRCA1蛋白在散發(fā)性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A];藥物相關蛋白質組學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The mechanism of BRCA1 participate sporadic breast carcinomas genesis[A];兩岸三地藥理學與臨床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孫喜文;李志高;馬玉彥;;BRCA2 N372H多態(tài)性和危險因素暴露交互作用與散發(fā)性乳腺的關系[A];腫瘤病因學研究與中西醫(yī)結合腫瘤綜合診療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任婕;魏敏杰;金鋒;趙海山;姚維范;馮婉玉;;在不同亞群的散發(fā)性乳腺癌組織中BRCA1蛋白的表達[A];兩岸三地藥理學與臨床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馮衛(wèi)東;“綜合殺傷力”將成新癌癥藥物開發(fā)方式[N];科技日報;2009年

2 王倫 劉晨;高危人群應做BRCA1檢測[N];健康報;2007年

3 編譯 王迪;BRCA基因專利被判無效[N];醫(yī)藥經濟報;2013年

4 王迪;BRCA1/BRCA2 基因變異提高乳腺癌發(fā)病風險[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5 麥迪信;BRCA2攜帶者易患前列腺癌[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6 張?zhí)锟?法國對美國基因專利說“不”[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7 董歡霽;診斷乳腺癌 基因檢測不可靠?[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8 記者 班瑋;預防性雙乳切除并非一定必要[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雁;Ras相關Aurora kinases和Stanniocalcin 2在卵巢癌發(fā)生和進展中的作用及機理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楊紓旖;BRCA1/2和VDR熱點突變區(qū)域的基因多態(tài)性與新疆哈薩克族乳腺癌的相關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梁俊國;RRM1、BRCA1在晚期NSCLC的表達與吉西他濱/鉑類治療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仇恒濱;BRCA1突變和異常表達與犬乳腺腫瘤相關性的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5 陶陶;高危家族卵巢癌和散發(fā)性卵巢癌患者BRCA1/2基因突變的研究及臨床意義探討[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曹文明;中國乳腺癌高危人群BRCA1/BRCA2基因的胚系突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吳濤;新疆高風險遺傳性乳腺癌BRCA1/2基因突變、啟動子甲基化檢測及相關因素分析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凌泓;BRCA1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三陰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9 任婕;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沉默與散發(fā)性乳腺癌發(fā)病相關性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10 王金華;人乳腺癌細胞MCF-7中BRCA2啟動子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洋;BRCA1和TopBP1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含鉑方案療效的相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翟夢星;荷斯坦奶牛BRCA2基因、STAT3基因SNPs檢測及其與乳房炎和產奶性狀的關聯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竇曉夢;P53、Livin、ERCC1、BRCA1、PARP 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達及其對卵巢癌化療耐藥、臨床預后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杜陽;分析ERCC1、BRCA1和GSTP1基因表達對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及預后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余智;BRCA2回復突變與NACT-IDS后卵巢癌鉑類抵抗的初步研究[D];四川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朱安娜;BRCA1/2突變與中國漢族女性乳腺癌發(fā)病關系及中外顯性遺傳多態(tài)性與其關聯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魏金玉;BRCA1基因功能性遺傳突變與中國人群食管鱗癌患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8 郭端英;KRAS和BRCA1/2基因突變狀態(tài)對卵巢上皮癌患者預后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廖瑩;遺傳性卵巢癌家族BRCA1/2和MSH2基因突變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5年

10 張艷苓;中央壞死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研究[D];蚌埠醫(yī)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25123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5123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af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