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MR T2WI聯(lián)合DWI評價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學完全緩解
本文選題:擴散磁共振成像 切入點:直腸腫瘤 出處:《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討高分辨率MR T2WI聯(lián)合DWI預測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學完全緩解的效能。方法回顧分析經完整新輔助治療后接受根治性手術、新輔助治療前后有完整2次MR影像資料、有明確病理學評價的進展期直腸癌患者364例,計算并比較單獨使用高分辨率T2WI、高分辨率MR T2WI聯(lián)合DWI預測直腸癌病理學完全緩解的效能。結果最終49例患者經病理證實為腫瘤完全緩解。單獨使用高分辨率T2WI判斷直腸癌是否病理學完全緩解的準確率為82.69%(301/364)、敏感度為40.82%(20/49)、特異度89.21%(281/315)、陽性預測值為37.04%(20/54)、陰性預測值為90.65%(281/310);高分辨率T2WI聯(lián)合DWI預測直腸癌病理學完全緩解的準確率為87.36%(318/364)、敏感度為65.31%(32/49)、特異度為90.79%(286/315)、陽性預測值為52.46%(32/61)、陰性預測值為94.39%(286/303)。兩種方法的敏感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6,P=0.03)。結論與單獨使用高分辨率T2WI比較,高分辨率T2WI聯(lián)合DWI評價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學完全緩解可提高診斷效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high resolution Mr T2WI combined with DWI in predicting complete remission of rect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Methods 364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ctal cancer who received radical surgery after complete neoadjuvant therap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 resolution T 2 WI, high resolution Mr T2WI combined with DWI in predicting complete remission of rectal cancer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49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s complete remission.The accuracy of high resolution T2WI alone in judging complete remission of rectal cancer was 82.691.301 / 364g, sensitivity was 40.82% 20 / 49, specificity 89.21 / 281 / 315C,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37.04% / 54%,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0.65% / 31010g; High-resolution T2WI combined with DWI was used to predict complete pathology of rectal cancer.The accuracy of remission was 87.36 / 318 / 364, the sensitivity was 65.31 / 49, the specificity was 90.79 / 286 / 315,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52.46 / 32 / 61,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4.39 / 286 / 3033.The sensitivit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蠂 ~ (2 / 2) 4.96 P ~ (0.03)).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high resolution T2WI alone, high resolution T2WI combined with DWI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in evaluating the complete remission of rectal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therapy.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惡性腫瘤發(fā)病機制及轉化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81501621)
【分類號】:R735.3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加孚,李子禹;胰腺癌的新輔助治療[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郭云;陳利生;劉小健;梁君林;甘嘉亮;張小龍;;三聯(lián)新輔助治療對局部進展期低位直腸癌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0年04期
3 趙玉沛;徐徠;叢林;;胰腺癌新輔助治療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1年01期
4 孫江濤;周清華;;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擴大手術及新輔助治療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1期
5 詹瑋;甄運寰;張汝一;姬清華;;直腸癌患者經新輔助治療后的術后并發(fā)癥[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6 楊光澤,李可通,陳秀朵;康復新輔助治療放射性局限性頜骨壞死的臨床體會[J];廣東牙病防治;2001年03期
7 肖毅;;直腸癌新輔助治療[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0年09期
8 劉思洋;田大力;姜文軍;吳卓;方輝;徐寶寧;李紅媛;于潛;;肺癌新輔助治療后的手術并發(fā)癥及術后生存率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年04期
9 韋富潤;;胃腸道腫瘤新輔助治療的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年09期
10 詹瑋;甄運寰;張汝一;姬清華;;新輔助治療在直腸癌綜合性治療模式中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3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曉煒;黃學鋒;何超;;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25例療效分析[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肛腸病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六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8年
2 王曉煒;黃學鋒;何超;;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25例療效分析[A];2009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年會暨腫瘤外科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3 郁寶銘;張敏;吳唯勤;;直腸癌新輔助治療的評估[A];2008年浙江省肛腸外科學術年會暨繼續(xù)教育培訓班資料匯編[C];2008年
4 滕菲菲;孟祥嬌;朱慧;劉肅靜;張建波;穆殿斌;于金明;;直腸癌瘤內浸潤性淋巴細胞對新輔助療效及預后的預測作用[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5 劉曉晴;曲莉莉;;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輔助治療進展[A];第三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教育集暨論文集[C];2009年
6 范云;周鑫明;蔣友華;陳奇勛;黃志煜;龔磊;劉金石;余海峰;楊海燕;繆璐璐;雷濤;陳鵬程;趙強;楊迅;毛偉敏;;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新輔助治療局部晚期食管鱗癌的Ⅱ期臨床研究[A];抗腫瘤藥物研究新進展與腫瘤個性化藥物治療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吳斌;邱輝忠;徐徠;肖毅;林國樂;牛備戰(zhàn);周皎琳;;直腸癌新輔助治療FOLFOX4方案和XELOX方案短期療效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腫瘤學術會議——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腫瘤 明日之星”大型評選活動暨中青年委員全國遴選論文匯編[C];2011年
8 崔健;李英杰;張海增;;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達臨床完全緩解的外科診治分析[A];中國腫瘤內科進展 中國腫瘤醫(yī)師教育(2014)[C];2014年
9 楊紅健;;乳腺癌的新輔助治療[A];2013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學術年會暨腫瘤生物治療相關技術研究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新輔助治療讓直腸癌可手術根治[N];保健時報;2004年
2 趙林 陳書長;直腸癌的新輔助治療[N];健康報;2006年
3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腫瘤化療科 趙林 陳書長;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價值日顯[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呂楊;新輔助治療的宮頸癌及骨肉瘤患者療效的病理評估[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李靖濤;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及轉移相關基因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叢冠寧;磁共振在直腸癌的診斷、分期和新輔助治療療效監(jiān)測的臨床應用[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9年
4 陳曉晨;Ⅱ-Ⅲ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淋巴結檢出數(shù)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栗明;進展期直腸癌新輔助治療中改良野放療劑量學和近期療效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2 郝雅靜;3.0T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對直腸癌術前新輔助放化療療效的評估價值[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趙致楷;寶石能譜CT在直腸癌新輔助治療療效評估中的價值[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李文斐;新輔助治療在進展期低位直腸癌中的臨床效果觀察[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劉偉;蒽環(huán)聯(lián)合紫杉方案在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
6 都雪朝;直腸MR在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再評估中的應用價值[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7 王楊;新輔助治療進展期胃癌腹腔鏡輔助與開放手術近期療效與安全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8 楊慶;多學科診療下新輔助治療聯(lián)合TME手術治療晚期直腸癌的相關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金旭;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臨床完全緩解患者“wait and see”策略的Meta分析及局部復發(fā)治療策略的選擇[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張劍鋒;直腸癌新輔助治療后臨床病理學特點及其對于預后的意義[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721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721685.html