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敵素治療多藥耐藥性革蘭氏陰陰菌感染的臨床應用評價
本文關鍵詞:腫瘤多藥耐藥性產生機制及其逆轉的研究現(xiàn)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浙江省藥劑學術會議論文集》2006年
抗敵素治療多藥耐藥性革蘭氏陰陰菌感染的臨床應用評價
李新平 許軍
【摘要】:正抗敵素又名多粘菌素 E,國內音譯名為可立斯汀,是一種多肽類抗生素,主要用于革蘭氏陰性菌感染,臨床上使用的有兩種鹽基形式:甲磺酸抗敵素和硫酸抗敵素,但由于其較嚴重的腎臟毒性和神經毒性,70年代已被不良反應較小的氨基糖
【作者單位】:武警浙江總隊杭州醫(yī)院 武警浙江總隊杭州醫(yī)院
【分類號】:R515
【正文快照】:
抗敵素又名多粘菌素E,國內音譯名為可立 斯汀,,是一種多膚類抗生素,主要用于革蘭氏陰性 菌感染,臨床上使用的有兩種鹽基形式:甲磺酸抗 敵素和硫酸抗敵素,但由于其較嚴重的腎臟毒性 和神經毒性,70年代已被不良反應較小的氨基糖 昔類、氟哇諾酮類藥物代替。近幾年來,由于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巫蒙;王梅;;腫瘤多藥耐藥性產生機制及其逆轉的研究現(xiàn)狀[J];當代醫(yī)學;2011年21期
2 黃永茂;吳志鵑;陳楓;王旭;鐘利;向成玉;陳莊;鄒永勝;;大腸埃希菌Ⅰ類整合子與多藥耐藥的相關性探討[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14期
3 金秀東;徐秋玲;鄭學芝;張緒東;劉桂蓮;孫衛(wèi);;復方五味子素B逆轉多藥耐藥性人結腸癌細胞THC-8307[J];醫(yī)學綜述;2011年10期
4 魏敦宏;李鳴;燕真鋒;許昌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藥性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1年12期
5 唐吉斌;翁偉;周東升;吳志平;;多藥耐藥鮑氏不動桿菌外排泵基因表達的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16期
6 李楠靜;劉楨;張又;岳彩霞;魏雯;李立蘭;唐秋琳;畢鋒;;小G蛋白Cdc42對人結腸癌奧沙利鉑耐藥細胞多藥耐藥性的影響[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4期
7 劉明華;任美萍;李蓉;章卓;肖順漢;;川芎嗪對人卵巢癌順鉑耐藥細胞株COC1/DDP的逆轉作用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1年20期
8 張超;武立華;艾軍;單保恩;;子宮內膜癌耐藥細胞B-MD-C1(ADR~(+/+))與非耐藥細胞B-MD-C1的蛋白質差異研究[J];癌變·畸變·突變;2011年04期
9 曹林娟;韓艷秋;郝洪軍;石永進;徐國賓;任漢云;;槲皮素和山柰酚逆轉白血病細胞系K562/A02多藥耐藥性的機制及相關基因表達譜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1年11期
10 屈重霄;關宏偉;;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對人胃癌細胞SGC7901/ADR多藥耐藥性的逆轉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菽秋;陽勇;屈藝;高小平;唐心曜;劉柏林;;中藥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性及其機理的初步研究[A];第八屆全國生化藥理學術討論會暨第七屆Servier獎頒獎大會會議摘要集[C];2003年
2 孫艷輝;金先慶;趙利華;郭振華;丁雄輝;;低劑量超聲對SK-N-SH細胞多藥耐藥性的影響及機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3 梁興杰;黃有國;;肺腺癌細胞A_(549)的多藥耐藥性與胞內鈣的變化[A];第七屆全國生物膜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4 沈一平;葉寶東;周郁鴻;虞榮喜;;參麥注射液逆轉K562/adr細胞多藥耐藥性的實驗研究[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研討會、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首次學術年會暨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5 陳信義;鄭智;陳菊;李冬云;賈玫;侯麗;姜苗;;復方浙貝顆粒逆轉白血病K562/A02移植瘤多藥耐藥性研究[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胡軍;趙瑾瑤;孔力;楊佩滿;;中藥雄黃與β-欖香烯聯(lián)合對人乳腺癌MCF-7/ADM細胞多藥耐藥性的逆轉研究[A];解剖學雜志——中國解剖學會2002年年會文摘匯編[C];2002年
7 沈一平;葉寶東;周郁鴻;虞榮喜;石娜娜;;參麥注射液逆轉k562/adr細胞多藥耐藥性的實驗研究[A];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8 顧靜文;張弢;陳波斌;呂元;林果為;;發(fā)夾狀siRNA逆轉K562/Adr細胞多藥耐藥性的研究[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沈一平;葉寶東;周郁鴻;虞榮喜;;參麥注射液逆轉k562/adr細胞多藥耐藥性的實驗研究[A];2006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2006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10 王大章;張萍;李楊;鄭光勇;胡靜;;頭頸部鱗癌的多藥耐藥性——機理與對策[A];第一屆全國口腔頜面部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宇;[N];醫(yī)藥經濟報;2000年
2 ;[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3 ;[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4 鄭紅蔓 王坤 張哲浩;[N];科技日報;2003年
5 俞茂春;[N];中國畜牧報;2002年
6 陳漢橋;[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7 李天舒;[N];健康報;2003年
8 論壇;[N];北京科技報;2002年
9 記者陳漢橋;[N];健康報;2002年
10 鄭紅蔓 王坤;[N];健康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愛麗;大環(huán)內酯類化合物逆轉腫瘤細胞(MCF-7/adr)多藥耐藥性的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冷衛(wèi)東;舌鱗癌的多藥耐藥性及熱放療對其表達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4年
3 侯進慧;遲緩愛德華氏菌兩種保護性抗原及AcrAB耐藥系統(tǒng)的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4 魏軍民;RNA干擾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何嘉;涎腺粘液表皮樣癌的耐藥相關因素及其產生機理和基因芯片的檢測分析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馮戈;舌癌Tca8113細胞體內、外耐藥性誘導模型的建立和檢測及基因芯片對耐藥相關基因表達譜分析和篩選[D];四川大學;2004年
7 趙春;鐵剝奪對白血病細胞多藥耐藥性的影響及與NF-κB關系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張寅;復方浙貝顆粒配方輔助化療提高難治性急性白血病療效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9 肖揚;姜黃素對人骨肉瘤細胞影響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房定珠;K562細胞誘導分化過程中鐵剝奪對白血病多藥耐藥性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春;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性五味子軟膠囊的藥學研究[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2 袁勻;中性鞘糖脂表達與卵巢癌細胞株SKOV_3/AdrR多藥耐藥性關系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3 程翌;鈣周期素結合蛋白(CacyBP)在胃癌細胞多藥耐藥性形成中的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4 劉海英;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對人多藥耐藥SKOV3/DDP細胞的體外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孟曉燕;蟾毒靈誘導人肝癌多藥耐藥細胞株BEL-7402/5-FU凋亡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6 張軼;米非司酮對乳腺癌細胞MCF-7/ADM耐藥逆轉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7 方寧;腺樣囊性癌耐藥細胞株ACC-M/DDP的建立及其多藥耐藥機制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武亞玲;鹽酸千金藤堿逆轉K562/ADR的多藥耐藥性及其與Bcl-2和P210~(bcr/abl)的關系[D];鄭州大學;2005年
9 高煒;瑞香狼毒抗胃癌療效機制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10 王婷;川芎嗪聯(lián)合三氧化二砷逆轉K562/ADM細胞多藥耐藥的實驗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腫瘤多藥耐藥性產生機制及其逆轉的研究現(xiàn)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93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0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